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投20亿元修缮老旧小区 消除老房居民心中“痛点”
经过修缮,重华小区的每扇窗口统一安装了蓝白条纹相间的遮雨棚,映衬在米色的墙上煞是好看。图为应阿婆的女儿正在为她演示如何操作。袁婧摄
■本报记者 顾一琼
傍晚5点,当其他阿婆套上围兜在灶台边转悠时,98岁的应菜花阿婆开始了晚饭前的“捯饬”。扣上衣襟的盘花钮扣,花白的发丝上照旧要抹上老式头油,对着镜子整整下摆,一旁旧式碗橱里放着的小收音机开始哼唱 《月亮代表我的心》 ……这是她几十年未改的习惯。
南京西路上的重华小区,距离中信泰富、梅龙镇广场直线距离不足50米。应阿婆在这儿一住就是70多年。刚嫁来此地时的无限风光似乎还在眼前,隔壁住着夏衍等社会名流,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同一幢洋房里已是72家房客。心态平和的应阿婆接纳了这样的“世事变迁”,但唯一挂不住的是面子。多家合用的走道,逼仄、脏乱的厨卫设施,让考究的应阿婆舒坦不起来,她也总以各种理由婉拒亲朋好友的来访。
具有“魅力都心”之称的静安,如何让魅力入心? 静安区看重的,是居民的感受度。
今年以来,静安区累计投入20亿元,为785个老旧小区进行“美丽家园”公益性改造,并于近期启动“美丽家园”升级版工程,以更完善的更新修复,消除老房居民心中的“痛点”。
政府做实“里子”,居民有了面子
重华小区,位于南京西路1081弄,属于优秀历史建筑。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大亨虞洽卿在此建造了一批砖木二层新式里弄房,取名“重华新村”,同时在里弄深处又建造了10幢左右底层为店面、楼上是住家的小型公寓房,取名“重华公寓”。夏衍、张爱玲等名人曾居住于此。而弄堂口最著名的地标建筑———梅龙镇酒家,当年也是进步人士经常聚会的场所。
80年过去,房子旧了,住户多了,昔日风光荡失。240户居民中,近三分之一是外来租户。门窗老化破损,下水管网堵塞,公用厨卫设施陈旧,电线陈旧老化,楼道堆物较多,环境脏乱。
在南京西路街道统筹下,去年“美丽家园”工程进入重华小区,拆去了违建,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项目修缮。据介绍,修缮包括检修房屋结构,修缮屋面渗漏,整修楼道公共部位,整治厨卫,改造上下水管等等。呼应重华居民的具体要求,街道还在每扇窗口统一安装了蓝白条纹相间的遮雨棚,映衬在米色的墙上煞是好看。
曾见过大世面的应阿婆这下心里舒坦了,她说,当年的重华名人辈出,住在里面是很有光彩的事。“这次大修改变了小区环境的脏乱差,政府实实在在做‘里子’,居民们面上有了光彩。”近百岁的她多了个理由,在晚饭后打扮齐整、拄着拐杖到小区口溜达。
提升舒适度,大修弥合邻里感情
专注内在,提升舒适度的综合修缮也在不经意间弥合起邻里间生疏的关联和情感。
大修期间,有一栋楼内有5户居民。一户空关、两户出租、两户自住,由于厨房面积小,如果按照原来灶台的位置和格局,就无法实现“一户一灶一水斗”的整改目标。居委干部逐一上门,帮助居民协商。起初,5户居民意见分歧很大,互不相让。后来,二楼的一户居民提出,此次大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建议大家不要因为个人恩怨和以往成见错过了整改,同时,这户居民发扬风格,主动放弃原本灶头位于窗口的好位置,挑了个最暗的地方,在他的带头下,其他4户居民放下私心,摈弃前嫌,配合施工队完成整改。
还有很多居民,听闻大修队伍要进驻小区,早早地把厨房、楼道等公用部位的杂物清理干净,确保不影响施工;有居民看着修缮后崭新的瓷砖、大理石台面,主动添置起色彩协调的新橱柜。经过厨卫修缮的楼栋中,很多居民开始自己掏钱做家庭内部装修:“以前,进门就是脏乱差,也没那个心情。现在门口公共部位都这么干净,自己家里也要弄得像点样。”居民们很坦诚。
“美丽家园”升级版,一小区一方案
“静安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简屋。”区委书记安路生说,城区环境品质不均衡,是静安区最突出的短板之一,当前补短板的重点是“美丽家园”建设。明年区财政还将再投入17亿元,更加向基层倾斜,打造“美丽家园”升级版。
以南京西路街道为例,辖区内大部分居民住宅为老旧小区、老公房,其中直管公房大修工程有22万平方米的修缮任务,占全区直管公房大修面积的40%。针对小区运行难点顽症,南西街道正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工作要求,梳理完成辖区40个小区的“拆、建、管”,共计120个细化方案,全力构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比如:推进小区“微更新”,对宣传栏、指示牌、路灯等进行改造,增加小区景观绿化,增设地面门牌引导,统一户外洗手池等等。同时,推动“一平方米马桶”改造工程,劝退不合格物业,制定直管公房物业“一小区一方案”,将服务项目、标准都列成量化清单等。
民生工作最终要由群众来评判。南西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慧珍说,各项工程建设过程中注重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美丽家园”建设和小区综合治理,充分尊重民意,才能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