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 | 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最高理想前进
昨天,上海“中共一大会址”门前,市民和游客排起长队等候进场参观。图/东方IC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
谨记总书记嘱托,守护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
■本报记者 李静
“一定要把一大会址的事情做好。”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中共一大会址,离开前,特意叮嘱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张黎明,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珍贵的“红色基因”。总书记对党的诞生地的崇敬之情,以及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让张黎明和一大会址纪念馆所有工作人员十分感动、备受鼓舞。
96年前,中国共产党在艰险环境下诞生于兴业路76号石库门18平方米的客堂间。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总书记提到,这里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这深深触及到了我的灵魂———共产党员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反省,时常回到一大会址来‘充电’,以更昂扬的意志和更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奋斗。纪念馆一定按照总书记的叮嘱和要求,把党的诞生地事业守护好、发展好,将‘红色基因’传承好。”
张黎明介绍,从2015年开始,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组团奔赴俄罗斯、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全球搜集我党早期档案资料,目前已征集史料数百万字。在建党100周年前后,纪念馆将依托“革命圣地及重要旧址全国合作联盟”平台,盘活全国的红色资源,策划举办中共百年光辉历程全球巡展,用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等,以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讲述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我们希望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总书记能再回来看看。”张黎明期待地说。
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宣教部主任杨宇担任讲解员。在馆内工作16年,能在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的重要时刻,为总书记和常委们讲述建党历程和发展征程,杨宇倍感兴奋和幸福,“这对我是一次特殊的党性教育,终身难忘,让我更深入地理解共产党建党史,也加深了我对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感悟。”
11月1日以来,中共一大会址人气爆棚,参观、瞻仰者络绎不绝,三天总人流量已超过1.25万人次;很多党员、群众特意来馆追寻总书记的脚步,重走瞻仰之路;而馆内的工作人员也在反复回味那段珍贵时光。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列研究室副主任张玉菡说:“总书记和常委们的瞻仰之旅,让我反复思考十九大报告中的那段话: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建党时是个风雨如磐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能坚守96年并取得如今的成就,真的不易。总书记带领常委们回到党诞生的地方,集体瞻仰,不忘初心,告慰了先辈先烈们。”
“要好好保护、利用一大会址旧址。”回忆起那令人难忘的殷殷嘱托,张玉菡说,“作为党员和纪念馆工作人员,我们一定弘扬、传承好共产党人的初心,精心研究和传承好革命文化,把中共创建史研究推向深入,以更好的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带头践行不忘初心,给全党树立了表率。”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办公室副主任林晶晖说,“作为一名在党的诞生地纪念馆工作的党员,每次经过一楼宣誓大厅,听到入党誓词响起,都会心潮澎湃。看到总书记和常委们在这里宣誓,我深受鼓舞,心里充满力量。今后,我一定继续努力工作,宣传好党的光辉历史、优秀传统,为全体党员同志和广大群众回到党的诞生地瞻仰学习做好服务。”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常务副馆长沈效中:
挖掘保护红色资源,凝聚党员群众奋进力量
■本报记者 李静
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的党章展厅里,有一套“镇馆之宝”———1300多本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党章》。昨天,“镇馆之宝”再添新成员———新修订的《党章》全文首次以展板和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展出,吸引了数千党员群众瞻仰、参观。
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一大会址,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在党员群众中引起巨大反响。连日来,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也迎来了瞻仰客流高峰。馆内工作人员忙碌并开心着,面对党员群众热切且崇敬的言行神情,他们愈发深入思索如何进一步保护好、利用好“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坚守红色阵地。
95年前,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党章在中共二大会址的石库门二层小楼诞生。同时,这里也铭刻下党史上多个“第一”:第一次提出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此次会议与中共一大共同完成了党的创建。从此,我们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政治行为规范。
