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沙尘暴一样的文字,更需要让思考和写作慢下来
由文学报社主办的第六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颁奖暨“新时代、新经验、新书写”主题研讨会昨在沪举行,有评论家在会上指出——
面对沙尘暴一样的文字,更需要让思考和写作慢下来
“面对着沙尘暴一样的文字,应该一句咬住一句地往前走,缓慢地写、缓慢地思索。”昨天,由文学报社主办的第六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颁奖暨“新时代、新经验、新书写”主题研讨会在上海市作家协会举行,面对文学的场域愈发开阔,个体经验不断被刷新,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张炜表示,“新的书写不是不停地适应网络时代,反而需要越发苛刻去追求有难度的写作”。
当下,怎样的书写才能反映时代的快速变化?与会的评论家和作家表示,新媒体带来新的文学气象和格局,写作和传播已经浸润在“立体文学”“多媒体文学”之中,另一方面作家需要更加敏感,去发现快速出现的新事物对于人们的内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恰恰是文学需要坚守的价值。
面对看似同质化的生活,文学该如何逐新
从读物匮乏到信息过剩、从纸质载体到网络全媒体,阅读体验的加速更新正在改变人们对于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理解,而这也对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形象因素的变化是非常迅速的。而文化思考却非线性逻辑在前进,而且是不断回旋上升的。”面对所谓被互联网变得扁平的生活,以及海量出现的新鲜事物,评论家、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南帆提醒,文学中出现新的经验是必然的现象,“不妨将新出现的东西放在历史维度上加以关注,这样我们的思考可能会更加深入一些”。
研讨会上,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作家需要更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以适应写作的变化。作家周晓枫说:“过去人们有时间去欣赏一朵花的绽放,但如今当我们疾驰在现代生活的高速公路上,个人经验的获取变得格外艰难。”在她看来,要的不仅是和时代保持共时共振,也需要“秘密时差”,这样才可能写出好东西。
在青年评论家谢尚发眼中,生活的同质化在80后的写作中已经露出端倪。相似的生活环境、相似的情感经历使得选材和思想表达趋同。此时,作家独到的观察视角就显得格外重要。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龚静则认为文学是一个回望自身经验的产物,而如今正处于一个加速更迭的时期,不同于90后或者95后直接与当下接轨,上一辈作家需要更敏锐的嗅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认为,过去的文学史经验仍然能为今天提供丰富的养料。“最近我带学生在读《考工记》,《考工记》中对于古宅、工具、技术的精益求精恰好符合了当下的工匠精神。”他表示,这给了他启发,作家要以精神和话语来回应和参与时代的变化。
生活在变、媒介在变,文学的初心和价值需要坚守
媒介变化导致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社会伦理的变化,同样成为与会者讨论的话题。作家徐兆寿认为媒介的更迭成就了今天的立体文学,电影、电视剧、有声小说……得益于时代变化,如今人们接受文学的方式不再限于平面纸张,而是以多维度的方式呈现。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表示,不同样式的类型文学以及各类网络文学的出现,都与当下人们的情感和困惑密切相关,这与传统文学的初衷并无二致。“穿越、重生题材其实是就用一个设定把生活中的某些焦虑放到大尺度里。”她认为,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要重新看待的其实是文学的定位,文学不再是精英或者文艺青年的专属品,而是成为了大众文艺生活的一部分。
文字变快了,是否就必然变“轻”?
“文学特别是语言艺术的变化是很慢的。作家应该关注更有难度的内容,尝试、从事、征服那些最有难度的东西。”张炜表示,最有难度的就是关于道德、思想这些深邃东西的探讨和坚守,这是文学对人的价值、人的素质、人的道路等进行深邃而艰难的探险。
据悉,《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评选活动举办至今已是第六届。2011年,《文学报》创办《新批评》专刊,倡导“真诚、善意、锐利”的文艺批评宗旨,着眼于从文本内容和现象本质出发的批评探讨。从聚焦文学名家新作到直击当下文化热点,发出了属于上海的文艺批评声音。本届评选中,南帆、徐兆寿、何大草、潘向黎、贺绍俊、张炜获优秀评论奖,谢尚发、张熠如获优秀评论奖新人奖。
作者:本报记者 王筱丽
编辑:叶松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