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委员:沉下心来、力戒浮躁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真才实学

2017-03-10信息快讯网

 

濮存昕委员:沉下心来、力戒浮躁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真才实学-信息快讯网

濮存昕委员。本报特派记者赵立荣摄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刚刚卸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任职14年,逮到机会就递辞呈的他终于“得偿所愿”。

“对我来说可谓松了一口气。我觉得很庆幸,这十多年来还能跟年轻人聊聊天,而且从来不说‘官话’。”他每年都要演上百场戏以保持演员的状态,自认为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在文艺界政协委员驻地,濮存昕是记者们“围追堵截”的焦点人物,总是行色匆匆。政协会议开幕当天,他和往常上班一样从家里骑上自行车前往人民大会堂;他书包里随身带着一本 《于是之漫笔》,会议间隙便抽空拿出来翻看。

在一场小组讨论会后,他与记者进行了短暂交流。

濮存昕说:“祖师爷那里传承来的东西支撑着我们的文化自信。”

他曾率团赴美国演出话剧 《茶馆》,国外同行纷纷表示这是第一次看到来自中国的70多人的剧团演出这么大一台戏。“我们让他们看到中国人能够充满自信地在舞台上表达自己、认识自己甚至批评自己、拿自己开涮,看到中国人的幽默气质。认识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批评自己的不足,也是自信的表现。半瓶子醋晃荡不叫自信,真正的自信要虚怀若谷,敢于直面自己的短处。”濮存昕说。

“文化自信要有自己的根,文化传承要有适宜的生态环境。”濮存昕说,“我当过知青、干过农活,知道麦子倒伏是因为地力不足。拼命上化肥也只能挽救今年的麦子,以后肯定还会倒伏,因为地力仍然不足。”连日来,多位政协委员关注的影视行业“小鲜肉”现象,在他看来就是因为没有在传统中植下根、从土地中汲取养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文革、改革开放,是从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也见识过前辈大家们真正的好东西。如果没有肥沃土壤的滋养,许多人将转瞬即逝。”

濮存昕对年轻一代影视演员提出忠告:沉下心来,不要浮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真才实学,把活灵活现的表演带给老百姓。”(本报北京3月9日专电)

濮存昕之父苏民去世 父子搭档在话剧界留下佳话
新学期第一课:传统文化
新学期第一课:传统文化
重振我国的科技自信正当其时——专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
2017年北京名校艺考三大特点:火爆、文化、新技术
倾力打造精品力作积极传承中华文化
2017年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文化育农”集中示范活动在青浦区徐泾镇举行
杨雄等六人任全国人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育人标尺补上传统文化刻度 沪中小学丰富“综评”体系
上海音乐厅尝试民乐新玩法,专家建言——创新音乐会形式也别忘了传统
【访谈】从《资治通鉴》看中国传统史学的当代价值
刘兰芳委员:发展传承曲艺讲好中国故事
聂震宁委员:阅读,从改变命运到享受乐趣
北上广深七成学生“补课”,两会代表委员“把脉”课外辅导热
《庞虚斋藏清朝名贤手札》:字里行间皆历史
赵丽宏委员:中国人必须珍惜热爱民族文化
"接孩子"难题上两会 政协委员呼吁:抓好课后服务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政府“送菜”和群众“点菜”相结合
"尬舞"科学吗? 汤亮委员:出国家版"老年人健身指南"来指导
全国政协委员蔡建国:外卖快递公司应提高派送员准入门槛
全国政协委员徐沛东:文艺创作应该紧扣时代脉搏
文化广场今年将迎“音乐剧大年”
从人民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商国是全纪实
全国政协委员冯双白: 美育是树立文化自信重要方式
中国文艺界百人讲述自己的珍物 重拾“惜物惜情”美好传统
高校流行文化调查:学生爱读网文 写火星文
深化传统友谊 促进相互理解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