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

2016-09-26信息快讯网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信息快讯网

图说: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信息快讯网

图说:“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对古老的海底山脉——门捷列夫海岭“初次拜访”,在世界上航行最艰难海区之一的白令海首度布放“迷你多学科实验室”——深水锚碇潜标,第一回使用空气枪震源“制造”开展地球物理考察的人工地震……经过78天、13000多海里的航行考察,今天(26日)上午,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了考察总结和媒体见面会,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林山青等来到码头迎接考察队。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无论科考内容范围还是科考设备水平,都堪称我国历次北极科考之最。沿着“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区域——楚科奇海台区域——北冰洋高纬海域——门捷列夫海岭海域”的既定路线,此行最北到达北纬82°52′59",共完成84个海洋综合站位作业,涉及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个学科,收获颇丰,亮点纷呈,为北极地区环境气候等综合评价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信息快讯网

图说: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热门领域,此次科考也取得了诸多进展。比如,我国首次在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西侧和门捷列夫海岭的广阔海域开展了海洋观测,在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的北冰洋海底门捷列夫海岭,完成了1条综合考察断面,大量透露深海奥秘的考察结果有待日后逐一解析。又如,以丹麦航海家白令命名的白令海,被形容为北冰洋“门户”,是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海域之一。此行我国首次在白令海成功布放深水锚碇潜标,潜标锚系长度3800米,刷新了中国极地考察锚碇潜标布放深度纪录。再如,在北冰洋最大海盆——加拿大海盆,布放了13个浮标组成的“我国北极考察最规则浮标列阵”,其中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冰基上层海洋剖面浮标。这些可对北冰洋实施长期观测的潜标与浮标,搭载着各种科研仪器,将为科学家们解开许多科学之谜。

【阅读西方】《欢迎来到见鬼的冰原:在北极追逐恐惧、寻找家园》
习近平到青海考察: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
习近平冒雨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
“习总书记考察青海”漫评①:让良好生态成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中国加拿大将合作音乐剧《白求恩》
加拿大国宝级舞蹈家玛丽舒娜首度登陆中国内地
中国音乐国际表达起步才开始
以深化医改为动力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 ———记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
VR是科学问题,也是哲学命题
日本“自然科学绘本大师”松冈达英在沪开讲座
科学新发现:高个子判断物体方位更准确
探索一种让科学“说话”的方式
VR是科学问题,也是哲学命题
“鲶鱼”远程搅局 申城本周多阵雨
给力!上海的公共交通放大招啦!
“中国热”难解斯诺克全球困境?
抒写城市群发展的“中国故事”
“中国最好SUV”荣威RX5第2.5万辆下线
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信息 美一高中涉嫌欺诈中国留学生
“中国老牌黄金”到底是哪家
“恐狂症”源于偏见误传 “狂犬病超长潜伏期”不科学
加快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寻找北极熊
褚君浩院士受父亲影响走上科学之路,言传身教激发年轻人的正能量
平均年龄已达72岁,诺奖科学家年龄为何越来越大?
专家意见: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教育要克服应试倾向
全国台联组织两岸记者“一带一路”采访考察团走进海南
第33次南极考察队创多项“第一”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