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心中永远有病人

2019-10-01信息快讯网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汪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全面回顾70年来上海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改革历程,弘扬老一辈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激励全市医务工作者在新时代创造新成绩,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联合报开展“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大型访谈节目,节目特邀10位从医70年及以上的工作者,通过老一辈医务工作者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在艰苦岁月默默奉献,70年来初心不改的感人故事,展现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秉持理想信念、保持崇高境界、坚守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的生动事迹。

该节目即日起在APP和市卫生健康委官方微信“健康上海12320”上进行展播。视频由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制作。

【访谈】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心中永远有病人-信息快讯网

本期介绍的名医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

上世纪五十年代,汪复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工作,从事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抗菌药物临床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研究等。

汪复是中国最早开展药物临床评价的开拓者,亦是中国细菌耐药性研究的奠基人。从医71年,如今已年至耄耋的她仍精勤于医路,“你如果选择做一名医生,那么你要记住,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心中要永远有病人。”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任荃 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 | 诗意礼赞新中国,上海诗词学会第三家创作研究基地揭牌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查婚,国医大师朱南孙:指尖唇间,留住时间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脱下官袍,重披白大褂,上海家庭医生制度领航人孙晓明甘当社区全科医生
沪上名医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邹海东:眼科是个“大舞台”
“一带一路”国别研究报告(匈牙利卷、波兰卷)在上海发布,为政策制定提供专业知识保障
预警!午睡太长要注意!12年研究最新发现:该现象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悬壶于呼吸之间,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金富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慧芳:医术融合艺术
献礼70周年 | “新中国经济思想研究”丛书在沪发布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何惧失明,格致有方!眼底病专家徐格致:三十年钻研,只为带光明重返人间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实现“人工耳蜗”自主研发和国产化
国庆十二时辰 | 第一碗国庆面!真的看饿了
视频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国庆节,远在国外比赛的孩子们一早为祖国唱出这样的天籁之声……
28 省万人研究揭示,“搓麻将”“社交活动”缓解中老年人抑郁
十一与“国旗下成长”有约,“点燃”上海青少年爱国热情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巫协宁:为病员造幸福,为医学作贡献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陈灏珠院士: 难忘1975年那次险象环生的救治
名医度假途中吃路边野果差点命丧当场!这些野果舔一次悔一生,再好看也别随便吃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学科创始人郭德文:永远怀揣大医精诚的初心
视频 | 诗意涌动城市多个角落,上海诗词学会再添创作研究基地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送子观音”归绥琪:五十五载学贯“中西医”,半个世纪屡创奇迹
最新研究:猫比狗更依恋主人,与人类婴儿更相近
高层建筑火灾扑灭后还能不能住人?这份研究给出了答案……
极具争议性的研究成果,红肉不能多吃?最新研究:可以继续吃!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内分泌学科名家宁光:以事业为祖国献礼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