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总编辑郑逸文在《文汇报》创刊8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尊敬的各位报社的新老员工,大家好!
今年1月 25日,是中国内地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人文大报《报》创刊80周年的重要日子。今天,我们隆重地相聚在这里,为这张因民族大义而诞生的报纸煌煌80年,为她经历的风雨,为她见证的时代,为她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的诸多辉煌。相信大家此刻的心情是激动的。
回望历史,1938年的1月25日 ,一批抗日爱国知识分子在上海福州路436号创办了《报》。在“孤岛”时期的上海 ,她如寒冬中一团火焰,照亮黑色的夜。若置身更宏阔的背景去考量,我们不难发现,这张报纸之所以80年屹立不倒,因为她从诞生那天起,就与光明和正义,与党和人民,与知识和品格,须臾不曾分开。
她承继了中国志士仁人薪火相传的家国情怀:从徐铸成的社论《告若干上海人》到副刊“文会”刊载的《叶剑英将军素描》,从热情讴歌八路军战士的《西北大战之展望》,到“年刊”全文登载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刊发“中国共产党告全国同胞书”,抗战时期,《报》刊发的一系列雄文,使万千群众听到了中国共产党正义的呼声。
她赓续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转折时期追求真理的高贵风骨: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报》推出“新思潮”“新文艺”“新社会”“新科学”等一系列周刊,团结各界名士,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拨乱反正”的年代,她又率先发表了有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报道,及《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首发了小说《伤痕》以及剧本《于无声处》等令人震撼的文艺作品。
进入新时代,她更是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彰显人文特色,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努力成为时代的参与者、记录者。人积跬步至千里,敏锐捕捉中国社会一点一滴的进步,细腻描摹着时代的动人侧影。
人贵有品,报贵有格。今天,我们不仅追溯来时的筚路蓝缕,更应梳理报人的人文精神是如何形成、如何传承的。在今天这个隆重的时刻,我们对每一位曾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深入采访生活,要谨记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要追求有品质有价值导向的新闻报道的报社前辈,致以深深敬意!感谢他们,用实践告诉我们——扎根于内心的信仰可以令一代代新闻人笔力如椽,向上向善的思想之力可以令《报》被广大知识分子引为同道,而脚底的泥土、新闻纸面的温度又让我们得以在舆论场中为党的事业凝心聚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报社从福州路走到圆明园路149号,虎丘路50号,再到威海路755号,地址的迁徙伴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闻工作从未像今天这样,富有挑战性,同时蕴含巨大的创新空间。在现在这个隆重纪念报80周年的座谈会上,融媒体平台将正式启动,人们将看到报在新时代,她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呈现出更多的姿态。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无论传播形态怎么变化,《报》的党报属性丝毫不能动摇。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目标方向,是我们新闻事业的主线、是指导思想,是新时代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我要强调报人的初心,我们不能忘记80年来一代代人崇尚和践行的专业精神、专业品质。任何时候,“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过去,无数的前辈把走过千山万水、访过千家万户、写尽千言万语,当作事业的诗和远方。怀抱这样的耿耿之心,他们动脑去想,起身去做,哪怕行于困顿,也不致于被职业的倦怠感所淹没。当这种情怀自他们内心流至笔端,由一篇篇报道汇成一个个版面,《报》才得以树立起自己的品格和声誉。
融媒体时代,我希望同仁们依然能葆有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葆有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的新闻事业与“百年才是序章”的中国共产党紧紧相连,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我们唯一该忐忑的,是自己的品质能否配得上这份旭日喷薄的事业。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希望各位同仁用行走淬炼思考,用品格熔铸岁月,心无旁骛地再出发。如此,人才能采写出有品质引领、有价值导向、有人文情怀的新闻内容,才能成为新时代党凝聚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桥梁和纽带,才能真正具备并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二字,才能成为舆论场上举足轻重的声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