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快来听听肿瘤院士的5句掏心话!

2018-02-09信息快讯网

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快来听听肿瘤院士的5句掏心话!-信息快讯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原国际癌症大会肿癌会主席汤钊猷研究癌症一辈子,与肿瘤打了一辈子交道。总结汤教授公开演讲的5句掏心话,句句精彩。

1、战胜癌症要“抗战”不要“妥协”

癌症是内外环境失衡导致的机体内乱,以部分细胞遗传特性明显改变为特征,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形成的全身性、慢性和动态变化的疾病。除非已病入膏肓,病人和医生又采取消极的态度,或采取错误的战略战术,否则,癌症不是绝症。

癌症向“可治”转化已经出现种种迹象,比如癌症的早诊早治,已经有大批治愈病人;人们已经意识到癌症既是“局部病变”,更是“全身性病变”,并由此出现了全身性干预的研究;

汤老几十年的癌症临床、研究和思考,认为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不治”也可向“可治”转化。

要战胜癌症,首要前提是“抗战”而不是“妥协”,坚持自始至终的“抗战”并付诸行动,是取胜的关键。“有临床症状的癌症病人,好比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如果不下决心将必败无疑。”汤钊猷说,“抗战”是一种积极、主动、乐观的精神状态。

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快来听听肿瘤院士的5句掏心话!-信息快讯网

2、肿瘤不能“攻”,反而要用“补”!

汤钊猷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肝癌临床研究,印象最深的是肝癌手术切除,一台手术动辄10个小时,输血几千毫升,手术后一个月内有二三成病人死亡,五年生存率只有一成左右。为此,他萌生了“早诊早治”的思路,直到20世纪60年代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的出现,才使“早诊早治”得以实现。其结果是同样是手术切除,疗效增倍。

20世纪80年代,汤钊猷开始意识到用好已有的疗法,也可以提高疗效。然而所有这些疗法的单独应用都没有看到有治愈的病人,临床上大量病人是因为肿瘤太大而无法切除,从而没有治愈的希望,为此,如何缩小肿瘤便是逆转无望病人重新满怀希望的关键。于是他又萌生了“综合治疗”的思路。

“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研究实现了不能切除肝癌病人五年生存率零的突破。他还观察到,当西医用化疗攻癌时,如果中药也用“攻”法,病人死亡更快,如果此时中药改用“补”法,化疗的疗效能够提高,病人生存期延长。

因此,控癌战中,各种治疗手段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还是人。疗法相同也会导致迥异的后果,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能够更有效延长病人生命。

3、游泳、买菜都可成为控癌“处方”

汤钊猷院士的养生秘诀是“两动两通”。“两动”是指动脑、动脚。汤钊猷院士在70岁以后,平均每1-2年出版一本书,希望借此动脑,现在的汤老头发乌黑,走路不逊于年轻人。

动脚是指60岁开始,因为住所迁至上海跳水池旁,他与爱人一起学会深水游泳,坚持每天游500米,还参加了冬泳。“冬泳队伍中,很少听说生癌的。”汤钊猷说。

所谓“两通”,是指“二便通”和“血脉通”。大小便通畅似属生活小事,实则对防癌也有关联,至少大便通畅与是否和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为了保持“二便通”,汤钊猷院士午饭和晚饭时都要有一碗青菜,还经常吃些维生素B1。他坚持服用丹参片已逾40年,因为丹参片不仅可以有助减少脑梗和心梗,或许也有防癌功能,因为它有助改善缺氧。

游泳作为控癌“处方”已有实验证据,游8分钟的小鼠肿瘤最小,游的时间太长则适得其反。买菜也可控癌,这其实是训练自己体内的免疫细胞,提高它们共计肿瘤的能力。

研究癌症一辈子,却劝人别轻易开刀,快来听听肿瘤院士的5句掏心话!-信息快讯网

4. 我自己生了病,也没有开刀!

