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辈的土地上坚守医脉
春节前夕,上海岳阳医院门诊楼里,朱南孙坚持出诊。“来找我看病的人都太难了,我总得给他们解决些问题。”这是一个98岁的老太太,别家老人在这个年纪早已大门不出,她则不同,坚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守着她最爱的职业——医生。朱南孙正是海派中医流派朱氏妇科的第三代传人。
近代,上海成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地,海派中医应运而生,各地名家纷纷来到上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中医流派多达50多家,朱氏妇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今已有百年。朱家人世代为医,深厚的中医哲学也潜移默化地融入他们的人生观。
扬名沪上,兴办教育
2016年是上海中医药大学60周年校庆,看到邀请全球校友回家的公告后,朱南孙一早把自己拾掇整齐,揣着5万元现金来到中医大附属岳阳医院,“我想捐点钱。”校友会对这笔捐款有点始料不及。
年轻人不知,老太太对这所学校有感情,这正是她爷爷、父亲兴办教育的心血之作。
朱家第一代医生是朱南孙的爷爷朱南山。他少时家贫,却嗜读医书,拜南通儒医沈锡麟为师。1916年,朱南山从海门老家迁居上海行医,因用药神奇,人称“朱一帖”,尤其以妇科著称。1933年,他在北京西路上的诊所“南山小筑”,每天诊治已达两三百号,门庭若市。
小镇走出名中医,朱南山筹措起另一件事:办教育。1935年,朱南山创设新中国医学院,后来众多医林名宿都出于这座学府。这里也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之一。
办学校是要花钱的,从朱南山起,到长子朱小南这辈,为补贴学校甚至影响家庭生活,可他们坚信,“育才造士,为国之本”,身处战乱,更应懂得以教育为先,方能救国救民。
传扬海外,根脉在华
如今走进中医大附属龙华医院,会发现花园里有8座铜像,这是龙华建院八元老的塑像,缅怀的是伤科名医石筱山、外科名医顾伯华等人。对朱家来说,这些人是至交。新中国成立后,为支持中医医院建设,1952年,朱小南放弃自家诊所,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创建起上海医院中第一个独立的中医妇科。也是他,一家家去说动中医名家,石氏伤科、陈氏妇科等进入上海各大中医院。
朱小南原名鹤鸣,后来创办“鸣社”,旨在研讨学术、昌明医学。他的弟弟朱鹤皋后来出任香港新华中医协会会长,将医术传扬到东南亚。
朱南孙是朱小南的长女,朱家第三代医生。到她这代,朱氏妇科在上海、香港以及美国纽约等地都有了分支,在当地华人社区十分有名。
朱南孙的大弟在美国教中医,朱南孙的学术思想被收录于美国出版的 《中医妇科学》,大弟说,第一次讲到这一章竟哽咽含泪,“这是我家的方子,如今传到海外,我要让大家知道中医的好。”
作为中医名家,朱南孙在国外的名气也很响亮,很多人劝她留在美国行医,但老太太坚持说自己的事业在中国。
“这里有好多学生、好多病人等着我,而且我想,中医还是要在祖宗的土地上留有医脉。”朱南孙言语不多,学生董莉说,她是一个内心极坚定的人。也难怪,从80岁到90岁整整十年,子女不在身边,老太太仍一人坚持留在中国行医。
恪守医德,为医为人
朱南孙如今的出诊地之一是青海路名医特诊部的1号诊室,巧的是,半世纪前,她的父亲朱小南也在这看病。
一个房间见证了两代人行医,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它以无声的方式传扬着一个家族的家传心得。岳阳医院妇科诊室的墙上挂着一段话:“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它出自《大医精诚》,是古代医者对医德的要求,也是朱家从医恪守之道。
从朱南山起,病史就问得细,且越问越轻,几与患者耳语。原来妇科疾病多有隐私,善解人意的医生就要对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心理兼有考虑。朱家留下“妇科十问”箴言,到朱南孙这里,依然沿用。
老太太临证70多年,遇到的神奇病例不计其数,其学生感叹,拿捏“平衡”二字,受用终身。中医讲究动静相宜,动病用静药,静病用动药,比如闭经得用益母草。但有时,动病也要用动药,这叫祛瘀生新,静病也要用静药,比如对不孕妇女,用养阴药固本培元。
做人何尝不是在寻找这种平衡。“懂取舍,知进退”,这是朱南孙给学生董莉的一句话。为医也是为人,朱氏妇科一生恪守的中医哲学,也是一种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