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陆家嘴论坛启幕,自贸试验深度激活金融改革棋局

2017-06-20信息快讯网

 

第九届陆家嘴论坛启幕,自贸试验深度激活金融改革棋局-信息快讯网

制图:冯晓瑜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在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经历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上海正全力冲刺,力图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激活一盘改革棋局,带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再创新高度。

如何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 如何在金融开放创新取得更大成效的同时,守牢底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就在今天,黄浦江畔迎来第九届陆家嘴论坛,以“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为主题,众多业内领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这座以“国际金融中心”为目标定位的城市贡献智慧。

接轨国际,提升金融全球资源配置力

去年一年,上海票据交易所、上海保险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三大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接连落地,上海形成了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与场外衍生品、黄金、保险等市场在内的较为完备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是国际上少数几个金融市场种类比较齐全的金融中心城市之一。

今年3月底公布的“3.0版”上海自贸区改革方案明确: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加快构建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人民币全球服务体系,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加快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升金融监管能力,防范金融风险。

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市金融办主任郑杨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上海要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加快建设人民币全球支付清算体系和全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体系,持续丰富人民币产品和工具,探索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实现各要素市场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上海金融市场配置境内外资源的能力,扩大市场定价权和国际影响力。同时,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支点,使上海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实施基地。

聚焦制度创新和接轨国际,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将适时发布,吸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和人才集聚。

“活水”浇灌,助力科创好苗快速发展

这是一组全新的数据:到2016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以投贷联动模式为240户科创企业提供了25亿元的融资支持;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板迎来四批102家科创企业的挂牌,分布于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15个新兴行业,融资总金额12.17亿元……

正是在金融“活水”的不断浇灌下,沪上众多科创好苗走上快速发展的直通道。可以说,科创中心建设战略的提出,丰富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内涵;而金融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也为科创中心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金融资源和服务手段。

就拿备受关注的投贷联动来说,上海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去年4月,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列为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地区之一,上海银行、华瑞银行、浦发硅谷银行三家法人银行入选试点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恒丰银行、北京银行、天津银行在沪分行也获准开展试点,数量为全国最多。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多渠道与股权投资机构开展合作,为272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29.91亿元融资支持。上海银行、华瑞银行、浦发银行等创新可变利率定价模式,根据科创企业经营水平动态调整利率,实现银企共赢,已为40多家科创企业发放贷款约2.4亿元。

眼下,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为科技企业引进海外人才提供自由贸易账户服务,已推广到全市科创领域。同时,为科技企业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跨境股权投资业务等全生命周期跨境金融服务。在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的风控机制下,更多金融改革将为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精准护航。

资金融通,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服务功能,上海金融系统以自贸区为重要平台,着眼资金融通,全力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而上海金融支持“一带一路”的服务方案也在抓紧制定中。

就在最近,中国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在参与组建银团向非洲进出口银行提供3亿美元融资的基础上,又批准向其发放2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流动资金贷款,不仅为其未来继续在中国金融市场融资、开展多边金融机构合作奠定基础,还进一步提高了上海金融机构在非洲的影响力。

到今年4月,上海中资银行“一带一路”相关客户达到548户,各项贷款余额为1398亿元。同时,已有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5家商业银行在沪设立8家法人银行或中国主报告行、4家上海分行以及3家代表处。

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上的先行先试,也为沪上金融机构服务国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奠定制度创新的基础。自由贸易账户服务、跨境资金池等特色金融业务的综合运用,不仅提升结算效率、提高汇兑便利,也实实在在地降低了融资成本。不少自贸区银行机构推进自贸区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等集团现金管理业务,让更多企业可以统一调配境内外资金,有效降低了“走出去”的资金成本。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