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艺术节》之⑰| 王福庆:老观众的志愿情
时值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周年之际,艺术节和APP联合推出《我和我的艺术节》专题报道,邀请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艺术各领域的领军人物,讲述与艺术节一路走来的故事,从鲜活的创作、演出经历中感受当代中国艺术家们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王福庆是艺术节的老观众。从2001年第三届艺术节到今年第二十届艺术节,从摄影爱好者,到艺术节志愿者,从艺术节的忠实观众到如今的艺术节推广者,用心珍藏的自制文化衫,三千多册艺术相关书籍,无数张演出票根,王福庆已经同艺术节一起走过了十七个年头。今天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一路他对于艺术节的感情与故事。
问:你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做艺术节的志愿者的?
王福庆:就是世博会回来以后再回到艺术节我就开始组织了,因为前面有世博会志愿者的经历,就是2010年以后。
问: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你去报名当志愿者,或者说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
王:我看到艺术节中有很多残疾人(参与),政府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这样一段时间里享受这样一个文化大餐让他们高兴高兴,我想把他们组织起来,让他们更好地观看艺术节。因为凳子(需要)劳动力会比较大,我就跟组委会和领导反应,我们这些人来搬凳子,每天搬凳子要1200个以上,我们都是六点半或者是七点钟赶到那里,在一个半小时里面,我们在八点半左右,把凳子全部放好,方便他们观看,然后在结束以后再把凳子都搬回去。他们(志愿者)都很高兴,因为有很多人都是享受提前退休、补贴经费之类的,那么现在他们是回报社会,能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这也是体现了,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的这样一个氛围。
问:您是周围原本就有这样一群残疾人,或者说弱势群体,你把他们组织起来?还是因为艺术节,你去联络他们,再把他们组织起来?
王:不是,他们是自发,因为艺术节的节目比较吸引人,他们自愿来排队,来了以后我就开始想怎么让他们更好地看艺术节,把他们安排起来。一个就是我们让他们感受,艺术节大家都是平等的,同等的待遇,二是通过志愿者,我们既付出了,也提前给他们旁边留一个位置,让他们稳定地看艺术节的节目。
问:之前您做志愿者的时候,他们的团体有多少人,是什么组成您清楚吗?
王:我们是两块,一块是60岁以上的老观众,一块是智力障碍人士,是比较多的,有三四十个人。我举个例子,在老观众当中有一位党员,一开始呢我也不知道他是个党员,年纪很大了 ,和他夫人一起帮我们搬凳子,我当时组织起来很感动。还有一个呢,就是我们这个志愿者残疾人组织起来为主,他们呢就是志愿者的后援团,比如我们搬完了椅子,特别吃力,肚子也有点饿,他们就自发地花钱,买一些馒头啊,送一袋鸡蛋啊,送一点糖、水果、水之类的来支持我们的行动,所以我心里面是很感激他们的,这样我们的队伍就开始一点点扩大,在整个艺术节上面扩大了影响。
问:这个他们是指?
王:就是老观众,十年以上看艺术节的老观众,我们就是熟了嘛, 大家都知道说小王你这个行动倒是蛮好的,我们来奉献一点,虽然我们可能搬不动凳子啊,但是我们稍微赞助一点。那么大家就在这样一个氛围里面,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们就逐步扩大,扩大影响和效果,后来效果很好,我们主动打扫卫生维持秩序,安排位置,年纪大的坐在前面,年纪轻的坐在后面,大家有个互相谦让,那么有些年纪很大的,90多岁从浦东、宝山赶过来,出于志愿者的一个心态,就要让他们坐在前面,让大家平平安安来看高高兴兴回家,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打闹吵架这样不积极的事情。
问:您了解过艺术节官方对您这个团体的看法吗?
王:他们就是很赞成而且很支持,我们拍过照片,我也说过我们这样一个团体能够和艺术节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做志愿者以后,我们中间有一个小刘,没想过自己能拿荣誉证书,就把证书传到了澳大利亚给他妹妹看,他妹妹很高兴。还有小陈,他也把荣誉证书给妹妹看。就是好像是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艺术节,做了志愿者以后,给了他们一点点荣誉,这和艺术节的领导、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问:您刚才说的小陈和小刘,他们是什么人?
