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学科技实力强劲!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领跑今年上海科技奖!
努力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期、从传统中医里寻找慢病防治策略……在上海,一群医学科学家奋斗在攻关危害人群重大疾病的科研道路上。201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揭晓,按所属技术领域划分,46个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获奖项目占全部获奖项目的17.2%,继续处于领跑位置,体现上海强劲的医学科技实力。
肿瘤研究是“获奖最大热门”
肿瘤研究是医学界近年来的大热门,在上海也不例外。
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团队十年围绕“应激微环境与肿瘤细胞命运决定及其干预策略”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产生了重要国际影响。比如有关“腺花素靶向Prx I/II”的发现入选201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被国际同行列为大海捞针般发现药靶的十大成功案例之一。
肝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发现以中晚期居多,门静脉癌栓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表现,发生率高,大多数患者仅能存活3个月左右,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诊治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的指导下,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程树群教授领衔团队在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诊治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包括在国际上推出《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该体系使门静脉癌栓患者的总体疗效提升20.4%。
肿瘤正成为中国人主要死因之一,肿瘤相关研究也成为本次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的“最大热门”,有七个一等奖项目围绕眼肿瘤、肺部肿瘤、脊柱肿瘤等展开研究攻关,并取得重大突破。
在中医里寻找慢病防治灵感
慢性病是目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最主要的一大类疾病。如何防治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已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陈红专教授领衔项目团队聚焦阿尔茨海默病靶标新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早期干预策略,在原始创新研究、关键技术解决和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获得系列重要成果。比如,他们从传统中药研发针对神经保护及Aβ聚集抑制等靶标的天然活性候选新药。
龙华医院王拥军教授领衔项目团队证明了“肾精亏虚型慢性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证型、病理变化等方面具有共性规律,促进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病事业的发展。
岳阳医院吴焕淦教授在传承中创新,领衔项目团队率先把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引入到中医针灸疗效机理的研究中,形成了“艾灸温补脾肾、活血通络、调和阴阳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温和灸温补脾肾、调和阴阳延缓衰老”等针灸特色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名单上,还有一个医学科普项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方秉华教授领衔“《急诊室故事》医学科普纪录片”项目获奖。医学科普是一项惠及全民的医疗工程。据中国科协统计,医学科普知识一直是我国公民科普需求的首位,而与之对应的我国公民的医学素养,特别是急救科学素养却相对较低,不足人口百分之一。该作品在医学科普方式上作出创新,使用78个固定摄像头同步隐蔽拍摄,在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急诊室,24小时不间断无死角进行录制,让公众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走近医学、了解医学”。
文:唐闻佳 陈青
编辑制作:朱颖婕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