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博雅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2017-04-21信息快讯网

韦尔斯利学院常务副校长 安德鲁·谢南

众所周知,韦尔斯利学院的传统就是致力于女子教育和博雅教育。在美国,当博雅教育受到批评时,文理学院也不能幸免,因为文理学院就是与博雅教育对应的。

一个一成不变的学校终将失去发展的动力。但实施博雅教育的文理学院不会如此。过去几十年,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多元,有一半学生是来自低收入家庭,今年录取的学生覆盖了美国所有的州,还包括来自42个国家的留学生。我们有10%的学生是外国国籍,15%的学生是他们家首个上大学的人。更令人骄傲的是,45%的学生在家里不说英语,而是说其他语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我们学院各学科都在思考如何实现真正的全球化教育。在韦尔斯利传统上的优势专业艺术史专业,艺术史概述,讲述西方古典艺术到20世纪的发展。过去几年,这个课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通过一系列案例开展教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跨文化对话。

我们校园中只有2300名学生和350名教职员工,却开设了15门语言课程,包括最近十年新增的阿拉伯语、印度语、葡萄牙语、朝鲜语等。

博雅教育需要对教师更多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公平、包容的环境

在教育模式上,我们目前的改革,希望能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如何学习,并判断哪些学习方法更好。

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强认知科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研究,希望了解学生的学习模式和方法。我们把它称作“基于例证的教学创新”,希望能让教职员工在教学工作中把这些创新付诸实践,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另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公平,韦尔斯利的学生背景多样,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同。我们希望改善教育的不平等,特别是为那些弱势学生提供额外辅导。

四年前,数学系的老师提出了“韦尔斯利助学计划”,帮助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和弱势群体学生学习微积分课程。这个项目的创始人费尔南德斯描述的原则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他提出四个以实证为基础的方法,提高理工课程中女性和有色人种数量。第一是语境。研究表明,如果女性和有色人种有明确的社会背景,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融入课程学习。第二是内容教授的方式。研究表明,女性喜欢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而不是在竞争性环境中学习,因此,我们也更多采用这一学习方式。第三是学习者的心态。研究表明,如果学生意识到学习成功与否取决于她们的努力而非天赋,那么她们就更愿意学习。第四个原则是归属感。研究显示,学生如果有归属感,那成功机率就会提升。我们的课程设置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不仅让老师教学生,还要让学生与外部世界密切联接

我们要让学生做好准备,接受走出校门之后的生活。

在春季学期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全天会议,展示学生的科研成果,向所有学生、家长和老师开放。

课堂上还有新项目,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培养未来领袖。我们有一系列研讨会,让高年级学生尝试公共写作。用一学期时间,学会把行内的话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讲给行外人听。

我们的全球事务学院设立了学习项目,专门探讨当今世界问题。我们邀请了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院系老师,共同做这三周的教学方案。三周结束,学生分成小组,拿出方案解决某个特定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要跨学科合作才能解决,不单单只是大的人文学科,而是打通人文和科学、社会科学的隔阂。

以前学生在大四找工作前可能会到学校的就业中心咨询,但今天世界瞬息万变,学生早就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所以我们把学院历史上收到的最大一笔捐赠用于改造就业中心,希望帮助学生去捕捉一生的机会。我们鼓励学生一进校园就拜访就业中心,并为一年级学生配就业顾问或就业导师。全美有许多这样的学院,都在做类似的努力。一方面我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人在质疑博雅教育是不是已经过时。另一方面,我们的申请数量又达到了历史新高,整个学生团体的背景多元化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我对文理学院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通识教育背后的理念令人信服。我们教的不是只为某一份工作准备的知识,而是为一生准备的能力。我们让学生具备口头、书面的沟通能力,全面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能力都具有转移性。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适应当今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在经历技术和文化上的变化、迁移,而我们的学生也将获得更有效、包容和全面的教育。

中铁上海局:在“大环保”的时代背景下,借力培育环保新板块
全球这十样旅行玩法 让人永生难忘
教材遭质疑后儿童性教育更受关注,央广网:直白性教育不可怕
全球经济“治根”之策,惟有创新
职业教育走向社会,有了更多新窗口
全球9个可能消逝的旅游胜地 不要再错过了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存短板 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需求强烈
全球最贵写字楼市场排名 上海浦东位列第八
越来越多教育者发现,清明节是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
倡导快乐阅读 第十四届上海教育博览会即将开幕
“应对全球变化的挑战”研讨会在莫斯科举行 中俄专家共商全球化与双边合作
“一带一路”2.0开创新型全球化
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世界变化如此快 博雅教育容身之处何在
美国学校开始弃用“西方中心”地图
“小蝌蚪”刷屏朋友圈,戳中了妈妈的心窝还是应试教育?
北斗系统7月启动全球组网 2020年将覆盖全球
全球令人心惊肉跳的观景平台Top12
2017年全球最佳旅行时间表 值得珍藏
毁掉孩子的11种教育方法 80%的家长都在犯!
《体验式主题教育课》出版,探索核心价值观进校园的“青浦实践”
全球顶级小说家搭起“纸上舞台”
工程伦理应该成为工程教育“第一课”
2017年度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
用中国智慧引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
“一带一路”引领人类第四次全球化
【智库】“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开放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