当年,上海设计建设延安路高架时,为保护这两排始建于1915年的石库门里弄建筑,特意避开了二大旧址所在地,可见保护力度之大、决心之强。今年6月30日,经过四个月的“闭关”改造,二大会址纪念馆以全新形式再次向公众开放。重新开放的纪念馆,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还提升了展示手段:折屏天幕、裸眼3D、AR增强现实技术、互动投影设备……现代化的媒体技术随处可见,让党员群众耳目一新,观展人流纪录不断刷新。纪念馆宣教陈列保管部主任尤玮介绍,新技术让党的历史的展览更加真实生动,也更加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这几天,每天早上8点左右,就有人在门口等候9点的开馆。展厅内,有人边看边做笔记,不时拿出手机记录珍贵的藏品史料;很多人震撼于馆藏《党章》的丰富,仔细观看,还利用电子显示屏查看各版《党章》的具体内容。为更好地准备可能产生的超大客流,馆内已做好准备,开放服务和接待工作,拟定了针对散客、中、小型团队和大型团队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了具体讲解接待方案,让党员和群众充分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常务副馆长沈效中说:“总书记带领常委们回到党的诞生地瞻仰,给了我们极大的力量和信心,我们将守护好纪念馆这块红色阵地,让党员群众的热情不断激荡。”
记者获悉,纪念馆通过举办“明灯讲堂———上海大学生学党章、读党报、走进新时代”等系列活动,在广大大学生青年中宣传《党章》和建党初期的峥嵘岁月、艰辛历程。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纪念馆还将举办各项活动,通过征文、知识竞赛、座谈会、暑期活动等形式,向广大党员群众介绍党的丰功伟绩,共同学习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明:
继承光荣传统,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
中共四大纪念馆内景。袁婧摄
■本报记者 祝越
作为重要的红色阵地,中共四大纪念馆该如何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党的光荣传统发扬好、继承好,使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根植市民心中? 自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一大会址,这个问题一直在馆长徐明的头脑中盘旋:“我们在振奋而喜悦的同时,更感到任重而道远。我们该怎样不断创新党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讲述党的诞生地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2007年7月12日,习近平同志到虹口区调研,特意来到当时在多伦路上的中共四大史料陈列馆参观。他郑重地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把党的历史完整地记载下来,教育下一代,这也包括要把四大纪念馆建设好,把史料征集好,要重视党史研究工作。2012年9月7日,新建的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圆满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建馆任务。
今年,距离2007年恰好十年,又正值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明说,在这个特别的时候,聆听总书记关于党史工作和场馆建设的指示,既备感温暖,又深受鼓舞。中共四大纪念馆建馆开放以来的五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厚植根基、默默耕耘,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态度深入开展党史基础研究,通过征集史料、查阅档案、课题研究、口述实录、专家研讨等各种方式,积极探寻中共四大的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前进发展的力量之源。
中共四大原会址已毁于战火。在纪念馆落成前,国内关于四大的研究材料只有26篇。为了深入研究中共四大会议,四大纪念馆与上海市党史学会合作举办“周恩来与上海”资深专家论坛,与一大会址、二大会址等兄弟场馆携手赴俄罗斯查找征集中共早期历史档案,不断丰富馆藏资料和研究成果。“我们走访中共早期领导人和四大代表的后人、研究者以及重要历史事件亲历者,拍摄记录了数千分钟的视频资料,以口述实录的方式,还原着共产党人的创业艰辛。”令徐明欣慰的是,到2015年,仅纪念四大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征集到的论文就达40余篇。
在中共四大纪念馆工作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引起徐明的兴趣: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有着什么影响? 目前的研究成果令人欣喜与振奋———对党的自身建设而言,四大是一个重要转折。比如,早先“凡有党员五人至十人均得成立一小组”的规定,在四大改为“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在徐明看来,“从五到三”意义巨大:按当时全国994个党员的规模计算,“五人一支部”到“三人一支部”,意味着全国的支部数量从至多200个跃升至330个,“对党的阵地而言,这是一道大大的加法”。
五年来,四大纪念馆共举办36场各类专题展,吸引观众逾50万人次,通过巡展覆盖受众近500万人次。如今,四大纪念馆的研究人员正实地考察虹口区的重要革命旧址和名人故居,编纂口袋书《中国共产党在虹口》,把“隐藏”于街头巷尾的红色印记串联成醒目的红色珠链,让虹口区的干部群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总书记重温入党誓词的场景,深深触动了申城广大文艺工作者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跟随总书记足迹,重温入党誓词。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重温入党誓词的场景,深深触动了申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他们看来,誓词里每句话都那么熟悉,那么深沉有力;总书记在带领常委们宣誓,其实也是带领我们8900多万名共产党员宣誓。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96年间,党领导的先进文化在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始终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在鼓舞人。