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当代剧目大批来袭 内地话剧舞台常见“西剧节”
两部德语话剧,一前一后,为当下内地多个城市的话剧汇演收官。今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以德国邵宾纳剧团 《理查三世》 华丽落幕。这是导演奥斯特玛雅的作品第二次亮相天津,强烈风格化的演出瞬间刷屏国内话剧朋友圈。随后一天,柏林德意志剧院 《等待戈多》 就要为首次来华的柏林戏剧节画上一个句号了。
在家门口就能看上阿维尼翁或爱丁堡的当代好戏,固然可喜;但这3个月满满当当的各大话剧汇演排片表上,罕有震惊四座的中国本土好戏,佳作云集的话剧舞台近乎成了“西剧节”,多少也让人有点遗憾。
随着邀请和展演交流的频繁,近10年间,不少欧美当代剧作原版作品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这样的现象被不少学者视作中国话剧的“二度西潮”。“这一次引进基本不讲流派,更多以西方为主的当代剧目进入中国视野,同时被引入的还有戏剧制作、教学、管理与营销等各个领域的全方位的戏剧观念。”上海戏剧学院汤逸佩教授告诉记者,10年内大量的外国话剧进入中国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数量超越了上世纪80年代,只是频繁引进的背后渐渐显露出某种“薄弱”。
中外话剧对话失衡
虽然资历最深的本土戏剧节还未跨过10岁的年纪,但它们已经迅速成为城市文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潮流元素,它的兴盛是城市中产阶层消费能力与精神需求的象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国,演出剧目达到一定数量,并形成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本土戏剧汇演大约有20多个。应该说,中国诸多戏剧汇演正朝着常规化的演出方式发展,并逐渐有了各自的特色定位。上海戏剧学院宫宝荣教授分析认为,从演出剧目中不难看出中外戏剧汇演存在的差异:中国目前的这些戏剧汇演在剧目上似乎都满足于一般的引进,原创意识缺位。
中国原创话剧在本土戏剧汇演中的缺位,一方面体现在数量比例上的失衡,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剧目陈旧,很多院团即使拿出自己的剧目,也都是“传统保留戏”,略改一下,回炉一下,以确保票房红红火火,这种东西方戏剧艺术的对话明显失衡。
“我们请进来的多,而走出去的少。中国当代剧目出去的就更少了。”“爱丁堡前沿剧展”制作人袁鸿多年从事着中西戏剧的交流工作,当他向这些海外剧团的创作者们询问印象最深的中国戏剧时,这些来自欧陆的戏剧朋友往往会表示知之甚少。
一场不公开的较量
曾有圈内人士调侃说:“只要看过20部以上国产剧的观众,就会开始慎入剧场。”此话虽夸张,但也道出了本土话剧创作的尴尬。从当下国内各城市话剧汇演的生存现状来看,海外剧目的票房往往比本土原创要好些。虽然说,观众的口味决定市场,但真的是“别人家的月亮格外圆吗”?
当人们把一部部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戏剧节、柏林戏剧节的剧目“搬运”过来时,我们在看到海外戏剧节的“陈列品”时,是否也看到了他们的策展理念与艺术理想———无论什么形式的戏剧汇演,它总是一场关于艺术的立场较量,总是一个培养具有潜力的新晋艺术家的摇篮与依靠。
有趣的是,这次德国邵宾纳剧团的《理查三世》 与同档期来华的柏林戏剧节也有着隐秘的“冲突”。柏林戏剧节有着50多年历史,每年旨在从德语区中挑选10部最值得关注剧目,而邵宾纳剧院已经连续8年没有被柏林戏剧节“关注”了,但 《理查三世》 却成功入选了阿维尼翁戏剧节。此次在中国的演出,也可视作顶级戏剧节之间的一场不公开的较量。
1985年,彼得·布鲁克藉 《摩诃婆罗多》 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的首演,赢得一片赞誉。业内人士认为,国际戏剧界不乏这样的案例:优秀的话剧通过戏剧汇演的舞台得到亮相机会,甚至通过这类汇演持续的“关注”而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而在国内,从市场比例来说,把目光放在选拔优秀青年原创作品、发掘话剧新人的戏剧汇演还是凤毛麟角。
西风日盛,能否吹醒本土话剧的创新活水? 中外戏剧汇演的差异,值得深思。
报记者 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