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开展“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
一个地区该建多少座科普场馆,一场科普讲座该请多少人?长期以来,科学传播工作绩效缺乏一个科学、客观、独立的评价指针。在今天(20日)举行的“科学传播发展指数”专家研讨会上,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沪杏科技图书馆和同济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课题组,公布了正在进行中的“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工作,并在国内率先发布“科学传播发展指数”。
据悉,“科学传播发展指数”未来每年发布一次,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主任郁增荣希望其为衡量上海科普活动成效的提供参考,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数据支撑。
建立科学传播数学模型
郁增荣表示,由于国内外文献均未有涉及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的概念,因此课题组研究工作第一步就是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传播工作的模型和算法。
科学传播发展指数借用传播学的“5W理论”,提炼出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活动、科普经费和科普传媒5个一级指标。又根据全国各省市和上海市各区科普统计特点,在一级指标下分设二级指标体系。科普专职人员数量、科普发行物数量、青少年科技活动参加人次、国际交流人次、科普经费成效等都纳入其中。
郁增荣表示,这套“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的指标、模型和算法,为政府分配科普资源、提高科学传播效果提供了一种直观检验方法。
(上海不同区域在资源投入与发展成效上的差异较大)
为考核科普工作提供参考
利用该模型,课题组选取了“十二五”期间北京、上海、河北、山东等12个省市的科普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科学传播发展指数位于全国前列,并呈现整体上升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兄弟省市的科学传播指数上升较快,比如浙江省2015年的科学传播发展指数几乎翻倍,名列全国第二。北京在历年科学传播发展指数中一直名列前茅,课题组成员罗兰表示,北京在科普传播渠道和科普刊物数量上均有明显优势。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缪其浩表示,“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的测算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政府对科学传播的投入与成效,不同区域在资源投入与发展成效上的差异较大,各一级指标指数的不平衡也显示出对应区域的科学传播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从而可以为区域科学传播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撑。
报记者 沈湫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