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越扬饰演的杜丽娘与众花神。
▲《游园》一折中,杨越溪、汪晓宇分别饰演杜丽娘、春香(从左至右)。
“如果说青春版《牡丹亭》成功唤起了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的昆曲欣赏雅趣,那么校园传承版《牡丹亭》的首演则标志着昆曲经典开始成为普通大学生校园艺术生活的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的一番话,道出了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主创团队的心声。他继而表示,对于大学生演员而言,这意味着传统性元素被植入自己的当代生活,并成为创造性的部分。
发布会现场,北京大学作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传承基地的挂牌仪式也同时举行。
北京大学与昆曲有着百年渊源,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表示,在上世纪初,蔡元培校长、吴梅先生等热爱昆曲艺术的学者和艺术家们将昆曲引入北大,并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此后,几代师生薪火相承,俞平伯、浦江清、朱德熙、林焘等学者与曲家文人都曾在北大不遗余力地研习传唱昆曲。
13年前,“昆曲进校园”巡回演出启动,青春版《牡丹亭》走进北大。“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在北大开设了“经典昆曲欣赏”课程,成立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昆曲校园教育。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叶朗说:“一所大学不仅应有教育的功能,还应有文化的功能。保持和传承本国优秀文化经典,这是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悉,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内外30多所著名大学巡演,每到一处即受到当地学生们的热烈追捧,场场“爆满”。此外,以“北大昆曲传承计划”为借鉴,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苏州大学也分别创建了昆曲传承计划,效果良好,从而在大陆、香港、台湾的龙头高校形成昆曲教育与传播的合力。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作为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演出节目之一,后续将于汤显祖家乡江西抚州开始世界巡演之旅。
文:本报记者 周渊
图:许培鸿摄
编辑制作:周渊
责任编辑:叶志明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