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喜迎盛会,优秀作品送到基层

2017-10-16信息快讯网

■本报记者 李婷

“要当就当行家里手,要做就做精兵强将;集结起所有自信和自强,超越,你当仁不让。”舞台灯光由暗转明,音乐由柔转强,一曲《工匠》唱得台下的大飞机研究设计者们心潮澎湃,掌声随之响起。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上海的基层文艺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迎接盛会的到来,满怀热忱把沪上最新最赞的群文作品送进基层,推出“2017年上海地区群星奖获奖作品及优秀作品巡演活动”,70场演出覆盖全市16个区,足迹遍布社区、学校、企业。上周末下午,巡演走进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设计研发中心,为大飞机的研究设计者们献上精彩的群文大餐:男声独唱《塔里木的胡杨》、阿卡贝拉合唱《奉献》、舞蹈《欢乐行》……一个个优秀作品轮番上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群星奖由文化部设立,是我国群文创作的最高奖项。沪上群文人从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养料,创作出一大批紧扣时代脉搏、反映百姓心声的作品,也为三年一届的群星奖培育了优品、精品。“噢,上海姑娘,上海姑娘! 一把开荒的坎土曼,扛在你柔弱的肩膀上……”讲述上海人支援边疆建设的男生独唱 《塔里木的胡杨》真诚大气,在第十四届群星奖音乐类评选中收获了“群星大奖”以及“创作奖”两大奖项。每一次登台演唱这首歌,当音乐进入副歌部分,黄涛常常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眼眶。对他而言,这首歌意义非凡。“我一直记得,小时候奶奶家墙上有一张黑白照片,我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奶奶告诉我那是我没有见过的大伯伯,她的目光充满思念也饱含着骄傲。”黄涛的这位大伯和无数支援边疆的工作者一样,把青春甚至一生留在了塔里木河畔。有这样故事的家庭又何止千百家,所以每次演唱,黄涛都饱含深情。台下观众中一位90后大男孩孟晨,也深受触动。孟晨来自新疆,爷爷是当初援疆的一员。三年前,为了大飞机事业和理想,孟晨来到了上海,如今在四性与产品支援部就职,负责ARJ21飞机的运行支持。“这便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它在默默地支援着兄弟省区市的建设,也吸引着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的热血青年汇聚于此。”孟晨说。

临上台前几分钟,67岁的程美珠还在与舞蹈队的队员们一起抓紧时间排练。她们表演的舞蹈《欢乐行》反映的是当下退休生活的多姿多彩。和舞蹈中所表现的内容一样,参演的演员们虽然平均年龄已经60岁,但个个精气神十足。只见她们统一穿着七彩条纹上衣,拎着轻巧的行李箱,随着身姿的舞动,江南水乡、云南风光、西藏高原等旅游景点一一闪现。“这支舞蹈太有感染力了!让人看了很开心。”在强度部工作的范振民说,平时负责C919飞机的结构强度安全,精神高度紧张,欣赏高水平的文艺作品,让他们在紧张的工作间隙得以放松精神,更好地投入下一场“战斗”。

观众席坐着一位特殊的观众,他静静地、全神贯注地看完了整场演出,他是此次巡演的多个节目的作曲王晓宁。1996年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王晓宁便一直坚守在群文创作的岗位上,21年来创作声乐、器乐、舞蹈、戏剧及影视音乐作品一百余首,曾八次荣获群星奖。专业毕业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曾让他的同学有些不解。王晓宁说,群众文艺虽然算不上最高大上,却是最深入百姓生活的艺术形式。如果把艺术比作一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能建多高,取决于塔基有多稳固,而群文人所做的便是为艺术金字塔夯实塔基。“党的十九大马上就要召开,我非常期待。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文艺工作者还是各行各业的市民,一定会感受到更丰实的文化获得感。”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