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医学专家采用新技术 计算机辅助为联体男婴精准分离
医院专家通过3D旋转画面掌握解剖结构。 (儿科医院供图)
本报讯 (记者 陈青)昨天,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再度为一对联体兄弟成功实施分离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对胸腹联体的男婴除了肝实质相连外,有异常的肝内血管相互沟通。手术团队在国内首次利用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CAS),在术前清晰再现患儿的畸形情况,进而实现了精准分离。
据介绍,出生仅106天的联体男婴,其母亲怀孕4个多月在江西进行产检B超检查时,被提示胎儿联体可能,并于孕31周产检时明确为联体畸形。家长经四处查询,慕名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求助。为防止孩子在当地出生后因路途遥远而耽误治疗,在怀孕33周时便入住申城,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待产。去年9月29日,胸腹联体患儿剖宫产娩出,总出生体重4150克,随即通过120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儿科医院监护病房。
查体证实,患儿为胸腹联合,上至剑突融合,胸骨柄分离,下至脐带,两患儿共用一个脐带。进一步的心超、B超、CT、MRI等检查,明确弟兄俩各拥有独立的心脏,但两人肝脏相连。儿科医院组织普外科、整形外科、新生儿科、放射科、麻醉科及医务科进行了全院大会诊,通过讨论并结合既往该院联体婴儿治疗的经验,以及借鉴文献报道的经验,决定选择患儿出生后3个月、总体重10公斤左右时为手术最佳时机。
昨天的胸腹联体分离手术由小儿外科专家郑珊教授、董岿然教授领衔。郑珊教授认为,此次手术的“亮点”在于通过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CAS),采用混合成像和分割技术,清晰再现了患儿两人相连肝脏内的3种、6套不同血管的走形和相互沟通的三维立体情况。
手术昨上午10点21分开始。11点51分肝脏成功分离,没有肝血流阻断,也没有手术中血管性的大出血,术中共计出血量30毫升。12点35分联体婴成功分身。
延伸阅读
联体婴儿是一种临床罕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50000-1/200000。仅约30%的联体婴儿生后可能存活。患儿女性偏多,男女比约1∶3。联体畸形有多种类型,其中以胸腹联体最常见,约占70%。联体婴儿的分离手术至今仍然是世界性难题。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就接诊过联体婴儿,可惜医疗条件所限,没有存活。2000年他们成功分离了罕见的联体婴儿,使联体儿分离技术位居全国领先水平。至今,儿科医院已成功完成了7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其中,2015年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准辅助,这次又在国内率先利用计算机辅助系统做分离手术前的精准三维重现。
30万不到买混动 新楼兰将“惊喜”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