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遗余力地呼吁上海石库门申遗” 具有历史价值
资料图
“虽然这些年我们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但对于我们最为熟悉的石库门民居的保护却始终不足,石库门申遗须要不遗余力地呼吁再呼吁……”在昨日市政协举办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报告会上,83岁的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的呼吁,引得在场政协委员连连赞同。
一些传统建筑缺有效保护
城市要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文脉不可丢弃,而石库门是代表上海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享有“古城卫士”美誉的阮仪三看来,上海石库门是创造了家庭阖家团聚的利益空间格局,是传统文化留给后代物质遗产的最好体现。里弄街坊的排布,借鉴欧式联排建筑,是一种非常有节制、有层次的房屋结构,其肌理体现在外表形态,内化其中的却是温情的里弄生活文化。
“多年来的老邻居,长期形成的良好关系,就连称呼也是‘张家姆妈、李家奶奶、前门爷叔’,也在此酝酿出了青梅竹马、过门亲家等充满温度的故事”。
但阮仪三话锋一转,认为目前对一些传统建筑,还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建筑受到了文物法的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等也得到了比较好的保护,可是,一些构成城市历史风貌、乡土民俗的建筑物,特别是石库门民居,在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下,被随意拆毁,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果北京没了四合院,苏州没了亭台楼阁,上海没了石库门,只剩下高楼大厦,那么北京、苏州和上海之间又有什么差别?”
“现在流行说留住乡愁。乡愁是什么?其实就是关于幼年成长时的那棵树、那条河、那栋楼、那座桥和其中的生活痕迹……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又谈何乡愁?”
阮仪三表示,上海提篮桥风貌保护区曾经收留了一批犹太人,被他们视作“犹太人的诺亚方舟”。曾经,这块地方的石库门建筑是去是留也曾引发不同观点。所幸,最终留下了这片难得的石库门建筑群。如今,这里每年都会有很多犹太人和他们的后辈到这里寻找他们的乡愁,意义与价值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
申遗将有利于推动保护
石库门浓缩了市井生活的点滴,凝固了城市之美。石库门房子衍生了上海的文化,留存了上海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说石库门是上海之根都不为过。”阮仪三表示。
因此,这些年阮仪三一直致力于石库门申遗工作的呼吁与推动。他认为,上海还没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石库门里弄发源于开埠后的上海,曾经是绝大部分上海市民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在百年历史中,它塑造了上海特有的城市个性和市民生活形态,并推动造就了上海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石库门里弄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民居建筑具有唯一性,其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里弄已不仅仅属于上海,也是中国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
“上海石库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殊属性,申遗工作有利于推动石库门的保护与利用。”他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