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砸5亿引进人才?高校“抢人”,拼待遇不如拼“后市场”
激烈的人才战,正在全国打响。日前,武汉大学传出消息,将投5亿元资金用于人才引进。校方称,只要应聘者符合招聘条件,政策、资金、资源不是问题,“薪酬绝对配得上能力”。为吸引人才,学校将提供包括住房、安家费、医疗服务、配偶工作、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习等一条龙服务。
事实上,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过去一年间,不少院校求贤若渴,为吸引高层次人才,新招、猛招迭出,还屡屡爆出“新闻”。比如,上海某高校给领军人才开出百万元年薪,并配套800万元购房补贴;杭州某高校和天津某高校为吸引院士开出500万元年薪;河北某高校为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高校如此重视人才,本可以促进人才在全国层面的合理流动,最大程度释放创新活力。而对人才个人而言,找到“伯乐”,就能更加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进入个人职业发展的高速通道。
但是,人才争夺就像市场竞争一样———良性竞争有助于形成“源头活水”,恶性竞争则容易引发内部的倾轧与无序。
现在,有不少高校掌门人,面对千辛万苦挖到手的高层次人才,心情也是五味杂陈,有苦说不出,就怕“来了女婿,气走儿子”。更值得警惕的是,随着人才战的升级,不少高校对“人才”的定义,简单锁定为拥有各种“头衔”和“帽子”。一旦人才争夺演变为“帽子”争夺,对学术生态必将带来负面影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谈到高校间的人才大战,很多代表、委员“话里有话”,值得关注。比如,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刘艳说:“现在一些地方人才引进层层加码,你给1000万元,我就给2000万元,你给‘领军’,我就给‘首席’。”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郑兰荪透露,团队近几年已有两位“杰青”去了北京高校,究其原因,是“在北京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机会更大”。
不难发现,简单地把高价码、高待遇当作“诱惑”,像参加拍卖会一样地加入人才争夺,只求所有,不求所用,高校很可能陷入“舍本逐末”的尴尬境地,得不偿失。
高层次人才,最应该在原始创新领域有所作为,起到领军作用。而任何前沿领域,哪怕只是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长期的积淀。一味“向钱看”的所谓“人才”,能有多大定力“板凳坐得十年冷”? 能有多大志向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这本身就值得细细考量。
另一方面,高校在尊重人才、按照市场规律吸引人才的同时,要真正用好人才,必须得有勇气和耐心在“后市场”上动脑筋、下功夫。人才来了,相应的配套考核、激励制度跟得上吗?学校在内涵建设、学术环境的营造上,能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相匹配吗? 学校的学风、校风和文化氛围如何? 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起解决安家费、配偶工作和子女就学等服务,这些软环境、软条件更能体现学校的软实力,也往往是最能对人才构成吸引力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教育部已经下发 《关于加快直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强高层次人才流动的规范化管理。这份红头文件不仅要求高校和人才之间强化契约关系和法治意识,落实聘用合同管理,而且明确规定: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重大科研项目 负责人聘期内或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变更工作单位。甚至,教育部还要求,探索人才流动中对前期培养投入的补偿机制,推动高层次人才诚信体系建设。
不得不说,面对空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高校还是多一点清醒和冷静为好———别再一味忙着签合同,也得拿出更多精力启动完善“合同管理”,这也是做强“后市场”的一部分。
文:樊丽萍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