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我在一路独好的风景中感悟

2018-05-09信息快讯网

文化自信:我在一路独好的风景中感悟-信息快讯网

书法,响着金石之声一步步走来,留下一路独好的风景。书法是自然的,是哲学的,是诗意的……书法博采众美,承“文”载“道”,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自信基于书法自信,以书法自信更加彰显文化自信。

书法,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征程中跋涉前行了数千年,留给我们一路“这边独好”的风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风景。徜徉其中,触及我心灵深处的是一种自信、一种自豪、一份担当。

寻觅书法的足迹,必先从文字开始。

中国文字,是个了不起的创造!它沿着象形、指事、形声、会意、假借、转注的“六书”之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精妙地提炼而成。独特的形、音、意之美,奠定了它举世无双的崇高地位。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流传使用至今的,唯有中国汉字!

一块普通的甲骨,见证了书法的启航。殷商时期,一种类似符号与密码的点线勾画所构成的图像,谱就书法的精彩开篇。周代铸刻于青铜钟鼎上的金文,则是甲骨文的升华。刻凿于山水之间的石崖、石鼓、石碑,让汉字更为壮观。书法响着金石之声,铿锵有力地向我们一步步走来……由篆书出发,向隶、向楷、向行、向草一路向前,演变、进化、创新、发展,风格各异、流派纷竞,宛如百花争艳地绽放。

文字,因刻刻划划而刻出了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生命线。文字,这个可爱的东西,也因找到一种寄托的书法而愈发可爱。倾听历史的脚步声,书法始终与中国历史风雨同舟,每朝每代的更迭,都没有停下它踏着时代节奏不断向前的步伐,一路留下晋唐心韵、宋元个性、明清风度的时代气象。

有位著名学者曾这样描述:“公元四世纪中国的那片流动墨色,成了终极的文化坐标。”我不由回想到那个诞生丰碑之作的年代。掩映在风景里,有一座林木参天、屋宇轩朗的深宅大院,令我怦然心动、流连忘返。那是“东晋王家”——王羲之的家。从此走出来的笔墨健将,我一时半会儿也数不过来,有一对父子的文翰法书却让我如数家珍。“二王”成为一个时代永远抹不去的精神记忆和无法磨灭的文化印记。每次临习《兰亭序》,我都会兴奋,下笔如叩圣域。

走进唐代,一番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扑面而来。书法在此铸就一座迄今难再的“诗书双绝”的艺术巨峰。“初唐四杰”、“颠张醉素”、“颜筋柳骨”,名家法书名碑以及鼎盛的书学所构筑的“盛唐气象”,造就了这座巨峰的磅礴气势和壮美豪迈。

跨越时空的纵情神游,满目全是绵延数千年的迷人风景。那堆垒起来的彩陶甲骨、青铜石器、秦简墨牍、汉碑晋帖,那其妙无穷的唐法、宋意、明姿、清变,还有那闪耀着书法光芒的诗词文赋等一大批文化经典……就像一部厚厚的史册,缤纷着不同社会时代的文采风华。

书法以其特有的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奇妙境界,让人如痴如醉、疯狂不已。此中,有着怎样的文化奥秘?眼前是哲学大师冯友兰在谈及中国艺术时描述的一番景象:一幅山水画里,在山脚下,或是在河岸边,总可以看到有个人坐在那里欣赏自然美,参悟超越天人的妙道。

“自然”是中国历代画家笔下永恒的主题。书法家们亦无不对大自然情有独钟,叹服于自然、宇宙、万物变化的神奇与博大。正如《庄子》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天地大美”在书法家笔底“墨分五色”、“ 计白当黑”、挥洒云烟,幻化出无尽的美妙。宇宙万物的枯荣、粗细、长短、轻重、徐疾……这一切通过点画线条、水墨宣纸精美而又爽快地表现出来,让我陶醉于字形肌体之美之中,精神为之痛快。这种痛快不正是来自于书法里所表达的宇宙万物生命状态和运动状态之美吗?

“书肇于自然”。翻开孙过庭《书谱》,所论核心便是书道和自然。他以自然状貌这样比拟书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杜工部心仪于张旭“ 挥毫落纸如云烟”,李太白也诗赞怀素“时时只见龙蛇走”。一个书法家的字,能够给人以“如云烟”、“ 龙蛇走”的新奇感觉,这是多么地美妙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历史上所有精妙绝伦的艺术无一例外的一定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产物。书法之于我意义的首先是美,书法蕴藏着“天地大美”,它让中国人天生的想象力、感悟力为世人所折服。“自然”在美学里被视为一种最高的审美价值标准,这种审美的意识和标准,涵养着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至美”的品格和气质,深深刻入骨子里并影响至今。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为何“像对待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我从书法里也悟出答案。

书法是自然的——这揭示了书法的真谛。书道法自然,这其实正是一切都“道法自然”、人心与天地万物不可间隔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书法中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核心,就是天地万物的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当哲学步入书法,我惊喜地发现阴阳、黑白、虚实、有无……这些对立的元素,都表现得那么和谐、统一而完美。