王:他们就是第一级的智力障碍人士。他们都很主动的,很积极的。我这里还要提一个许阿姨,前面一套衣服是她捐的钱,我们去买的。
问:那您现在这套衣服是什么情况呢?
王:这套衣服呢是因为我们志愿者人多了,衣服不够了,我在马路上面看到以后呢,我觉得这个衣服也是很好的,配我们志愿者因为比较醒目一点,那么我就再买了几套,之前因为有六套衣服,现在增加了四套。那么现在是轮流穿也可以,同时穿也可以。
问:那您这个衣服经费来源是什么地方?
王:一个是我去帮助别人也好,服务别人也好,也有很多好心人,知道我做这个善事,赞助我一些。前几天去录像的那个陈阿姨,她也捐了一些钱,还有呢就是许伯伯的夫人也赞助了一些钱。所有的衣服都是我们大家凑钱,一点一点的积攒,一起买的。
问:那您这套衣服穿起来是不是会很有仪式感?在艺术节以外的时间,您会穿这套衣服吗?
王:对,我很珍藏这套衣服,除了艺术节以外,我其他时间就把他收藏起来保存好,目的一是要做纪念,还有就是希望要保证衣服的新的程度。
问:您是怎么知道有艺术节这件事情呢?
王:我是以摄影爱好者的身份进入艺术节的,看到艺术节的精彩的节目,用摄影的角度记录下来,大概拍了有五十多卷胶卷吧,那个时候全部都是用胶卷,最开始的时候一天感觉拍了一卷两卷,后来节目越来越好,怕抓不住这个好的镜头,开始一天三四卷,最多的时候一天一个节目要拍8卷胶卷。
问:那你记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有艺术节这件事情的?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王:2001年的9月份,通过媒体新闻报道以后,我知道这个事情,然后就去参加艺术节。
问:那你后来是什么时候开始说要作为民间自发的一个志愿者?
王:到了南京路以后,看到艺术节,我们就有了这个想法。
问:那您现在也是一个老观众了,您有没有记得过某一届有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王:对,从第三届到现在,没有停过。有一天下大雨,表演的是川剧,就留下几十个观众,演员有一些就担心效果不好,我就跟他们说,你们怎么演我们怎么看,我们就退到舞台的边缘,四五十个人坚持看这个节目,当时大家都很感动,后来第二天通过媒体,解放日报,报道出来这个观众和演员的互动,这是我很感动的。还有一次,是14年的时候,杭州六和塔艺术团来南京路世界广场演出编钟,是非常珍贵的一套编钟,搬到了最亲民的地方进行演出,我还作为观众被请上去尝试着敲了一下这个编钟。
问:这场演出那您还记得当初来了多少个人吗?
王:大概来了有四五十个人,演员就四五十个人,后面工作人员更多。
问:那这场演出您是提前就知道嘛?
王:没有提前知道,我们每天要去做志愿者去搬凳子嘛,到了那边一看有一堆东西,一问才知道是六和塔艺术团来演出编钟,我一直特别想体验一下这个中国有2500年历史的编钟,尤其是能够上台近距离体会,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这是特别高兴的一件事情。
问:您之前提到的几乎所有演出都是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是吗?
王:是的, 从2001年开始到2015年,都是在南京路,后来人越来越多,考虑到安全问题,就把地点移到了音乐厅,那里条件更好,能容纳的人也更加多。
问:您这么多年下来,一直做志愿者,是到2015年这个南京路上的点才搬走的,那么这个期间您有没有觉得南京路上演出的这个点有什么变化?一种是这个舞台的变化,一种是节目质量的变化。
王:从2001年开始到2015年,演出的节目越来越上档次,内容越来越丰富,从上海各个街道各个曲推出的优秀的节目,到全国的乃至于全世界优秀的节目都加入了艺术节的行列。舞台2001年的时候很简陋的,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几块木板搭建起来的,后面又改造过,现在就是设备都非常好,音响、灯光效果各方面比起原来都有非常大的改变。
问:您之前说的是南京路的这个点叫天天演,那您最开始做志愿者的时候,这个点天天演,演的是什么样的节目?
王:民间的、自发的一些小节目,比如说像手工、绘画、书法啊之类的。
问:那么到了近几年您看到的都是什么样的节目?
