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价格炒高了,把胸怀画小了
把个人情怀融入时代的情怀、社会的情怀中去,作品才会有温度,也才可能称之为精品。再小的题材也可以折射大变迁,再小的人物也可以予人深切感动。罗中立油画《父亲》、吴凡版画《蒲公英》便是两例。
我国的艺术市场正经历着“高烧”,美术作品的价格遭到资本的任性哄抬,某些作品甚至跃入“亿元时代”。然而,越吹越大的价格泡泡正越来越偏离艺术价值本身,滋生着一股浮躁、急功近利的创作之风。有些艺术家“向钱看”,刻意创作出迎合市场的作品,却不惜失却自我风格,放弃审美追求。“十三五”规划中直接提出要扶持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这在美术界人士眼中好比“及时雨”,受到广泛赞同和欢迎。有学者认为,“力挺”精品是对美术作品创作态度回归提出要求。
扎根土地、以工匠般的创作呼应时代的作品最能感动人心
“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全体人民提供昂扬向上、多姿多彩、怡养情怀的精神食粮。而创作出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且能够传之久远的精品佳作,也正在成为全国美术界的共识。
历时5年的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即将收官,以图像视觉艺术的方式谱写一部完整而精彩的中国历史。前不久,上海分别启动了“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项目”,以及“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前者梳理中华文明的起源,挖掘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后者聚焦平凡人的故事,书写当代人的情怀。此外,“百年追梦”浙江美术创作精品工程、黑龙江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一批美术创作工程也正在全国各地积极推进。
“美术精品其实不以题材大小、尺幅大小而论。国家、省市组织美术精品创作,是为了促使艺术家回归到工匠般的创作中去,回到艺术本位,由此体悟到对于时代、社会的责任、担当与价值。”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说,从事艺术创作,把个人情怀融入时代的情怀、社会的情怀中去,内心会充实,胸怀会开阔,作品才会有温度,也才可能称之为精品。他认为再小的题材也可以折射大变迁,再小的人物也可以予人深切感动。“吴凡创作于1958年的水印木刻版画作品 《蒲公英》就是一例。这幅作品选取的是一个很小的题材,小女孩斜坐在地上,鼓起腮帮子将蒲公英种子吹向天空。艺术家将一种纯真的向往表现了出来,画中动人的诗意成为一个时代经典的视觉记忆。”
人们喜欢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也是因为画里那些小动作、小道具、小情节特别打动人心,它们都是从生活中找来的。贺老常常会背上包去往笔下故事发生的地方,一待就是几个月,用几沓厚厚的速写本记录下锅碗瓢盆、灶台炕头,这些细节拥有最真实的生活感悟
精品没法速成,唯有以精品意识慢慢沉淀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与艺术市场靠得太近,被浮躁氛围所囿,是时下美术精品匮乏的一大原因。
“美术精品是有技术含量和思想厚度的。它没法速成,只能慢慢打磨,需要我们对美的创作负责,以精品意识引领社会,而不是迁就市场。急功近利本来就不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只会原创力弱化,不尽如人意。”施大畏说。打磨“皖南事变”题材画作,他是有切身体会的。1991年施大畏就画过一幅《皖南事变》,并且获得过颇高的评价。2006年,他再次完成了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作品 《永生———皖南事变1941.1.14》,坦言相比10几年前的创作“更有思想深度了,技术也完善得多”。有艺评人称这幅画表现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更有英雄的悲情和落寞。
美术史上有太多经典名作是一稿一稿推敲出来的。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多次去伏尔加河考察民情和写生,真实地刻画了很多纤夫的形象,最终花去3年的时间创作完成这幅世界名作。打动无数中国人的 《父亲》,罗中立当年创作时总共画了4稿。从除夕夜坚守岗位的 《收粪的农民》、满脸挂满汗珠扫着粮食的 《粒粒皆辛苦》 到手持军用水壶的 《生产队长》,最后把人物的帽子去掉,身份去掉,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取名为《我的父亲》。作品送到北京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后,又根据评委吴冠中的建议,将作品名字改为《父亲》,成为对整整一代人集体形象的描述。
《美术》杂志主编尚辉提出:“今天我们谈论美术精品,不是说要画得更精细一点,而是说作品有没有更高的视点和格局。今天我们需要的美术精品,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的‘高峰’,是能够产生世界性影响的作品。艺术家唯有沉下心来不断探索。”在尚辉看来,今天中国美术该往哪里走,需要精神内涵方面的沉淀,这决定着艺术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