三十年前,汤钊猷和他的一位同事几乎同时都被查出患有胆囊结石。

十年后,那位同事的胆囊癌变了,手术之后一年多就去世了。得知此事,不少患有胆结石的同事和朋友都赶紧去做了胆结石手术,汤钊猷却坚持不开刀,如今,他体内的石头依旧与他相安无事。

汤钊猷说,他在生活习惯上和那位患上胆囊癌的同事有三点不同:“第一,我不抽烟,他抽烟;第二,我经常运动,他不爱运动;第三,我吃蔬菜比较多,他比较喜欢吃烧烤。”

除了不抽烟、不吃烧烤,每顿饭都保证一定量的蔬菜之外,汤钊猷还坚持游泳。尽管游泳的习惯从60岁才开始养成,但今年86岁的汤院士已经坚持了20多年,如今他隔天都会游上400米。

5、中晚期癌症病人可“转败为胜”长期生存

中晚期癌症病人“转败为胜”的共性在哪里呢?

一是他们身体上都有回旋余地。如果病人五脏六腑都不好,都已病入膏肓,是不可能打持久战的。为此无论生病与否,平时注意生活方式,保持一定的健康水平,到了“战时”便体会到其重要性。

二是8位病人都打了“持久战”。“持久战”分三个阶段,一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二是敌之战略防守,我之准备反攻;三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比如开始不能切除肿瘤的,采取综合治疗,待肿瘤明显缩小后再行二期切除,如果在敌强我弱态势下,采取“敌进我进”的方针,便会导致失败。

这些病人都用到了10多种疗法,包括免疫治疗、中医治疗、正确的生活方式等,多种疗法的联合和序贯应用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比起“消灭+消灭”的综合治疗,“消灭+改造”的综合治疗更为重要。

责任编辑:李晨琰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抗衰老与癌症的爱恨纠葛,肿瘤治疗的另一种可能
故宫再获资助,景福宫将展开研究性修复重现历史原貌
南京大学换校长了!吕建院士接棒,陈骏因任职年龄到限不再担任
古代中国人对月食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他们,只唱一首歌就火了一辈子
上海:研究社区工作者“胜任力”,筹建社区大数据云平台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
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瓣膜进入2.0时代
最新研究:南京大屠杀创伤记忆对幸存者造成的影响是终身的
美国人的四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近20年明显下降!是什么“掰弯”了他们的癌症死亡率?
敬佩!93岁院士孙钧一年出差30多次,曾为青藏公路长江三峡“护航”的他,如今心系着这座桥……
“饥饿疗法”饿死肿瘤细胞?打败癌症需要趋利避害
两天抽取24000毫升血,不惜引发肿瘤,奉贤学子为救父亲“没有犹豫”
“我还可以为国家多工作若干年”:94岁的黄旭华院士接受白内障手术后恢复良好,将出席今年春晚
10位华人科学家当选2018年美国工程院院士!
没有了陈晓卿的舌尖3,你还追吗?
儿童疑难遗传病诊断原本要等两个月,现在一周出报告!
教育部:研究生导师若违反师德实行一票否决,依法给予处理
新年美照、励志图书、医生春联……269位肿瘤患者2小时“圆梦”
癌症竟然和寒武纪大爆发有关?这些传统假说,你更相信哪个?
“对有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教育部: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7项职责
院士来谈心,葛均波院士开出《心脏专列》为你解忧烦“心”事
长在肾脏里的肿瘤不都是肾癌,还可能是……
想通过网上约会摆脱“单身狗”状态?知道这些研究结果后你的成功概率将大增
我国科学家在抑郁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同期发表该团队两篇长文
追踪黑钱、标记气味、诊断癌症……狗年让我们聊聊无所不能的“汪星人”
华裔科学家张锋团队最新成果!“基因试纸”测肿瘤、抓病毒、识别耐药菌
家风 | 春节在家静心准备退休,林其谁院士:公正,是父亲教给我的人生准则
家风 | 褚君浩院士忆父亲教导:在点滴小事中养成“君子不欺暗室”
她是“女梵高”,一辈子只画花,作品价值几十万,还被加拿大外交部收藏
春天养生吃点啥?春吃豆,胜过肉!很多人吃了一辈子豆也没弄明白这些功效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去世,一辈子研究中国的他笃信“中国所走的路都是中国化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