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增长近两倍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人工智能的火热程度在就业市场上已初现端倪。昨天发布的《2017人工智能就业市场供需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就在这一年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增长近2倍,其中算法工程师的需求增速尤其迅猛。而由于人才紧缺,高校还未来得及形成人才输出,不少人工智能人才还得靠兄弟行业“跨界”补位。
人工智能风潮席卷全球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在促进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互相影响和分配,备受关注。
眼下,人工智能的风潮已席卷全球。据预计,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未来10年将保持年均50.7%的增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规模将达369亿美元。
报告显示,我国的人工智能也取得许多重要进展。比如,相关论文和专利授权量跻身世界前列。据统计,2007年至2016年,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论文中,我国占比近20%,仅次于美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第二。
理性看待“抢饭碗”之说
针对此前人们一度对人工智能“抢人类饭碗”的担忧,该报告发现,人工智能对人类就业的威胁逐渐乐观,人与机器的合作将成为职场的常态。咨询公司高德纳指出,在2019年前,人工智能造成的失业将多于其创造的工作机会,但2020年开始,人工智能创造就业数量将会超过造成失业数量,人工智能会在“杀死”180万个工作机会的同时,制造230万个新工作机会。
数据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会让知识型、技术型人才更为抢手。过去一年中,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增长近2倍,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加入到相关业务的创业大潮,催生了大量人才需求。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较2016年一季度增长了179%,是2016年一季度人才需求量的近3倍。其中,算法工程师增速最为迅猛。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算法工程师的需求主要包括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推荐等。从报告来看,算法工程师需求人数今年前三季度环比增长均超过人工智能人才的环比增速。
该报告也提到,程式化、重复性的岗位下降趋势初现,人工智能正在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岗位,尤其是那些程式化、重复性、依靠反复操作实现的熟练工种。
高薪依然求才难
人工智能人才的薪酬持续看涨。报告分析发现,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现阶段薪酬区间集中于10001至15000元/月,占比40%。与企业给出的薪酬预算来看,还具备很大的上升空间,1.5万元至2.5万元、2.5万元至3.5万元月薪区间的招聘缺口较大,从侧面表明人工智能存量人才薪酬持续看涨的潜力。
该报告发现,目前高校还未来得及形成人才输出,存量人才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培养,而互联网、电信相关的行业作为离人工智能领域最近的行业,成为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转化来源。报告分析,从人才所在的行业发布来看,人工智能人才分布最多的在计算机软件行业,占比30%;其次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占比22%。
专家认为,未来短期内仍将通过“跨界”形式满足人工智能巨大的人才市场需求,包括物理、数字、电子等专业的毕业生都是人工智能领域潜在的“跨界”人才。这其中,从事大数据工作的人才将成为最容易实现“跨界”的人群,但高端需求的岗位“跨界”较难,多依赖于海外引进,并通过日常工作实践中的知识分享进行人才培养。
打开智能化新时代全球市场战略新蓝图
加快推动中国智能驾驶“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