王:都是专业的一些,比如说其他省市的好的团体,带民俗民风的一些艺术演出团体。
从2001年开始做摄影爱好者,拍摄一些初创的艺术节目,转化为做志愿者,中间经历了两次舞台修缮,节目质量也越来越好,我现在也开始转到收藏艺术节相关的东西,比如说节目单啊、启示啊、一些广告啊等相关的内容。比如说我收藏了第三届艺术节的节目单,2003、2004年艺术节的旗帜,2013年到2015年演出的荣誉证书。到2015年艺术天空,我开始收藏艺术节的横幅,那个时候外国的内容也开始多起来,有时候很早到现场去找一些艺术家合影啊、签字啊之类的,还有他们会提供一些小的徽章,收藏有关艺术节的点点滴滴。
我现在每天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到现场,维持排队秩序,人人平等参加艺术节,还有就是做热心观众,因为很多国外的艺术家会很早到场彩排,我们会先看一看,有的时候他们彩排比现场表演的状态还要好。
问:我在您家里也看到了您有很多这方面的书,这些书您是有针对性的看呢,还是说看了表演以后感觉有兴趣,再买相关的书籍看?
王:我是属于后者,这两年艺术节的节目涉及面越来越广,我感觉自己的摄入不够了,所以就不断买这些书籍丰富相关的知识,再去看艺术节的表演,看过表演以后再买更多的书,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积累的大概(有)三千本书吧。
问:那您现在慢慢也从摄影爱好者转到了志愿者,同时还是一个观众,艺术节的忠实粉丝,现在我可不可以也称您为艺术节的一个推广者。
王:可以这样讲吧,但是因为我也不是特别专业,尤其是在一些专门的领域,但我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去深化,在有平台的地方我就可以去尽量推广我们的艺术节。比如说在公园,我们有三五个人就可以成一台戏,有些人对音乐不太了解,我就给他们稍微的普及一下。最近我也接触了一个平台,让我得以把自己的对艺术的感受,对艺术节的感情传递给两千多个孩子,把艺术和学习结合起来,他们都叫我爷爷,我很惭愧,但我还是每天回家翻书,然后再把从书里看到的一点一点传授给孩子们。
问:您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王:因为一个情结吧,小时候很喜欢音乐,但是家里没有条件,现在我本人在音乐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和作为,我想利用艺术节的平台,我希望孩子们比我强,看了艺术节以后,我举个例子,19届开幕的《启航》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有自己的音乐,有我们的风采,假如说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也听到这些东西,那么十年二十年以后他们在舞台上就是佼佼者,我有这样的一个心愿,我老了,但是可以把孩子们推上舞台,发出我们民族的声音。
问:今年的艺术节里面您希望会有一些什么节目?
王:外国的作品也好,国内的作品也好,我希望有民间的那么一小段的节目。希望学习的、希望有进步的、希望展示的但是没什么舞台经验的这样一群人,提供给他们舞台,还有外地到上海来听艺术节,觉得能不能自己也展示一下,这样一个小窗口,我是有这样一个想法。
问:您这个团体今年还会继续参加艺术节吗?
王:我们现在这个团体原来是23人,现在大概有一百到两百人,这些人都是非常热爱艺术节的忠实观众,有很多也都是专业,我感觉今年依然会参加,而且人数一定是有增无减。
问:那今年您还打算重新去做一套衣服吗?
王:我想能够跟组委会沟通一下,我们能不能为艺术节的老观众这样一个团体做衣服然后展示在艺术节上面。我去年就是有这样一个打算,看看今年是不是能够有这样一个氛围,我自己也筹了一些钱,看看能不能成功。这样做也能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可以认真严肃对待艺术节,在观看的时候也能有一个自豪感和归属感。
问:您提到过您以前是有自己的工作的,但是每一年都是在这段时间把所有的工作都停下来。
王:对,这个要提前准备好,因为艺术节事大,不能够割舍,今年也是提前一个半月做了准备。
问:那提前这一个半月您做了什么事情呢?
王:一是购票,就是开幕式闭幕式要跟残疾人也好,老师傅也好,要跟他们去购票。还有就是了解艺术节新的内容,然后传达给老观众们,让他们参加艺术节的时候能够有一个互动的一个感觉。
问:那今年的话您打算在哪里继续为艺术节服务呢?
王:今年还是在草坪音乐会那里过艺术节。
视频来源:艺术节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