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
近日,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 郑树森院士和李兰娟院士共同领衔的“终末期肝病综合诊治创新团队”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这是浙江省医学领域所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一等奖。
据了解,这个项目经过220多位科研人员多年的研究,在郑树森、李兰娟两位院士的带领下,以提高终末期肝病诊治水平,降低重症肝病患者死亡率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攻关,最终实现了终末期肝病诊治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成功破解了重症肝病高病死率这一国际医学难题。
人工肝治疗为移植提供宝贵时间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重型肝炎病死率高达80%。在浙大一院,经常有因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的患者,有些患者很年轻,只有二三十岁。
1986年,李兰娟所在的团队接诊了一位伴有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女病人,来医院时已经昏迷。因为没有小便,李兰娟给她用滤过透析并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经过一个星期的抢救,这个病人奇迹般地醒过来了。由此,李兰娟得到了启发,开始带领团队进行人工肝研究。
经过十年的努力,李兰娟和她的团队创建了“李氏人工肝系统”。人工肝能够在体外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蛋白质合成功能和部分代谢功能,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的机会,肝功能得以恢复。1998年,此项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后,李兰娟团队继续完善人工肝技术,通过优化和标化治疗流程,减少对血浆的依赖性,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目前,全国31个省市300余家单位使用了人工肝,累计治疗肝衰竭10万余次。
李兰娟院士说,通过人工肝治疗能减少肝移植术中出血量,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一举攻克了肝衰竭高病死率的国际难题,5年生存率由60%提高至80%以上。人工肝技术将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肝癌肝移植的“杭州标准”
人工肝治疗,可以为慢性肝病急性发作引起的肝衰竭患者赢得做肝移植的宝贵时间。但要想病人能长久生存下来,还需要依靠肝移植。之前,评判肝癌患者是否适合做肝移植手术治疗,有一个通用的“米兰标准”,肝脏肿瘤直径在5厘米以下,才可以做肝移植。郑树森表示,我国的肝癌患者普遍发现较晚,如果按照“米兰标准”,近50%的肝癌患者将失去肝移植手术的机会。
郑树森院士团队经过研究发现,肝癌患者是否适合做肝移植手术治疗,关键并不是看肿瘤直径大小,而是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恶性程度。于是,在他在 “米兰标准”的基础上,突破了肿瘤直径5厘米的限制,提出了肝癌肝移植“杭州标准”。“杭州标准”认为,肝癌肝脏移植受者,只要符合肿瘤没有大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累计肿瘤直径小于等于8厘米,或累计肿瘤直径大于8厘米,但术前血清甲胎蛋白小于等于400ng/ml,且病理切片显示肿瘤属于中或高分化的,也可以做肝移植手术。
据了解,这支创新团队从1986年开展人工肝研究,1993年开展肝移植。经过30年积累,他们攻克了肝段淤血、小肝综合征等多项世界性难题,突破性地创建了一套肝移植新技术新体系,将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从10%降至2.1%,并且降低了治疗费用。
目前,团队已拥有2位工程院院士,2位千人计划专家,4位长江学者,2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一批中青年专家;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 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次)、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91 项,总经费5.7 亿元。团队已发展到涵盖肝脏内科、肝脏外科、肝脏移植在内的数百人规模,每年开展手术200余例。
同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 论文631篇, SCI他引总次数5125次,技术成果辐射海内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5项,极大提高了我国终末期肝病诊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引领国际终末期肝病诊治发展。
另外,浙大一院黄河教授主持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文汇报杭州1月12日专电 通讯员吴禄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