盘点沪上慢生活地标 文化底蕴吃喝玩乐一样不少

2017-01-31信息快讯网

 

盘点沪上慢生活地标 文化底蕴吃喝玩乐一样不少-信息快讯网

(网络图片)

曾经被新加坡的“牛车水”惊艳到,原来那里只是各类小贩云集之地,通过集中规划,迁出了低层次的小贩,成了如今“慢生活”地区。

“慢生活”要想拓展得好,当地应当要有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有故事。其实,上海这样的地方真不少,一批“慢生活”地标也正在涌现中,美食、商店、文化、娱乐通通聚集到一起,你不用四处奔波,放慢脚步,逛一个园区、一座商场、一条马路,或者一个古镇,品味那些有味道的故事,就能让你度过一整天的慢时光。

武康庭

时尚艺术的“欧洲村”

武康庭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外围是三层高的红色小洋房,里边曾经是上海仪表局的办公楼。武康庭所在的武康路两边都是老洋房,骨子里浸透着优雅与沉静,武康庭堪称其代表,这里定期会有小型展览在这里上演,将当代艺术美感与优雅现代的生活理念完美结合。里边一幢白色五层楼房则聚集了不少商铺,当然更有提供游人休闲的咖啡吧、餐厅、服饰店等等。想象在一个午后躺在宽敞的摩洛哥式户外阳台上,如同一个城中的“欧洲村”,真是惬意非凡。

红坊

飘着咖啡香的创意园

在淮海路的西端,密密层层的楼房界限中,拐个小弯,突然出现一大片的低矮的红色房屋,这里就是红坊。红坊是在1958年的上钢十厂的闲置厂房上改造建设的。红色厂房环绕着一片绿色草坪而建,园区内有很多充满创意的雕塑、路牌。厂房如今已经改建为画廊、艺术工作室、咖啡厅。春日来这里闲逛,晒着太阳,凹造型拍照片,或者坐下来慢品一杯咖啡,感受艺术。

泰晤士小镇

原汁原味的英伦小镇

泰晤士小镇将一个英伦小镇整体移至现实中。人们仿佛迂回在中世纪的街巷,狭窄曲折的台阶、石板路、街头的雕塑、叠彩的墙面、维多利亚式的露台、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你会看到有不少人在这里拍照拗造型,或者只是简单的坐在咖啡厅发呆。不过这里名气最响的,莫过于“最美书店”钟书阁。看书之余,更值得欣赏的是书店的设计。

1933老场坊

潮店、舞台、美食都不落下

曾经是“远东第一屠宰场”的1933老场坊,融合巴西利卡式元素,有着英式建筑的特质。整体建筑外方内圆、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1933以独特的时尚经典与极致体验,成了申城现代创意新地标,甚至吸引了不少影视节目在此取景。这里有创意小店、时尚美食,还有一座空中舞台,定期有话剧演出上演。此外,1933河对岸的哈尔滨路也汇聚了不少餐厅小店、艺术工作室,其中以老友记咖啡馆最为著名,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人气。

思南路

值得品读的名人路

思南路,因为梧桐树的茂盛而显得格外宁静。路两旁整齐划一的褐色建筑是它的特色风景。这里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周恩来、孙中山、梅兰芳等都曾在这里居住。思南路不仅有历史故事,还有海派气息。思南路复兴路的思南公馆散发着小资风情。餐厅酒吧,艺术画廊、创意店铺……还有每逢周六的读书会,把思南公馆打造为充满海派味的休闲街区。

圆明园路

避世“外滩源”

沿着外滩拐入圆明园路,突然有种避世感。可能是由于建筑的关系,周遭瞬间宁静了下来。圆明园路,也是“外滩源”,现存14幢老洋房,依然保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筑的式样。随意走走,拍拍照,再到建筑内的餐厅、酒吧、商场逛逛,脚步也慢了下来。

