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关节修复不必“再等等”,六院巧用自体肋软骨修复病变股骨头软骨面
小小年纪遭遇车祸,始终没有很好的修复办法,而医院里这样的青少年骨科患者群体不少。记者今天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获悉,该院骨科专家巧妙地首创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技术解决了该难题,一系列青少年患者将由此获益。
19岁的小陈因为车祸造成股骨颈骨折,后来又因为股骨头病变引发关节脱臼。通常这样的病例可以置换人工关节,但小陈太年轻了,换人工关节太早,不换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六院,这样的骨科病例还有很多,“才20岁出头,换人工关节太早了,能保守(治疗)还是先拖一拖吧”“孩子还太小,即使要做手术,也要等到成年才能做……”医生总这样说。
六院云集着骨科创伤修复的许多顶尖专家,但是,受制于材料、技术等客观原因,在青少年骨关节修复方面很多时候只能“再等等”。问题是,对青少年而言,一味地躺着不是办法。
如何能帮助这些青少年重新站起来?六院骨科张长青教授告诉记者,对这类青少年病例,选择人工关节置换可以说是治疗的最后手段,“没有办法的办法”。医生是有办法修复骨头的问题,真正“卡”住治疗的是骨头表面的软骨无法修复。“如何重建关节软骨面是骨科领域绝症性的问题。”他说。
张长青教授带领团队反复琢磨、试验,最终把目光锁定在肋软骨上。肋软骨此前多用于整形美容修复,但都是小面积修复,比如隆鼻、修复耳朵等,用于临床上的股骨头坏死病变软骨面修复,尚无成熟先例可循。张长青团队发现,肋软骨的组织结构与关节软骨相同,这便于骨科医生在充分清除股骨头坏死病变的同时,重建变性剥脱的软骨面,并让保髋治疗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在手术后得到良好改善。
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手术技艺,日前,张长青教授领衔团队为小陈实施了自体肋软骨移植修复重建手术。手术中,张长青取了小伙身上一段约五厘米的肋软骨,而后如手工艺人般根据股骨头软骨面坏死的部分进行“量体裁衣”。
“无论是整体移植,还是结合马赛克成形技术,一段五厘米左右的肋软骨就可修复大面积骨软骨缺损,重建股骨头表面形态。同时,由于肋软骨厚度较大,使用手术刀即可简单修整外形,使重建修复后的软骨表面与原始外形及周围软骨面形态相匹配,实现个体化重建坏死股骨头软骨表面。”张长青教授介绍,肋软骨在移植入软骨缺损后,可以和骨床之间重新形成可靠的生物性结合界面,这一发现具有历史突破,为今后利用自体肋软骨移植进行大关节修复重建打下基础。
手术后第二天,小陈即可扶双拐下地。张长青解释,取走肋软骨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在骨膜缝合后,肋软骨还会自行生长。
目前,六院已累积成功完成此类手术15例。“这对年轻患者是很有价值的,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治疗方案,不仅解决了患者的伤痛,提升了当前的生活质量,这一手术方案也不会对后续的任何髋关节重建手术造成不利影响。”张长青说。(首席记者 唐闻佳 )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