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未来三年交通规划 推进8号线三期竣工
未来闵行交通要变什么样?未来闵行要构建“南北畅联、东西贯通、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绿色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运行能力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这是闵行区综合交通管理补短板工作推进大会上,闵行发布的《闵行区综合交通管理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提出的目标。这份三年行动计划涵盖交通软硬件各类设施完善和管理提升计划,以增能、扩能、增效为核心,并提出力争一年见成效,三年提层次。
这份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满满都是“干货”,小编就不多说啦,快来看看吧!
硬件建设方面
疏通道路节点
通过对拥堵节点路段、交叉口交通标志标线优化、路口渠化等措施,进一步挖掘存量交通设施潜力,逐步提升道路交通服务水平。
(1)平交口节点改善。
重点研究水清路(沪闵路—顾戴路)、都市路(贵都路—梅陇西路)、浦锦路(芦恒路—陈行路)、放鹤路(沪闵路-淡水河桥)、华宁路(申富路—护渠桥)、华宁路(北松公路-剑川路)及莲花南路(罗秀路-春申路)等交叉口改善工程,共计对28个拥堵节点进行改造。
(2)瓶颈路段节点优化。
实施沪闵路(莲花南路—报春路)道路拓宽工程,增设机动车道和公交专用车道;
顾戴路(龙茗路—虹莘路)北侧机非隔离拆除,增加车道;
七莘路闵松路南进口利用中央隔离增加一根右转专用道,北进口利用中央隔离增加一根直行车道,西进口右转车道调整为直行车道,利用南辅路增加一根右转专用车道;
中春路(沁春路—莘松路)改造,南向北利用非机动车道增加一根小客车进入莘庄城区的机动车道;
新镇路(宝铭路—顾戴路)去除机非隔离,南北各增设一个机动车道。
加快道路建设
通过推进市政交通重大工程各项建设任务,优化路网级配,提高路网密度,有效缓解道路拥堵。
(1)市级高(快)速路建设。加快推进嘉闵高架南二段、虹梅路高架、北青公路高架等市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诸光路通道新建工程。
(2)协调优化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等。协调优化S4(奉贤方向)金都路下匝道交叉口;协调新增S32(申嘉湖高速)昆阳路、浦星公路匝道,均衡出入高速公路的流量。
(3)区区通和“断头路”建设。58条“断头路”全面完成;完成2010-2012年区区通建设项目(华江路、纪鹤路);推进永德路铁路道口建设工作。
(4)重点拥堵区域道路建设。尽快完成闵虹路和万源路建设,做好区域周边交通组织,有效缓解南方商务区大体量开发造成的区域性拥堵。
(5)道路改扩建。将七莘路(顾戴路-沪青平公路)、中春路(沁春路-北松公路)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改善现有道路状况,提升市民出行满意度。放鹤路(莲花南路-龙吴路)增设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改变机非混行状态,提升道路通行率。
坚持公交优先
进一步优化公交线网,加强轨交网络和公交网络“两网融合”,不断完善大居公交配套,努力提升城市公交服务保障能力。主要有以下四点:
(1)完善公交设施建设。全面完成紫东路公交枢纽、滨江公交枢纽建设、轨交8号线沈杜路公交枢纽站建设和搬迁,建成申贵路公交枢纽、莘庄商务区七莘路秀文路公交首末站和729终点站。
(2)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新辟闵行21路、机场九线;优化七宝1路、闵行10路区间、浦江11路、闵行5路。
待莘庄北广场公交枢纽设施建成后,将现在部分占路设置首末站的153路、莘庄1路、莘庄2路调整至公交枢纽内;结合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优化公交线路,延长公交线路的首末班车时间衔接轨道交通,增加线路的运能。
配套马桥大型居住区,优化闵红线、马莘专线,分别实现大型居住区内部以及大型居住区与莘庄地铁南广场的衔接;优化江川2路,服务新安市场新址地区,提供马桥大居居民生活便利。
配套浦江大居,拆分浦江16路,改善浦江拓展基地居民换乘轨道交通的出行环境;优化闵行20路、772路、浦江3路等公交线路,实现浦江鲁汇基地大型居住区与轨道交通的接驳,以及满足往返浦西居民的需求。
马桥旗忠基地增设一条衔接华宁路以东小区与轨交北桥站的公交线路;浦江新选址一号基地待汇驰路等配套公交首末站建成后,将现占路设置首末站的浦江9路、浦江20路调整至公交首末站。
在莘庄商务区、七宝商务区、虹桥商务区、紫竹科学园区、莘庄工业区等区域积极探索开行高峰快线、大站快车、商务专线、定制公交等特色线路。
优化虹桥商务区1路环线和覆盖范围,完善虹桥商务区公交配套;优化闵行26路、闵行10路区间,完善紫竹科学园区公交配套;新辟闵行21路、优化七宝1路,服务莘庄商务区。
根据虹桥商务区公交三年行动计划,拟再新增一条环线,服务虹桥商务区;结合七宝生态商务区航中路枢纽的建设,优化七宝2路等公交线路;配合南方商务区道路设施的改建,将部分公交线路搬迁。
