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原型的创造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践行“文化自信”
5月11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文化自信——华夏文化原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研讨会”暨“文化原型的设计转化:传承、记忆、创新研究”系列丛书发布会。研讨会齐聚了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以及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上海社科报、上海报的创始神话、设计文化、建筑环境、邮轮工程、工匠精神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研讨会由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承办。
文化强则国家强,艺术设计正是视觉文化的最直接呈现。出于重构华夏设计文化大传统的需要,将设计原型的范畴从造物扩展到文化体系的当代性层面,探求大国设计的文明发生机制及其起源,传播中国造物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设计精神,是研讨会的核心。正如上理工出版印刷学院党委书记吴建安所言:“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文化话语体系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问题,设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纽带作用。因此对文化原型设计转化转换的研究,体现着对设计传播民族话语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吴教授同样强调“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国家的战略,文化自信的研究代表着华夏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战略。”这个研讨会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度思考。
丛书的出版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肯定,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潘长学院长认为:“如果中国产品没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中国的商品就永远只能存在于奥特莱斯。丛书找到了合适的文化切入点,将文化现象作为一个造物功能,其几千年传承出的伦理代表其在当代的价值。”上海文艺出版社徐华龙编审则从出版角度阐述丛书的设计价值:“这个会议可以在出版史上留下一笔。设计,作为一种实践。这套书正是作为一个设计理念而表现,是设计当中的典范。” 而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邹其昌教授认为:“丛书的选题代表中国设计学科发展的方向‘构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
以“文化精神、良知践行”为学术理念的研讨会正是通过面向当代倡导“民俗伦理、设计再生与艺术转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田高教授充分肯定该丛书的价值和意义:“丛书的创新之处是作者跳出了既有框架,借鉴了建筑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美学和哲学的思路,综合多学科知识打开了视角,不拘泥西方的设计理念,而是从华夏文化元素中汲取灵感,以设计形态,营造社会的正义与良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重建具有中华文化精神的设计体系,为中国当代设计注入新的智慧与活力。”为助推研究的影响力,出版社向与会学校捐赠了丛书。
最后丛书主编田兆元教授介绍了《和顺仁美的器物与纹饰》和《诚敬孝悌之空间营造》两本书的学术价值。前者把社会秩序,图像叙事与纹饰相结合,通过研究中国古代的器物及纹饰特征,解读其中所传达的传统伦理元素,系统阐释各种造物设计中所体现的伦理精神和文化内涵。后者则是基于文化结构、文化秩序在社会架构在建筑空间中的伦理呈现,以中国传统“诚敬孝悌”伦理结构为蕴涵,阐明当下空间营造设计作品所能传达的教化开启作用,诱发人心向善的体验。丛书作者、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熊承霞也表述了著作的体系内涵,在当前全域文化与旅游模式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和伦理学思想,器物和建筑作为传统伦理元素的重要载体,深深地渗透进中国传统社会生活当中。熊承霞认为,传统的造物体系记录在中国文字、中国民俗,中国创世原型,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器物纹饰之中,它们在历史变迁中勾连为一个文化的叙事整体,起到对哲学思想,社会伦理,国家政治,美学品味的设计化解读,展现了造物体系对上层建筑所实施的视觉转译,这个体系成为国家民族地域工匠等各个层级统筹万物的纽带。只有上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能表述时代精神,才能在设计领域逐步形成话语权,将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
研讨会在隆重热烈的氛围中降下帷幕,这是上理工,华师大,武汉理工出版社的一次跨地域、跨校、跨学科研究的探索。与会学校领导和学者们表示将继续努力展开研究,邀请各界专家参与到文化自信的行动中。把我们海纳百川的文化根基延续在世界,以后续丛书的开放博大铸造华夏自信的气量。
编辑制作: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