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美融通各国人民情感

2017-05-26信息快讯网

 

艺术之美融通各国人民情感-信息快讯网

观众在中国美术馆观看“伏尔加河之声———中国美术馆藏俄罗斯油画精品展”。图/东方IC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带,更是情感与文化的纽带。据悉,在推进民心相通方面,文化部正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文化机构共同建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国际图书馆联盟、国际博物馆联盟、国际美术馆联盟和国际艺术节联盟五个合作联盟。

作为“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的牵头单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历史上留下了众多文化交流的佳话,在文明互鉴的进程中,艺术之美融通各国人民情感、促进合作共赢。

吴为山介绍,2014年起中国美术馆便着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美术领域的交往合作,目前馆藏来自相关国家美术作品800余件,包含俄罗斯、白俄罗斯、巴基斯坦、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埃及、孟加拉国、伊朗等国的油画、版画、雕塑、陶艺、漆画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巴基斯坦总理夫人专程到访观看该国艺术家吉米·安吉尼尔的捐赠作品展,对中巴两国美术交流的成果颇感欣喜。

中国美术馆自主策划了“一带一路”系列展以飨观众。上月,由美术馆和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馆之夜:伏尔加河之声———馆藏俄罗斯油画精品展专场活动”率先揭幕,百余件油画作品呈现20世纪以来俄罗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风格面貌和创作特点。目前,“立陶宛艺术:透过风景的思考”正在馆内展出。

“近年来,中国美术馆收到了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作品以丰富的视觉形式与艺术语言反映了各国的文化面貌,传递出各国的深厚传统。”吴为山举例,今年正值中白建交25周年,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馆长佛拉基米尔·普罗科普佐夫捐赠了他的油画作品《父母的故土》。“我希望将白俄罗斯最漂亮的风景永远留在中国。”画家如是说。

吴为山还与记者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去年他访问白俄罗斯时,偶然发现雕塑家康斯坦丁·谢利哈诺夫的祖父谢尔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到访中国,创作了郭沫若、巴金、茅盾等数十位中国作家、艺术家的雕塑;康斯坦丁的创作则代表了白俄罗斯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吴为山透露,今年10月,中国美术馆就将为这对祖孙举办艺术展,此外,“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也在筹备中。

据悉,“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致力于推动美术馆领域学术和人员交流,通过组织论坛、展览、研修等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及更多国家的互信理解与民心相通作出努力。目前,中国美术馆已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俄罗斯艺术科学院,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雕塑与建筑学院等签署合作协议,建立了馆际展览、人员、学术交流机制,进一步巩固双边交流的优势成果。

“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将‘问道’与‘传道’相结合才能真正与其他文明对话。”结合多年来的创作与“引进来”“走出去”经验,吴为山把讲好中国故事总结为“一张脸、一颗心和一个魂”。“‘一张脸’是指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辨识度很高的脸;‘一颗心’则是指文化交流中包容、真诚之心;此外还要有中华之魂和人类之魂。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人民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面貌,感知中国艺术家内心的温度,深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共同发展的伟大理想与美好心愿。”吴为山说。

(本报北京5月25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