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被非人类全面超越,究竟是什么抑制了学生成为创新人才?

2018-06-27信息快讯网

智力被非人类全面超越,究竟是什么抑制了学生成为创新人才?-信息快讯网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速将人类带到从未面临过的一个“奇点”:智力被非人类全面超越,导致对教育的核心需求产生了千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变化:从知识传授转为创新能力培养,且这一转变到来的速度和范围都远远超过预期,从而使破解“钱学森之问”迅速成为最急迫的国家战略性挑战之一。

那么,究竟哪些素养对成为优秀创新人才最有影响呢?

参考美国哈佛大学、加州理工等名校的标准和著名招聘专业公司的经验,以及心理学和脑科学的有关重大进展和新认识,我们发现创新的“基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维度——内生动力:有对科学发现或技术创新着迷般的极强志趣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在力量;开放性: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提出有意义问题的习惯,能从多角度看问题,有很好的观察力,有思维的深度等;坚毅力:包括开始和改变的勇气,拥抱失败、屡败屡战,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专注、耐得住寂寞、坚持到底等;智慧:不仅有高考或竞赛的智力,也有从实践、从失败、从他人处学习和领悟的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出新想法,富有远见,拥有正能量价值观,具有全球性视野,有奉献精神,有表达能力,有动员追随者和资源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华人和犹太人被公认为两个最重视教育、最具智慧的民族。然而,仅占全球人口约0.2%的犹太人产生了覆盖各个领域的约2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更不用说还有马克思、爱因斯坦、毕加索等宗师),而占全球人口约20%的华人却只产生了不到1%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仅有800万人口的以色列创新能力仅次于美国,被誉为“创新的国度”。

让我们看看犹太教育对创新者的影响。作为公认的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出生于时为世界科学中心的德国并在德国接受大学前教育的爱因斯坦,第一次考大学失败,第二次也仅考上当时名气不大的瑞士苏黎世高工,上大学时还常常抄袭别人的作业。但另一方面,他对如何随光一起运动的狂想如痴如醉,并深度自学了尚未列入大学物理教材的电动力学。另一个例子,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天才画家毕加索,在他的小学阶段,上课就如受刑:面对“2+1等于几”的问题,他就一直搞不清;不断地被老师和同学们所嘲讽。当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毕加索是弱智时,他的父亲始终坚信儿子虽然读书不行,但绘画极有天赋,给予了孩子最需要的理解和赏识,在关键时期拯救了他。

智力被非人类全面超越,究竟是什么抑制了学生成为创新人才?-信息快讯网

那么,犹太人的教育究竟有哪些与我们不同呢?除大量阅读有关犹太教育和文化的资料外,近六年来,我还通过与犹太人在超润滑领域的密切合作,通过我作为创办主任的清华大学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联合设立的XIN中心,有过不少与犹太教授、学生、管理者、创业家等深入交流的经历。我了解到,犹太教育从幼儿开始,就一直特别强调和鼓励:遵循内心(内生动力)去尽情追求和发挥;深度提问(最好能难倒老师);“拥抱”失败,勇敢并坚持去做。对照近一千多年来华人的教育,恰恰不重视这几点甚至背离。我们常见的现象是:遵从父母的意愿而不是孩子们的内心;提问被应试教育不断打压,越来越不敢质疑;追求短期目标,不许失败等。

我在执教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学生们四年的成长优劣,与学生的高考或竞赛成绩关联度不大,而与他们的创新素养和潜质关联度很大。不仅我本人,我的不少同事和朋友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观察:一些高考或竞赛意义上的顶尖学生过于关注短期目标(如每次考试的成绩)以及与同学之间的竞争,缺乏源于兴趣和志向的内生动力,且形成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具有巨大的惯性,很难改变。显然,围绕高考和竞赛进行的学习,并不有利于他们成为创新人才。

