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创新领跑“科技赛场”
(记者袁琭璐)“1月1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测试任务。在交付时,我们不但完成了测试,确认了卫星可以满足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的需求,而且已经开始了部分量子科学实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量子卫星总指挥王建宇在昨天下午举办的讲堂上透露。
在主讲《“墨子号”的成功与中国式的科技创新》中,王建宇讲述了“墨子号”从最初酝酿、前期技术贮备到成功发射,前后历时十多年的“幕后故事”,探讨了中国科技如何从“跟踪”走向“引领”。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著名科普作家李淼担任对话嘉宾,在科普物理概念的同时,与王建宇互作观点补充。
在《科学美国人》 评选的2016年度“改变世界的十大创新技术”中,“墨子号”作为唯一诞生于美国本土之外的创新技术入选。王建宇认为,中国航天技术和空间激光技术的长足进步、科研组织和管理模式、多学科融合交叉等都是“墨子号”成功的坚实基础。“以前做各种各样的卫星时,一般都有个参考,而量子卫星因为没有国际先例,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巨大挑战。”在身体力行地做着科学工程的王建宇看来,“墨子号”的成功可谓是一种中国式的创新。原创的科学思想、管理层的快速决策、强大的工程管理、互补的科学团队和工程团队,正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推动了我国空间科学研究的进步,使得中国科技从“跟踪”向“引领”跨越。
演讲中,王建宇也强调了“墨子号”只是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用于探索量子通信卫星的可行性,发射成功只是个开始。目前,“墨子号”正配合多个地面站,在国际上率先开展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等实验。量子通信产生的密钥保证了信息安全性,在未来的市场上将有很大的应用。除了通信,量子技术还可以用于定位、成像等,从而也将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一系列影响。
致力于科学传播的李淼为现场听众科普了量子传输和隐形传态的概念,也呼应了王建宇的观点。他认为,想在科学上“领跑”,就必须选择一些有可能突破的方向。中国目前的科研体制和政府机制,非常有利于做类似“墨子号”这样先锋式的探索和实验。李淼提到关于“激光”的历史经验教训,“激光的发现改变了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但因为后来没有得到持续经费的支持,我们丧失了科学和商业先机。所以,在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上,国家要长期支持,使其能够在民用和商用中可持续发展。”
从“墨子号”看中国的科研文化,王建宇提出深思,“中国决策机制的优越性已经凸显,由科学人才与工程人才互补的多元化评价体制正在彰显力量。而在确保创新源头的同时,也要发展宽容失败、在失败中取得成功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