(3)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以沪闵路、七莘路、中春路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为契机,积极研究外侧两根机动车道用作公交专用道的可行性,保障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使交通拥堵对公共交通的影响明显小于对私家车的影响,诱导市民选择时间、成本付出较少,更为集约、环保的公共交通,从而进一步降低私家车的使用率,缓解道路拥堵。
(4)优化公共自行车网点布局。通过公共自行车完善轨道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需求,完成轨交12号线3-4个站点、重点区域8个点的公共自行车网点配置。会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做好网点优化;同时加强公共自行车的宣传力度,落实相关考核制度,确保公共自行车的正常使用,提高民众满意度。
(5)配合推进轨交建设。5号线南延伸和8号线(三期)全面竣工通车;15号线2016年底前元江路车辆段腾地完成50%,预计2020年通车。
发展静态交通
优先支持和推进停车矛盾突出的居住区、轨交站点、医院、学校等周边的公共停车场建设,有效增加停车泊位;统筹协调“错时停车”,推广停车资源共享。
(1)轨交站点具有换乘功能的停车泊位。对轨交站点附近备案停车场进行排摸、梳理,协调停车场对换乘轨交的车辆提供停车泊位1100个。
(2)停车场(库)建设。加大独立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力度,由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进行排摸、规划和建设,每年建设1-2处公共停车场(库);利用闲置空地、边角料等空地建设临时或永久停车设施,结合绿地、民防、高架等空间,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建设公共停车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建设配建停车场(库)。
(3)停车资源共享。推动商务区、开发区、商场、楼宇等自用泊位对外开放,增加社会停车泊位量。
(4)小区、医院停车泊位挖潜。结合小区改造,实施内部道路调整,绿化移位等,力争挖潜小区停车泊位1200个;通过医院内部挖潜、倡导职工绿色出行或院外停车、错峰停车等措施,力争挖潜泊位300个。
(5)完善道路停车管理。科学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对梅陇西路、南辅路、呈祥路、都春路、黎安路东段进行时段性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对金汇实验学校门口、繁安路(颛兴路以北)道路泊位调整、优化设置。计划在全区学校、小区每镇各选择2处进行时段性道路停车泊位设置。
(6)停车智能化建设、改造。一是全面对有条件的备案停车库实施电子收费系统改造,提高泊位资源利用率;二是建设繁华商圈智慧停车示范点,对龙之梦商圈、七宝商城商圈建设诱导屏,对商圈内停车场(库)泊位状况信息进行及时动态发布;三是全面推进道路停车手持智能pos机收费。
(7)公交信息化建设。建成闵客运集群调度中心并投入使用,部分线路实现实时查询,试点闵行26路实现太阳能电子站牌和客流图像采集;对闵行区陆上公共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8)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落地实施,打造集建区3公里,其他地区5公里直径范围网点全覆盖,完成895个公共充电桩的建设目标。在区机关大院、集中办公点和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推广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
提高管理水平
保持“严打严治”高压态势,以“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为要求,全面强化严格执法、严管重罚措施。全面建设完成600套“非现场”执法设备安装,由区公安分局加强与市公安局业务部门的沟通联系,拓展单点电子警察使用功能,实现单个探头的多种违法监管功能,进一步构建全天候、全覆盖执法网络。
有效发挥扁平化指挥体系运作优势,由公安分局建设“两级”交通科技情报中心,将交通规律研判、科学勤务分布、特种车辆监管、重点违法打击等相关内容纳入交警日常,加强对辖区交通情况的统筹掌握,并针对拥堵节点及时开展针对性措施。预计2018年底前完成SCATS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以及主要道路硬件建设,提前两年实现SCATS系统主要路口基本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我区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升级改造超载、超限(闯禁令)动态监控系统,基本实现对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全天候全时段实时取证、即时处罚、多方预警、提前告知的功能。通过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后台车辆基础数据的关联比对,对超载、超限(闯禁令)情况进行同步报警,交通指挥台和辖区交警中队监控指挥室收到预警后,可实现即时调派警力对超载、超限(闯禁令)车辆进行拦截查处,并引导超限(闯禁令)车辆就近驶离限载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