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获名何允星,表彰中国广电先驱、上海天文学会会员何允

2016-10-04信息快讯网

 

何允星命名证书。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图

何允先生一生的最爱,一个是广电,一个是天文。年轻时,因为立志报国,他选择了广电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并因此成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先驱。

而在刚刚过去的9月,何允先生收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公告:2006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编号2006 HY20),被命名为“何允星”, 以表彰其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对天文事业的支持。

得知消息后一周,2016年9月21日,何允先生逝世,享年95岁。世间少了一个何允,但却多了一颗名为“何允”的小行星。

他就职的国际广播电台曾成为日军重点轰炸对象

在何允先生夫人,著名电视编剧黄允女士看来,何允极其低调,即使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也没有回家说过。何允从年轻时候,就对技术极其执着,甚至为专研日本的广电技术自学日语。

18岁的时候,何允在上海学习无线电技术,1940年,辗转到重庆,经人介绍,在国际广播电台担任助理技术员。这家电台,是当时唯一对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直接广播的媒介。那时候,日本的侵华行为让何允深深不满,在何允日后的描述里,日本侵略者就是“哇哇叫的青蛙”。

后来,日本军队轰炸重庆,这家国际广播电台就成为重点轰炸对象。

电台所有人员转移到特意深挖的地下室,头顶铺了厚厚的钢板,虽然人没事,但机器严重损坏。电台只好易址。

为了不参加国民党,何允报考上海交通大学,不久随校一起迁回上海。

“可以说,何允少年时期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苦难,青年时期经历了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及其导致的民不聊生,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革命热情。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时,他本来可以选择去美国深造,学习他爱好的天文学,但他最终放弃了,宁可去解放区,所以这个人是可信的。”黄允女士说道。

为尼克松总统访华转播救场

1972年的一天,以广电总工程师身份在上海市奉贤县干部学校的何允得到通知,让他“回市里一趟”。

何允也不知道什么事,穿着打满补丁的裤子去了。到了之后才知道,是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来访问,按照指示,需要将尼克松在上海的情况转播到美国等国家。当时国内的转播技术刚刚起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丢尽颜面”。

美方一大批高级技术人员,要与中方技术人员对接。沟通会上,中美两方技术人员都在,美方说着他们的要求,翻译着急了,说的全是专业术语,完全不知道怎么翻。翻译出错的地方多了,何允忍不住纠正翻译,“这里说的是……,这个的意思是……”

何允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的时候,来授课的都是外国专家,全英文授课,翻译这样的场合,完全没有问题。几个回合下来,全场一致要求,翻译临时换成何允。

沟通完毕,美方出示转播示意图,正在美方专家一一介绍的时候,何允发现了问题,直接用英文打断说:“这个地方画错了,这根线不是从这里走。”

美方再三确认,最终不得不承认,确实是自己画错了,并忙不迭问接待人员:“这是谁,你们中国有这么高级的教授啊?”

一生与天文结缘

除了广电事业,何允先生还是一位资深天文爱好者,上海市天文学会会员。他甚至曾尝试过自己打磨天文望远镜。

上海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林清介绍说,“他是天文协会年龄最大的会员了,我们天文爱好者的第一台望远镜,就是他出资捐赠的,等于是打下了我们爱好者协会的基础。第一台就把它叫做‘何镜’,上海的天文爱好者都知道这一台天文望远镜的大名。”

而这台天文望远镜,当时何允先生耗资十余万元买来,原本打算自己在家观星星,后来发现,上海市区看星星效果太差,索性捐给了天文协会。而这笔钱,对于当时的何允先生一家来说,也是巨资。

上海天文学会秘书长汤海明说,何允先生八十多岁时还经常参加天文爱好者的活动,上海天文博物馆筹备期间,他更是捐赠出自己收藏的多台天文望远镜以及文献作为馆藏。

“所以,说起来,以何老名字命名小行星也实至名归。”汤海明透露,“何允”星由叶泉志、林宏钦通过鹿林天文台于2001年6月12日发现,小行星编号291633,2006年获得正式编号2006 HY20。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天文学会提议将其命名为“何允”,编号中的HY也正好是“何允”拼音的缩写。今年9月这一提议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的批准,以表彰何允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贡献,以及对天文事业的支持。

汤海明介绍,一般小行星命名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因其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项殊荣。

【人物简介】

 

何允先生,1921年出生,2016年9月21日逝世,享年95岁,曾任上海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并试制成功了我国自行设计的20千瓦广播发射机,领衔设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广电技术方案 。

1948年何允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后,先后参与了南通新华广播电台、苏北人民广播电台等的筹建工作。

1953年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参与20千瓦广播发射机装制工作,表现尤为出色。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此后他参与建立上海市广播科学研究所,研制出5千瓦调频发射机、100千瓦中波发射机等多项成果,还参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选址、电视塔工艺方案的起草等。

1990年开始,年近70岁的何允带团队研发及开通了上海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网络,成为全国首创。

与此同时,何允对上海市天文学会和启明星联盟的建设发展给予了巨大的支持与关心。为表彰其贡献,今年9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何允”。

习近平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引力波天文学时代正式开启
广电总局:黄金档开播引进节目不超过2档
上海联通推出IPTV“真视界”服务
国新办发表《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开幕
30余万老外争做一天上海人
上海13家老字号招牌点心 据说味道赞的没话说
重磅消息!上海首个国家级海洋公园将落户金山
一名在中国的柬埔寨新娘:中国房子比老家好
第十届中国如东沿海经济合作洽谈会在沪举行
中国人在乌克兰娶美女:不用拼爹拼票子
外焦里嫩好吃不贵 大上海最好吃的生煎都在这
寻找北极熊
中国广播电视技术先驱获小行星命名,浩瀚银河从此多了颗“何允星”
改革开放不是“一时之举” “中国进程”为世界“遮风挡雨”
小@问中国|关于公共安全你想知道的那些事儿
亚吉铁路:中国制造、中国运营
上海这20家存在了上百年的老店 多少米其林3星都比不过
“一带一路”三年:合作共赢彰显中国担当
上海旅游节昨圆满落幕
10间最美老上海洋房 每一间都是海派文化
上海:让更多有理想的人有机会做成事
在上海,一群老外设计了“魔都”游线
全球最大天文馆在沪开建 四年后滴水湖畔遥看牵牛织女星
全球最大天文馆在沪开建 四年后滴水湖畔遥看牵牛织女星
天文学家叶叔华寄望上海建世界最好的天文馆
SMG全面开启“文化+金融”新探索 全国广电系首家财务公司成立
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表彰大会举行,韩正杨雄会见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