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建外侨博物馆彰显上海文化多元性开放性 | 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为上海献一计
海纳百川,这是上海文化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一百多年来,上海迅速成长为繁盛的国际大都市,除去地理因素,离不开独特的人文特质。
上海开埠至今整整175年,不仅在步履艰难的中国近代社会变革中,屡开风气之先,更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文化上,上海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特征,展现出开放性、国际性和领先性,为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即将再出发。作为改革开放重镇的上海,如何进一步引领文化建设?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海派文化高地,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魅力和国际影响力?
上海史研究专家、上海社科院资深研究员熊月之就上海文化的进一步开放献出自己的“计策”。熊月之指出,上海文化之所以引领全国风气之先,文化建设经验之所以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离不开近代以来异质文化的交流融合。更进一步观察,一百多年来,在沪外侨的活动激发、引导了上海文化、市民生活乃至城市文明的转变。为此,他提议在上海建立一座外侨博物馆,集中展示上海多元文化交流共处、休戚与共的历史脉络,传承并发扬海派文化开放、国际化的一面。
“数以万计的外国侨民在上海工作、生活,从经济、政治与市政管理到社会文化,他们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家园开展建设,对上海的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上海也对他们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要、关键的影响”,熊月之说。建立外侨博物馆,可以利用外侨在上海的珍贵历史人文记忆,塑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增强城市创造力、竞争力。
“洋场十里占风流,数国人才聚一州”“火树银花不夜天,行人如比梦游仙”,上海竹枝词的咏叹印证了异质文化涌动下,瑰丽的社会风貌。近代上海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作用,意外地成为中外利益共同体和中西文化并存体,这种恰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态构成难以拆解的合力,成为上海安全、繁荣发展的丰沃土壤,也给予今天上海建设为国际化大都市重要启示——协力同心以成善举,方与众人有裨。和衷共济的利益共同体、海纳百川的多元文化,将成为上海迈向全球卓越城市的发展动力。
作者:本报记者 李思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