工余得暇,端坐于书房面对案上的“文房四宝”,我时常静观默想,脑海里一遍遍地显现着古人以点画所承载的笔墨,在洁白的宣纸上任意驰聘的场景。纸白、字黑,一阴一阳;纸白为无,字黑为有,有无相成;纸白为虚,字黑为实,虚实相生。古人将“凡物必有合”、“致中和”、“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寓于书法,理性而又浪漫地表达出来,成为一种文化传承给后人。这推及到社会治理,正是当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仰观浩瀚的中国文化,从易经到老庄、孔孟都无不闪烁着哲学思想的光芒。

书法也是诗意的——有诗的意味。

象形、会意的“六书”构字,让汉字天生地蕴藏着诗意,这奠定了书法“诗性化”的基础。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经典因书法而得以传承,优美的诗词附丽于书法家笔墨之端,也让书法焕发出“诗意”的神采。“书为心画”,胸中有“诗”,有文采,笔下才有书溢诗蕴的妙趣。书法家诗性的智慧与浪漫情怀,让书法自然地流溢出诗的气息。任何一种书体点画线条都是诗之性情的外化符号,书法与诗意相依相合所体现的意蕴和笔墨情趣,才使书法迈入“诗意美”的最高境界。

书法线条的提按顿挫、转折起伏、轻重徐疾,墨色的浓淡、枯湿、虚实,以及文字排列组合的空间布局,这些变化所产生的韵律感,时常令我浮想联翩,自然而然地将它与诗词平仄、押韵而成的韵律感联系起来,叹为其妙。正是这妙不可言的“韵律感”,使书法与音乐在心灵表达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线条、墨色的变化,与音符跳动的强弱变化有着其内在的一致性。我想,这每一个字不就是一个个音符,组合起来不就是一曲充满优美旋律和韵味的音乐吗?听,它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绵延有致,荡气回肠。尤其是草书有着卓而不群的精彩表现,线条快速顿挫起伏、来回转折的变化,也同时给了我类乎舞蹈的欢快。正所谓“凝固的音乐”、“纸上的舞蹈”,让我为之叹服不已。

享受中国书法的丰美意蕴,感受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元。书法因“博彩众美”而独树一帜,终成“极端之美”。书法不仅仅是一种美的技巧的表达,它蕴涵着思想的力量,文化的魅力,影响人的精神境界,从而融汇成一个民族的灵魂。书法记载历史,同时也在书写自己的历史,这部笔墨书就的历史长卷荷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文明史。世界上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文字有如此深邃、博大?!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书法则是中国文化最悠久、最具生命力的根。书法承“文”载“道”,包罗万象,它所构筑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书法,不只是一个写好字的简单问题,我们这个时代也不需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不可没有把“根”留住的文化警醒与使命担当,不可丢掉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不变“初心”,一笔一划写好中国字 ,一言一行做好中国人!当今世界文化不断碰撞、渗透、交融,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潮流中,中国文化不是哪一种外来文化所能替代的。这是中华民族应有的自信心!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基于书法自信,以书法自信更加彰显文化自信。笔墨当随时代。在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书法艺术必将肩负时代的使命,贡献文化“软实力”的磅礴力量。

一路风景,绵延永续,明天依然“这边独好”。

作者:高锦陈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黄土埋皇上” 陕西:根植文物厚土,努力彰显文化自信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黄土埋皇上” 陕西:根植文物厚土,努力彰显文化自信
对自己的技艺有自信吗?来参评“上海工匠”培养选树活动吧
这个春天,上海实体书店渐次绽放风景独好
“陕西一号”卫星星座计划发布,一期实现对陕西全境及“一带一路”全域高频度重访遥感
人文视点 | 促进 “星级”管理办法落地,提升群众实得感:松江区举行街镇和居村文化干部培训
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五大赛事 ,多维度记录百姓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草编、蒸糕、风筝,这些工匠打造的上海文化品牌故事,你都能在歌里听到了
AI、“猎鹰”守护长城,科技为文化遗产保护创造更多可能
从呼啸山庄的漫天飞雪,到桑菲尔德庄园的满目疮痍,这些英国绘画里有心灵的风景
岩波书店:“优质文化的快递人”
融合与共享:“一带一路”城市文化发展取向
哈姆雷特在21世纪醒来?快看“一带一路”名团佳作中国首演汇聚上海
8项技术状态更改,“上海造”火箭不辱使命
这位艺术鬼才只活了26岁,王尔德被他气炸,鲁迅推崇他为“无可匹敌”
红色文化形成于上海,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关系一如树木之于土壤
到千里之外的另一个“申城”,感受不一样的毛尖文化
购物不仅仅是商场内,店外的人造风景同样创意无限
打响四大品牌·聚焦上海文化 | 黄浦区: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区发展血脉
苏州河有啥好玩的,“苏河十八湾”文化景观带两年后亮相
“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在陕西启动,丝博会成闪耀“名片”
三家上海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品牌企业为“上海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赋能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法非三方合作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央视快评】让世纪工程造福全人类 | 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周年
同构筑发展繁荣的美好未来——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一周年之际
文汇时评 |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路基”
在文化原型的创造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践行“文化自信”
文明之邀,相约外滩——共筑最美风景线
近在眼前的风景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