龙腾大道

滨江的艺术走廊

位于龙腾大道的徐汇滨江曾经是沿江码头,如今已被改造成亲水景观,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沿途有码头塔吊、货运仓库等遗存,还有一座古老的火车头,默默地停歇在那里讲述着从前的故事。不过这里最大的看点则是几个艺术场馆: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香格纳画廊、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等机构,组成了滨江沿岸的“上海美术馆大道”。

静安别墅

藏在里弄里的文艺圣地

建于1926年的静安别墅弄堂里共有200幢红砖房子,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新式里弄,这老弄堂最近出现了不少新邻居,文艺青年圈中声名显赫的NapCafe由长乐路搬到这里的58号,依旧不时举办些手工饼干、冲煮咖啡、塔罗占卜的讲座。37号的Plum是台湾人开的小画廊,老家具旧地板,铁门总是半掩半开,经常策划些有趣的展览。

大学路

情调小资“新贵”

大学路是上海这两年火起来的情调小马路。这里被本城各所知名大学环绕,旁边是创意园区,再走出去即是热闹的五角场。近年来,大学路声名鹊起,已经跻身为上海新一批的时尚小马路,特色商铺,一天逛不完。这里有连锁概念书店“猫的天空之城”,创意DIY零售店夏莫的手工坊,个性花店香田家的花艺生活,还有年轻人喜爱的露天咖啡厅、美食、艺廊、书吧、时装等各种风情小店。

泰康路

老集市焕发新生命

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曾经是一个马路集市。陈逸飞和尔冬强先后将工作室搬到这里的田子坊,凝重的老建筑开始焕发新生命,绝对是上海时下人气最旺的地方。作为老式石库门改造而来的建筑群,田子坊比新天地更纯粹,也更有生活气息,是个体味上海平民生活与休闲气氛的难得之所,白天你可以逛商店、拍照、喝下午茶,夜晚你可以找一家酒吧听音乐、约会好友、小酌几杯。此外,沿着泰康路也有一排时尚小店,日月光广场吸引了时尚餐厅与KTV。泰康路25号则是杨惠姗、张毅创办的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如牡丹般绽放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馆内的琉璃作品更值得你去探索。

市群艺馆举行传统文化集市 吸引年轻人继承慢生活
在先贤文明中找寻思想和智慧——《党政干部传统文化学习丛书》出版
“我嘉书房”为市民搭建家门口的高品位文化空间
上海企业创新文化品牌联展开幕
纪录片《上海故事》体现历史担当和文化传承
【三味书屋】享受生活的诗意美好
提升生活质量的高性价比的好货
上海10大新地标即将诞生 你家附近上榜了吗
周末一日游 上海9处好玩好逛的艺术生活馆推荐
2017年上海春招统一文化考试结束 3月4日、5日将自主测试
上海市委常委会召开民主生活会: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强调外语应用能力、考查对生活的感悟、注重数学核心素养——上海春考命题为秋考指路
虹口24所学校体育场所开放 工作日不少于3小时
有花有景有优惠 假期在上海逛公园也不错
过年线上聚会!网友晒家庭微信群名字!分分钟笑炸!
华灯绘鲁镇 展现越文化
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东片区今年5月迎客,湖底车库春节后开放
剪纸、写春联、参加培训班、听讲座——在传统文化中构建内心丰盈的春节
古诗文可以成为年轻人流行文化
老旧小区部分设施已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设计师对此进行微更新
乐团应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节后出游价格几近“腰斩” 吸引不少人错峰出游
节后出游价格几近“腰斩” 吸引不少人错峰出游
沪书店转型“智慧生活的聚合平台”
3个“IP人”的日常:生活终因网络写作而改变
“宝哥哥”徐玉兰的越剧,把传统与生活揉在了一起
【书刊博览】从《红楼梦》看清朝贵族生活
音乐“网红”不少,却无法形成创作合力
沪九星市场今天正式关闭 该区域将建闵行新地标
《我在故宫修文物》出同名新书:故宫师傅们的慢生活打动了年轻人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