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送考热线”开通第20年,调派车次近10万
高考本周将至。为了方便考生及家长出行,上海四大骨干出租汽车企业——强生、大众、海博和锦江电话调度中心已于日前开始受理高考送考用车预订。
从1999年第一条高考热线开通至今,已进入第20个年头,调派车次总数近10万。虽然每年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上海的4条“高考叫车服务热线”不仅让无数考生享受到了出行无忧的服务,也成为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一大服务品牌。
“高考热线”预约火爆
1999年7月1日零时,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第一条“高考热线”在强生出租正式亮相。时任强生“62580000”调度中心值班长的高扬,对于当年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地铁、公交还不像今天那样四通八达,不少家庭由于动迁等原因,搬离了中心城区,许多孩子每天上下学需要换乘好几辆公交车。
与此同时,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高中毕业,高考成为当时每个考生家庭的重心。高考之日,许多家长不想让孩子在赶考路上因为乘坐公共交通而耽误时间,影响情绪,从而影响考分。他们觉得预约一辆出租车送考成为当时最为靠谱的办法。
为此,1999年,强生出租汽车公司率先推出了“高考热线”,接受考生赶考车辆的预定,承诺只要有考生的家庭预约出租车成功,公司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将孩子送到考场。
“没想到,一推出就火爆了,当天中午,原定推出的2500车次预约量就全部订满了。三天高考中,仅8月8日8:00这一时段中,就有200多差,9日也达到170余差,平均每半分钟就得派一辆车。”
三年后的2002年6月6日,锦江出租也开通了“高考热线”。当年,高考用车预约半小时内就被预订一空,共调派了2200余车次。几乎同时,大众出租推出了“高考热线”。2007年6月,海博出租公司“高考热线”正式上线。
至此,沪上四大骨干出租车企业全部以“高考热线”的方式,加入到这项“爱心”工程。
调度员、驾驶员“如履薄冰”
其实,“高考热线”是门“技术活”,为了确保每单业务万无一失,不仅热线的调度员要详细记录和了解接送情况,还要求驾驶员提前上门踏勘,事先准备工作非常多。
时任强生出租的调度员刘雯说:“如果我们在供车服务中出现差错,而引起考生的任何思想情绪,造成考试失常,客人是要怨我们一辈子的。”
2001年7月6日,正是当年高考前一日,值班长张成发和韩莉妹在复查中发现,根据“预约单”上记录,一位外地来沪参加高考的张同学住在博雅宾馆506房间,要前往行知中学考试。但经多次联系都找不到此人。当天深夜,他们再次致电宾馆服务台,得到的回答却依然是:“查无此人。”
本着对每个考生负责的职业精神,次日一早7时就派车在宾馆门口等候。约一小时后,驾驶员发现,有位学生正在四处寻找“送考车辆”,经询问核对后发现张同学住在509房间。原来,由于考生的一时疏忽,误把“509”报成了“506”,差点误了大事!确认无误后,这名考生坐上了车辆赶赴考场。调度员在接到驾驶员的信息后,在心头悬了一夜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每逢高考,考生家长都会显得特别紧张和敏感,生怕一丝丝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考试。
刘雯回忆:“就连送考车辆的车牌号都要‘吉利’的数字。个别家长格外‘挑剔’,不要‘4’‘0’‘6’(和沪语‘落’谐音),不仅车牌尾数不能出现这些数字,即使是车牌中间也不要这些数字,他们认为‘不吉利’。”
对驾驶员而言,接送考生则是另一种“考验”。李爱祥是1999年第一批参加送考工作的“高考送考小组”组长,每天必须确认7名组员是否将考生安全送达考场。
“当时,公司要求我们把为考生送考当成自家孩子的事”。老李回忆,当年他接的一位考生家离考场鞍山中学有七八公里路程,1999年的高考是周二至周四3天,他和搭班老祁两个人提前一周,在同一时间段进行踩点,把途径路线开了好几圈,就是为了确保送考路上万无一失。
李爱祥介绍,高考前,强生修理厂还必须对“高考专用车辆”进行提前保养,托架、底盘、准时皮带都要仔仔细细检查一遍,确保车辆安全。
特殊考生“喜笑颜开”
“高考热线”开通后立即成为当时社会热议的话题。但并不是每个有需求的考生家庭都能订到车,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这笔费用,当时一部分残疾考生和有特殊需求家庭的诉求,引起了这些出租车公司的关注。
2000年起,强生、大众、锦江、海博企业相继推出了对残疾考生实行免费接送服务。
2007年6月7日,家住西泰林路的考生小曹早早起床,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复习。而此时,一辆锦江“高考专用车”已悄悄停在了楼下。
小曹幼年失去了一只脚。十天前,父母致电锦江出租公司,预订三天出租车接送。让父母意外的是,没过几天锦江就派专人上门探望,为了让小曹一家放心,锦江还特地调派全国出租行业服务明星、市劳动模范、优秀驾驶员郭忠荣前来送考。
7时10分,在郭师傅搀扶下,小曹坐进车里。郭师傅向小曹送上一只装有学习用品、清凉用品的礼品袋。到了洋泾中学考场,郭师傅将小曹扶进考场。
“高考热线”在特殊时期的一些服务举措,至今依然成为美谈。
2003年高考正值“非典”流行的特殊时期,强生推出了对本市收治“非典”定点医院的医务子女,实行全程免费送考服务,期间共为43名医务人员参考子女免费送考305车次;
2004年,强生推出了为全国劳模、上海市劳模子女免费送考服务。这一年,强生“高考热线”共调派了4200车次,成为历史之最。截止2017年,强生“高考热线”用车共调派了43080车次。
2008年高考期间,锦江为本市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工作人员子女高考提供免费用车服务。自2002年“高考热线”开通以来,锦江为1.1万余名考生提供了此类服务。
坚持的背后是责任,更是一种信任
在公共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出租车企业为何还能坚持20年“高考热线”送考服务?
大众出租办公室主任戴建华告诉小交:“我们会将‘高考热线’一如既往地做下去,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家住松花江路辉河路的小沈是澄城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考场在瑞虹路上的华师大一附中,母亲陈女士就盼着6月2日零时的“高考热线”开通。她说:“预约高考专用车辆,我们家长100个放心,有安全感!”
今年高考期间,本市四家出租车骨干企业仍继续统一推出“为市级以上劳模子女和残疾考生免费送考”等人性化服务举措,确保考生安全、顺利赴考。
为了及时妥善应对突发事件,今年本市高考用车服务将设置多个临时应急点,每个点配备一定数量的出租车和维修车。4家企业的电调中心也将对“高考用车”实施全过程监控。
文:韩菁 张晓鸣
编辑:史博臻
责任编辑:邵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