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昆“临川四梦”首次集结舞台“百戏之祖”唱响国家大剧院

2016-07-17信息快讯网

 

上海昆剧团《邯郸记》昨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拉开由文化部主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展演的序幕。此次展演汇集上海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4家院团的7台剧目。其中,上海昆剧团连续4天把“临川四梦”《邯郸记》《紫钗记》《南柯梦记》《牡丹亭》 首次整体搬上舞台,成为本次展演的亮点。

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至今魅力不减,在年轻人中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记者看到,观众中年轻人占到大多数,他们有人手中拿着戏曲CD,有女孩身着水墨花纹的长裙,而一旁的男生手上还拿着戏曲书籍。不少年轻人早早来到剧场,在入场前聊起昆曲和相关的典故,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600年前的昆山腔,在今天觅到了更多年轻的知音。

首次完整推出“临川四梦”,商演邀请排到明年

舞台上,《邯郸记》中卢生梦中官场得意,身体不由自主做出可笑举动,引得观众掌声不断。主创介绍,此次演出,“临川四梦”选择回归昆曲最写意唯美的形态,创新性地采用“四梦一景”的模式,一桌二椅背后,搭配清代版画背景,凸显汤显祖深厚的文学底蕴,也营造“四梦”互相呼应统一的整体效果。4场演出中,《牡丹亭》最受欢迎,出票率100%,而其他“三梦”出票率目前也都超过90%。

一口气推出“四梦”并不是个小工程。4部作品一气呵成完整呈现,也是上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计划。早在1年前,上昆就投入筹备之中。《牡丹亭》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上昆曾排演多个版本。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典藏版呈现了上昆“五班三代”的完整人才梯队,由黎安、沈昳丽主演《紫钗记》,青年京剧演员蓝天则从老艺术家计镇华手中接过《邯郸记》,而在老艺术家蔡正仁、张洵澎手把手的带教下,最年轻的90后演员挑梁《南柯梦记》。

上昆排演“临川四梦”的消息一传出,各地的演出订单就没断过,今年世界巡演共计44场,追加的商业演出邀请只能排到2017年。此前,《牡丹亭》于5月在捷克演出,门票在演出前3个月前就全部售罄,成为布拉格之春音乐节最受欢迎的演出。6月“临川四梦”完整版在广东4个城市亮相,1700座的广州大剧院接连4场上座率超过九成,总票房达到百万,打破了该剧院的戏曲演出票房纪录。上昆团长谷好好说:“以前我们不敢用数字来总结昆曲,一年30场演出,全年演出票房收入几千块,现在我们一年将近300场演出。”

 

从被迫听戏曲讲座到看得懂说得出专业门道

高涨的观演热情,不仅因为汤翁逝世400周年带来的文化热,也与近些年不少昆曲院团常年进校园,主动与年轻人对话有关。仅上海昆剧团去年就有超过百场公益演出走进高校、中小学和企业,培养起众多年轻粉丝。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的戏曲社团,也成为传统文化扩大朋友圈的有效途径之一。

85后观众周先生的昆曲情缘就是从大学时期的社团活动开始,一曲《牡丹亭》让他爱上昆曲。如今在北京工作已有7年,然而看昆曲的爱好却保留下来,只要时间允许,都会到剧院重温读书时的“牡丹旧梦”。这一次来看《邯郸记》,他事先把汤翁的剧本读了一遍,“来看戏,不做点功课可是不行的。”在80后观众甄小姐看来,昆曲在年轻人中火起来是因为其深厚文化底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玉簪记》《长生殿》 这样的经典剧目她看过不止一遍,《牡丹亭》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这样词句更是张口就来。和记者交谈间,她对昆曲南北曲的风格区别,各家剧院的当家闺门旦谁的身段好,谁唱得有韵味,也是如数家珍。听说上昆演全了“临川四梦”,她和伙伴们二话不说组团连买4场。

年轻人看戏,不再只是凑热闹听新鲜,更希望自己能看得懂,有所得。但是,不是所有年轻人一开始都能接受这门古老艺术。谷好好还记得最初进校园,学生在老师的强迫下进来看戏,点名算学分。这样的氛围让台上演戏的她很不是滋味——享受艺术竟成了一种痛苦。反思过后,他们改变方式,以讲座导赏入手,从生、旦、净、末的行当说起,让慢艺术一点点渗透给年轻人。他们尝试让大学生做柳梦梅、杜丽娘,体验那种羞涩矜持的恋爱感觉。找到最贴近年轻人的普及方式,才能让他们找到与经典对话的可能性。昆曲不仅是传统、古老的代名词,更是成为年轻人热捧的文化正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活”起来,与时尚、青春画上了等号。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