新时代,新征程,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其实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提醒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二为’方针,‘双百’方针,就是文艺工作者的初心。”毛时安进而表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由理念落实到符合艺术规律、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塑造出艺术典型和优秀作品的创作实践中,就应当把笔触浸润到人民的心灵世界,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时代,敏感于新生活、新题材,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对文艺工作者的才华、想象、对生活的关切,都是重要考验。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表示,终身坚守入党誓词,具体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就是要始终铭记以精品佳作来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永远努力用美好的作品来启迪和净化人们的灵魂。“通过策展,把反映人民心声、火热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奉献给大家,让市民拥有一座值得自豪的美术馆,就是我们为人民创作、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初心。”这些天,“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美术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特别有两幅画作,吸引了许多年轻人驻足拍照留念。一幅是《曙光》,画面主角是96年前中共一大的十多位与会者;另一幅是《牵挂》,作品描摹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上海工作时深入社区,与普通群众亲切交流的温暖场景。李磊在导览时遇见一位参观者,“他看得很仔细,还指着《牵挂》说,画面上每个人都沐浴在阳光里。从建党那年闷热的夏天,到如今阳光灿烂的石库门房子,历史变迁背后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近年来塑造了不少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演过毛泽东,也演过时代楷模邹碧华,这些优秀共产党人所具有的精神伟力,深深感染着他,“通过我们的表演把正能量,把一个个有血有肉时代楷模的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受到鼓舞,这就是表演的初心”。他提到电影《邹碧华》中的一个细节,当司法改革遇到困难时,邹碧华带领司改办全体成员,到中共一大会址重温历史。就在兴业路上,邹碧华向同事们讲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由弱到强,“我理解,他所阐述并希望各位法官从中汲取的,就是一种初心的力量。这股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第一天起就拥有,并在96年后的今天聚合成了磅礴之力”。
复旦大学历史系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冬雪:
凝聚智慧力量,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本报记者 姜澎
“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国8900万党员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这几天,复旦大学历史系2015级硕士研究生刘冬雪和同学们一直在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身为历史系的学生,一大会址、二大会址、四大纪念馆,刘冬雪都瞻仰过。2015年以来,她还参与了“上海红色地图”项目,并曾经在中共一大会址担任“红色讲解员”,看到总书记来到一大会址,她感到无比自豪。
她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刘冬雪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将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博士生张凡:
奉献祖国人民,投身“健康中国”战略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青年的这段阐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博士二年级学生党员张凡连日来反复重温,每读一次都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出生于1991年的张凡,经历本科五年、硕士两年,如今是她学医的第九个年头。目前,张凡在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指导下,研究血液系统疾病,主要从事斑马鱼的造血与血管机制相关研究。这是一项比较基础的研究,大部分时间她都泡在实验室里。她说,瑞金医院的这个斑马鱼平台已建立多年,有很多前辈老师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虽然工作很枯燥,但总要有人去守着这份事业,因为这里的发现可能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当科学问题被一点点阐明后,将推动治疗的进步,从而改变千千万万患者的命运。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已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张凡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开启新征程、指明新目标,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一名医学生,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提升自身临床科研能力,把个人理想与追求和祖国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