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原创作品 上海文艺院团接连亮相世界舞台
编者按
一座城市的内涵需要文化来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神需要文化来塑造。上海要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离不开文化这一核心资源。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上海有关部门联手合作,充分尊重文艺发展的规律,加大文化建设投入,一个更加健康的城市文化新生态呼之欲出,市民的文化获得感日益增强———城市的文化布局日趋完善,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地标性街区逐渐形成,文化场馆和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已跨江东进,将文化脉络延伸到了浦东。
与文化设施布局相对应的是,在文化的内容创新方面,上海国有文艺院团在“一团一策”改革措施激励下,加快了人才培养进程,加强和保障了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市场份额也在显著扩大,城市的文化创新精神日益勃发。面对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文艺观念、文艺形态、文艺实践的全新机遇和挑战,上海形成的崭新的城市文化生态正在拉近文化和市民的距离,正在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发展中的上海城市文化新生态。
8月11日至2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节将迎来两支上海的文艺院团———上海歌剧院把曹禺的《雷雨》改编后搬上歌剧舞台,上海芭蕾舞团将白居易诗词《长恨歌》中的爱恨情仇悉数交付足尖演绎。英国之行,将填补上海歌剧院海外商业演出的空白,英国也是上芭今年海外演出走进的第4个国家。
今年以来,沪上文艺院团接连在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进行商演:今春,上海杂技团携《小龙飞天》征服40万人次欧洲观众;5月,上海木偶剧团凭多媒体皮影戏《花木兰》饮誉欧洲;也是5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在秘鲁完成驻场演出;上海歌舞团被美国演出商预定了档期。而明年,上海交响乐团计划把《梁祝》再度送入欧洲……
歌剧、芭蕾、交响乐、杂技、木偶、话剧等都是海外观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借用这些世界语言来讲中国故事,上海的文艺院团正在通过“一团一策”的改革,实实在在地以一部部优秀作品,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的能见度。
因共通情感超越国界
频繁亮相世界舞台,国际认可的水准当然是必要因素。就像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的,把世界语言讲好、学精,才能为我所用输出中国文化。
▲ 记者手记《当海外商业演出成为检验影响力的砝码》刊第三版
所以,2016年的上芭,既有荷兰8城26场豪华版 《天鹅湖》以经典开年,也有一路裙裾飞扬着赴加拿大跳 《葛蓓莉亚》,在波兰演 《简爱》,去伦敦演 《长恨歌》,更有下半年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 《家》 的创排计划。
与上芭怀揣商演合同飞往五洲四海相仿,上海木偶剧团也凭着过硬的实力在海外坐拥粉丝无数。“作为最早走出国门的文艺院团之一,上世纪70年代,上海木偶剧团已经在国际上小有名气。”团长何筱琼告诉记者,近40年不曾间断地“走出去”,但凡上海木偶剧团在海外登场,台下总是座无虚席。
今年5月,第18届“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在塞尔维亚举行,每团都有两次演出,一场面向评委与全世界同行,一场售票给了当地观众。比赛场的结果早就周知,上海的 《花木兰》 斩获3项大奖。而演出场后的动人一幕却鲜有人提。演完那天,台上已开始拆台准备打包回国了,观众席上还有位姑娘久久伫立。“她显然是有话想同我们交流。”何筱琼拉上翻译迎向那位观众,“我还没开口,她却先哭出了声。”那是位学习小提琴的塞尔维亚姑娘,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把她带进了木偶剧场,但她没料到,自己会在这个中国故事里泪流满面。“按流传的版本,花木兰得胜后当上将军荣归故里。我们这次稍修改了一下,让花木兰向魏王提出,把敌军大将军释放回家,以免冤冤相报无有穷尽。”何筱琼说,恰是这一捉一放,触动了这位姑娘,勾起她对亲人的思念。对于生在贝尔格莱德的人们而言,历史上的战争之殇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肤之痛。所以,当上海木偶剧团借“花木兰”之口呼应世界和平的祈愿,打动的其实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借海外营销“落地生根”
这些年,伴随“走出去”,越来越多的文艺人开始思索,如何在海外观众脑海里形成中国文化的概念,如何让中国的文艺演出成为当地人文化生活和文化消费的主动选择。
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范建萍坦言,中国歌剧要出国商演,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来,在这个古老的艺术世界里,中国歌剧还是个初生儿。与此同时,身为艺术界的“航母”,动辄就要带上合唱、交响乐、舞蹈等两三百号演员的歌剧演出常常难堪经济重负。单是演职人员的机票食宿费用,已达几百万之巨。“因此,中国歌剧走出去很多都是借国外艺术节邀请、文化交流等机会。”范建萍并不讳言,“上海歌剧院过去5年没有一场纯粹的国外商业演出。”
但这回有了转机。从7月中旬开始,伦敦大剧院的票房门前、街头的灯箱、地铁里的张贴广告等,不少地方已能瞧见芭蕾 《长恨歌》 与歌剧 《雷雨》的演出海报。这些都出自冠名赞助商的手笔。这是一家生于英国、如今扎根中国的品牌,此次与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签约,并冠名上芭和歌剧院的伦敦商演。在英国本土的根基,让他们得以精准地在伦敦当地找到媒体、票务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并且利用品牌自身的投放,在英国网络社交媒体上设置专页、吸引青年观众。
借势海外营销的同时,为让当地观众领悟中国故事的内涵与特质,大剧院艺术中心专门邀请讲师前往英国开办讲座。当英国观众恍然“中国不止有‘北京歌剧’(PekingOpera京剧),还有真正的西方歌剧 (Opera)”时,这与当年法国观众因上海杂技团的 《十二生肖》 开始研究“自己属什么”异曲同工———用世界语言,在西方观众脑海里打下中国文化的烙印。
报首席记者 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