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工程师”开科技人才“松绑”先河
科技人才柔性流动,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价值,是一直在不断探索的课题。上世纪70年代末在上海出现的“星期日工程师”,正是对科技人才的第一次“松绑”。
上世纪80年代前后,每到周六下班之后,上海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轮渡码头就会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洗得发白的中山装,夹一个公文包,神情谨慎。他们是上海各个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受乡下亲戚或者朋友所托,利用休息日到长三角乡镇企业帮助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他们总会在周日下午匆匆赶回上海,在周一早晨准时出现在单位,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星期日工程师”。
他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上海技术市场的逐渐形成,为知识分子创造了一个奉献聪明才智的宽松环境,让科技创新逐渐走上了经济建设主战场。
科技人员企业兼职从“地下”走到“地上”
在原有传统体制下,人才属于单位所有。当时,“星期日工程师”只敢悄悄为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究竟能否利用业余时间到乡镇企业兼职?被称为“中国星期天工程师无罪第一案”的“韩琨事件”,使“星期日工程师”从“地下”转到了“地上”。
1979年起,上海市橡胶研究所技术人员韩琨开始帮助无锡钱桥橡胶厂解决技术难题,并接受了3000多元报酬。由于韩琨的技术支持,原本濒临倒闭的乡办企业起死回生,产品畅销国内外。然而,1981年11月,韩琨以贪污受贿罪被区检察院立案审查。几经波折,韩琨的行为最终被中央政法委认定为不构成犯罪。
1988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同时,上海市政府也颁发文件,规定凡从市区流往郊县或国营农场工作的科技人员,可保留市区户口,工资不变;到县以下单位工作者,向上浮动一级工资,作为岗位津贴。
这些举措极大鼓舞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星期日工程师”的知识和技术输入,使那些因技术力量匮乏而经营困难的乡镇企业迅速获得生机,著名的“苏南现象”由此形成。
创新潜能萌动,催生上海技术市场起步发展
曾是“星期日工程师”的原上海华通开关厂高级工程师刘忠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时能受到乡镇企业邀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许多知识分子重新获得了被尊重的感觉,也体味到了自身价值。“外快”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大多数人也会自觉将本职工作与在外提供技术服务划清界线。
但也有一些“星期日工程师”因兼职而影响到了工作,甚至使用了本单位技术、资料和仪器,同时有些人在兼职过程中遭遇到自身维权问题。
为解决这些科技咨询中遇到的新问题,打破当时社会上对科技咨询服务的陈旧观念,上海市科协经过大量调研,在获得市政府批文同意其“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建议后,成立了上海市科技咨询中心,此后又组建“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逐步采用有偿合同的做法,规范“星期日工程师”行为。如今,该组织已延伸发展为工程师个人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乃至创业平台。
与“星期日工程师”的出现几乎同步,上海也出现了不少技术有偿转让活动。这是科技创新潜能萌动,技术服务需求得到强烈释放的信号。从1986年到1990年,上海市政府先后颁发有关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一系列管理办法,以及技术合同登记暂行办法。至此,上海技术市场初具雏形。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释放“第一生产力”
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历经的第一个十年,主要特征就是释放潜能。允许科技人员兼职、鼓励科技人员领衔创办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为科技人员实施成果转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此后近30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几经修改,不断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放权。2014年11月,财政部、科学技术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三部委联合开展 “中央级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被列为全国20家试点单位之一。改革后,该所允许将不低于70%的转化收益归属团队;凭借成果转化业绩也可获得高级职称晋升资格。2015年,该所共有15项新药研发成果成功转让,合同总额超过8亿元,相当于前五年成果转化的合同总额。
2017年 6月1日,《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条例》实施。《条例》明确单位对科技成果享有处置、定价,以及对成果转化收益奖励分配的自主权。同时,它还明确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方式,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力度,让科技与产业更加紧密结合。
作者:本报首席记者许琦敏
编辑:孙欣祺
来源: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