我们曾按照内生动力、开放性、坚毅力、智慧和领导力等五个维度,对从全国优中选优的30名高三和少数高二的学生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有20多位老师面试、心理测试和多种实践测试,得到一个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结果,即排名前五的,竟然都是高二学生。难道高三一年的应试准备,就足以对创新和成才的关键素质造成显著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这个“优中选优”人群,虽有很高的天分和学习能力,但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不多。应试教育让同学们付出了太多,而最应该展现的兴趣、激情、思考等却又明显暗淡,并影响了他们的大学学习,甚至一生的发展。

高考是简单高效的。通过恰当地设计考题,几天考试时间就可以实现对具有不同知识掌握能力的学生进行清晰、公平的分类。但用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招生录取标准,必然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尤其是高三阶段,他们没有或只有很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深入思考考试科目以外的东西,而是整天复习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并为保持成绩的稳定而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不敢试错和创新。这使得即使是“学神”也都带有或多或少的“迷茫者”“受伤者”症状: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注重知识的记忆而不是内化,很难实现深度学习。而更大的问题在于,全国每年近千万考生中的绝大多数,或许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中,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内心都有“失败感”。这是一个多么可怕又残酷的现实。若孩子内心不够强大(主要来自家庭),哪里还能够保持住人天生就该有、却不断被应试教育削弱的好奇心、自信、勇气等创新必备素质?

因此,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最大挑战来自应试教育。改变应试教育,必须进行基于多维度评价指标的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选才择才的标准无疑是教育的风向标,只有标准变了,应试教育才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作者系清华大学清华学堂钱学森班首席教授)

作者:郑泉水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李雪林

来源:光明日报

努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中组部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答记者问
“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结果出炉,“人工智能诗人”诞生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2018毕业演讲:年轻人不该被学历无用的论调欺骗,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大学生,而不是更少!
苹果CEO库克在杜克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要成为最后一个放弃的人,也要成为第一个为更好的生活奋斗而站出来的人
深圳中小学烟草销售调查报告发布 部分商家对买烟学生“照卖不误”
像生产工业用品一样生产农作物,植物工厂开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上海有了首座“气雾培”植物工厂
习近平:创新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面对危险推开四名学生被撞牺牲,河南49岁教师李芳追悼会今日举行,4000多人送她最后一程
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自行车!大学生拆了车,陪着娃,将设计落地
他90岁捐出500万,被退回200万,设立创新与帮扶基金,80岁时还被“勒令”不能每天上班……
文汇时评 | 以上海的多元优势提升创新优势
匠心·上海设计师①黄全:让“文化”成为商区的灵魂 | 打响四大品牌·聚焦上海服务
上海国际电影节 | 上海有志成为“一带一路”电影合作桥头堡
量化长三角一体化成果的新尝试 G60科创走廊创新指数体系发布
应勇在人民日报撰文:让乡村跟上发展步伐,成为上海亮点和底色
专家视点 | 美国中期选举初选如火如荼,共和党何以走向“特朗普化”
瞎操心!来看互联网巨头这波世界杯操作
“鲁班学堂“传播中国建造文化,“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尝试亲手制作鲁班锁
中国移动成立5G创新基金,全新车联网运行平台上线
为吸毒他成为“商家督查员”罚新开网店的款
上海直招士官啦!看看军营招收哪些专业大学生?
全球直播!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礼,校长“最后一课”赠言学生:守与为、知与行、众与己
民族低音乐器重大历史性实破!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让“敦煌”成为“上海品牌”的文化担当
难民问题再次成为欧盟峰会焦点
C端的创新空间趋向饱和,普华永道预言,未来AMT要开始影响B端了
上海马路40年 | 淞沪路:“创新创业号”列车,出发!
澜沧江畔,他让顽皮的国际学生迷上了课堂
男性秃顶可能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趋势,100年内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将成为秃头
“只进不退”持续加强引领力战斗力创新力凝聚力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建党97周年
文科生也能当程序员,这家学生社团火了
新华时评:让8900多万党员成为高扬的旗帜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以体制改革为创新注入动力 ——把创新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②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