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啃下食品安全“硬骨头”

2017-03-20信息快讯网

 

创新监管,啃下食品安全“硬骨头”-信息快讯网

开栏的话

这五年来,上海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五年来,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砥砺奋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跨越,“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和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上海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

这五年来,上海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服从服务大局中谋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创新转型实现关键突破,城市核心功能不断增强,社会治理创新走出新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文化大都市建设成效明显,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当好排头兵 勇做先行者——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聚焦这五年来上海城市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以及市民身边点点滴滴的可喜变化。

夜色下的南京东路,饭店陆续关灯,后巷迎来印有“废弃食用油脂收运”的车辆,一桶桶泔水装车上路,人们更熟悉它们另一个名字——“地沟油”。

如今在上海,这类餐厨废弃食用油脂由“统一着装、统一标示、统一专用”的运输工具收运,车辆装有GPS路径监控。市民若在街头发现可疑的收购车,可向监管部门举报。这是上海打击“地沟油”非法倒卖的有力措施之一。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要使市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食品安全工作当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今天,《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正式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地方条例,既是对上海保障食品安全组合措施的梳理与补充,也是要求各项工作实实在在落实的严格命令,更反映了上海这座超大城市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行动以及创新做法。

专项整治收效明显,创新研发变废为宝

“地沟油”回流餐桌,曾是全国餐饮业的一大顽症,老百姓谈油色变。

上海的大街小巷遍布各类餐馆,每天产生的废弃油脂到底有多少?如何堵住它们回流餐桌? 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食药监局局长阎祖强记得,2012年前后,上海决定要全力打击“地沟油”非法倒卖。

有专家推算,上海日产地沟油近百吨,餐饮单位被分批要求安装上锁的油水分离机……上海开始利用大数据对比分析手段对餐厨废弃油脂开展监管。比方说,一个企业当月回收的地沟油量,超以往月均量一定比率时,系统会自动报警。

经过4年多的整治,上海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对“地沟油”的“产、收、运、处”全程闭环监管。上海还研究出将“地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供给公交车使用。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上海的努力标杆,也是上海对老百姓的承诺。其中绕不开的问题是:到底如何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上海市委、市政府各相关部门给自己出的考题是:以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坚决啃下这根“硬骨头”,让百姓满意。5年来,上海先后开展了“地沟油”“毒豆芽”“安心油条”等专项整治,收效明显。

“十二五”期间,上海形成了一套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专业监管+基层综合执法”的监管体系,强调从严治理本市食品安全的难点与顽症。上海还参照国际标准在全市实施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加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开启360度无死角全城监督模式

新出炉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在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11项企业主体责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严规定了本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的6项制度。其中就有一条提到:餐饮配送贮存和运输全程温度监控制度。“温控制度”是上海首创,来源于网络订餐兴起后,大众对“快递小哥的后备箱”会否成为食物安全隐患的新担忧。

2014年,上海市食药监局会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出台 《关于加强第三方平台网络订餐管理的若干意见》,这是上海网络订餐监管制度的雏形。两年来,上海明确要求平台方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餐饮单位入网标准。

当一项项有力的监管措施到位后,一套完整的“互联网+食品安全”创新监管方式在上海形成了:食品监管部门加强了与“饿了么”“大众点评”“美团”等网络第三方平台信息对接共享,运用大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目前,食监部门的餐饮单位监督公示脸谱信息已在第三方平台上线,第三方平台则会根据食品安全负面评论关键词,主动搜索消费者网上评论数据,并将涉嫌违法线索报告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置。数以万计的消费者构成了数以万计的监督员,开启了对食品安全360度无死角的全城监督模式。

上海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还有许多创新做法。比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管经验,这些都首次在《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中予以明确。

开放共治,构建食品安全“深喉”热线

虽然引入网络订餐平台,开创政企共享数据的先河,也是上海突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经验;但在这方面,上海的落子不止于此。

上海有一条食安“深喉”热线——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可以说,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设立食品安全统一投诉举报电话“12331”的城市。开通5年来,受理市民投诉举报电话40多万个。

食品安全管得好不好,说到底得老百姓有感受。那为什么不能让大家一起参与监管的过程? 秉着这个思路,上海将食品安全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相结合,着力营造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比如,将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食品摊贩违法经营、餐饮油烟污染、餐厨废弃油脂非法处置等食品安全事件纳入本市城市网格化管理,提升基层早发现、早处置的能力。

上海还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的作用,成立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特别强调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相关教育课程,今年相关教材将进入全市中小学校。

餐饮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到今天,新业态的发展对城市食品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食安专家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厉曙光教授用16字总结这些年上海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后果严惩。无疑,《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为上海食品安全工作划下新底线,打开新格局。

惟有改革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手机地图助坦少女找到安全通道
上海音乐厅尝试民乐新玩法,专家建言——创新音乐会形式也别忘了传统
伦理:让创新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打造世界一流研究和创新转化高地
50城主要食品均价:猪肉价格跌超1.4% 鸡蛋跌4%
在深化自贸区改革上锐意创新——上海各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一)
朱国萍:做好宣传 让上海市民成为食品安全“啄木鸟”
大妈穿3000个安全套制成的服装 提醒珍惜生命
沪最严食品安全条例将出 私房菜勿成监管新盲区
食药监总局抽检蔬菜制品等7类食品 10批次不合格
10大食品谣言:吃鸡鸭染禽流感?猪血木耳防雾霾?
名表维修套路为何能屡屡得逞?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
这些安全知识教孩子了吗?警方结合案例给家长出招
上海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韩正: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最严”食品安全条例下周实施
去西岸,探索视听的艺术魔力
合作是中美唯一正确选择
担心进口食品遭核辐射可向商家索要检疫证明
韩正赴申通调研:积极回应市民群众新期盼,保障乘客安全便捷准点出行
上海自贸区力争取得更多制度创新成果
上海市委举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推进大会,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重点抓好这四方面
“一带一路”开创新型全球化
国家食药监总局: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京东一号店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七类安全知识教给孩子
全球经济“治根”之策,惟有创新
经济日报:以创新激活京津冀发展全盘
地铁爆炸案凸显俄安全新威胁
揭宠物墓园:多处监管灰色地带 十余园仅2家有资质
延安保洁员撑食品袋帮残疾男子吃饭,“我是你的手”感动网友
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影响恶劣,食堂后厨开直播能否遏制?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