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以创新激活京津冀发展全盘

2017-04-02信息快讯网

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新动力。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对于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情况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也最大。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出了协同发展的“总动员令”,几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聚焦“一张图”、铺开“一盘棋”,驶上了实质性推进的“快车道”。从中央到两市一省,上下同心、主动作为,打开各自家门,在更大空间中进行资源调配、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在整体协同的引领下,一个个创新举措激活了京津冀发展全盘,三地合作热络紧密,可喜变化悄然发生,“谁去谁留”“去哪谁接”等原来一些犯难的问题,也有了方向明确的解决方案。

不把难题留后人,体现了改革勇气和魄力担当,也注定带来一系列发展新气象。雄安新区无疑就是这纵横擘画中的凌云一笔。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起成为首都之两翼,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新区目标是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这一切,决定了改革是这片热土的基因密码,创新是这片热土的内在品质。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雄安新区要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就要坚持创新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实践探索、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协调发展,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坚持开放发展,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共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历史性工程,设立雄安新区又迈出了历史性一步。积跬步才能至千里。建设雄安新区既要积极,更要扎实,方向要明,措施要实,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稳步迈进。(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平 言)

京津冀三地博物馆将联办贺岁展
【文汇时评·两会时评】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很有必要
直播回放 教育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问
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今年经济开局呈现“稳进好”
上海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上海3•15座谈会定调“诚信·共治”:面对新消费要创新维权方式
今年上海实体经济增速有望加快
上海市青少年科创大赛开幕 中小学生创新回归兴趣与本真
中国式创新领跑“科技赛场”
中国还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锚"吗?这个高规格论坛给出了答案
六位诺奖获得者把脉世界经济 热议中国改革
捐赠1亿元支持复旦管理学科发展 李达三已向母校捐款达10次
创新监管,啃下食品安全“硬骨头”
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听取《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辅导报告
国家网信办依法关停18款传播低俗信息直播类应用
“一门式办理”打通创新创业“绿色通道”
设立雄安新区是新时期 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举措
顾村公园单日客流18.3万创新高
污染数据造假出现“负数” 京津冀个别企业被令整改
本市第一所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中学今年首招60人
伟大大学都在自己的时代新兴创新
上海加快推动国际旅游度假区发展
浙江各地创新非遗保护办法
“四新”经济助申城实现动能切换
习近平会见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希望不负重托—— 为香港发展进步作出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
走进春天:供给侧改革中的农业新价值——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综述
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
十大数据把脉2017中国经济"开局季"
首轮日美经济对话匆匆结束
上海一季度GDP增长6.8%,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