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

2019-09-30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信息快讯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在国内如果提及眼底病的诊治,人们往往会想到老牌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要谈到治疗老年黄斑变性这种眼底疾病的高手,人们不约而同会说到孙晓东。

2007年从美国博士后工作回到上海,他是在国内最早开展抗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新生血管性黄斑病变的医生之一,并将当时世界上领先的治疗方法和标准引入中国。

孙晓东既是临床一线医生,同时又担任医院副院长、眼科临床医学中心常务副主任,要带领团队保持学科上的领先优势。他几乎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并乐滋滋地说:“眼科医生这份职业是我的终生事业,是患者的信任鼓励我前行。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

眼科顽疾从“难治”变“可治”

说起白内障,大多数人都知道;也知道只要通过手术,大多数白内障患者都可以恢复视力。但提起老年黄斑变性,能说出一二的人很少。虽然对这种疾病还感觉陌生,但它却已经来到人们身边。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眼底疾病已成为城市居民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近似,在上海等中国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中,眼底病致盲已占到所有致盲因素的50%。在常见的眼底疾病中,老年黄斑变性又是多发的一种眼底病。根据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55岁以上人群中,眼底疾病患病率为15.5%;65岁以上人群中,眼底疾病患病率为26%;75岁以上人群中,眼底疾病患病率为36%。

孙晓东介绍,黄斑是眼底视网膜中央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不到1平方毫米,但这个区域汇聚了80%的视觉信息,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视网膜等细胞产生病变,引起视功能减退,视力下降,就叫作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通常称为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黄斑变性分为干性和湿性。干性的表现是轻度视力模糊,视物变形,视力慢慢下降,严重时视野中会出现中心暗点。一旦发展到湿性,90%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变成严重低视力或者失明。老年黄斑变性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与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混淆。

黄斑病变影响的是视网膜神经组织,因此这种疾病的治疗被眼科界公认为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孙晓东介绍说:“过去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有限,效果也不大好,被认为是不治之症。后来,湿性黄斑变性中的异常新生血管生长的关键致病因子被找到,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有明确的关联。因为这个发现,抗VEGF疗法成为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一线治疗方案,它能够控制病情进展,减少视力丧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6年,抗VEGF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

孙晓东从美国进修回到上海后,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抗VEGF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医生之一,这种方法让过去几乎无法治疗的疾病,从此变得可以治疗。不过,直到目前,治疗后能够得到很好效果的,只占60%-80%。而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黄斑变性治疗中对于抗VEGF药物不敏感情况越来越多,这种药物需要患者接受终身治疗,打一针要几千元,经济负担也比较重。

可以说,孙晓东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医生们必须越挫越勇,才能为患者找到更好的道路。近几年,我国也正在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新药,有已经上市的,还有即将开展临床试验的。然而,单一抗VEGF治疗方案不仅需要终身治疗,而且远期疗效不甚理想,开发全新一代能改善长期预后的药物迫在眉睫,由孙晓东主持的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治疗眼底病1类新药重组全人源抗VEGF-抗补体双特异性抗体的临床及产业化研究”项目,是目前国际该治疗领域首个双特异性靶点药,将成熟的抗VEGF与抗致病补体激活相结合,有望成为多种炎症相关眼底病治疗的新方案。孙晓东说他与病患者有着同样的期待,那就是“期待着价格较低、效果又好的国产新药能够尽快问世”。

做一个“理想中”的医生

“坦白说当年学医不算是我的第一志向,”孙晓东笑着说,“我小时候喜欢生物学,想学生物,但那时候以为学生物毕业后只能当用青蛙做实验的生物老师,老师似乎不是我最理想的职业,所以最后选择了跟生物有点关系的医学,真是没有想到20多年后,当年没有选择的生物学专业,现在成为全球最火爆的领域和产业。”读大学时,孙晓东成绩一般,直到进入医院师从张皙教授,他才重新认识了医生职业,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孙晓东说:“读研究生阶段,导师张皙教授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她当年有很多干部保健工作,同时也看普通门诊。无论是身份重要的病人还是普通病人,她都同样充满热情,完全不为他们的身份所动。张皙老师的引导,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眼底手术需要在眼内填充一种惰性气体,当时国内还没有,张皙就与中科院有机所合作,研发出这种手术用的气体,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信息快讯网

▲孙晓东为病人义诊

市一医院眼科创始人赵东生对事业的热情和创新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孙晓东。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很多先进技术还没进入中国,赵东生团队自己研发设备,为病

人做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眼底疾病。

孙晓东说,一个人的成功背后,一定有榜样和导师的力量。2006年,孙晓东前往美国迈阿密大学BascomPalmer眼科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这家研究所连续17年全美排名第一。“我去了以后才知道,过去我们教科书里的划时代发明或者突破,很多都来自这个研究机构。”在这里,孙晓东遇到了他人生中另一位重要的老师——罗森菲尔德教授。他被世界眼科界称为“阿瓦斯汀之父”,是采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黄斑变性的第一人。在罗森菲尔德教授的引导下,孙晓东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孙晓东的第三位人生导师是许迅教授。从美国回来后,在许教授的指导下,孙晓东开始开展眼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并逐渐进入国内学术领域。近几年,孙晓东教授把注意力放到了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上,他带领的团队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国际规范和中国人群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临床诊疗流程及一整套迅速、准确、微创的基因检测分析流程,并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多中心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分子诊断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临床科研探索,孙晓东还改写了眼科诊疗指南和规范。他感觉到责任的重大:“中国眼科医生过去基本上都用美国的指南、欧洲的指南,但人种是有差异的,眼科疾病上中国人的确存在某些不适应西方指南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针对中国人的特点做更多研究。”

名医简介:

孙晓东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科主任;上海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眼科基础发展委员会委员,全国眼底病学组委员、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美国ASRS国际委员等;《中华眼科》《中华眼底病》等8本核心杂志编委;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课题7项,12项省部级课题;发表论著133篇,其中SCI/EI全文收录 62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12项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励;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等;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上海市十大优秀医生、上海市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荣誉。

作者:黄祺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视频丨70年,上海这座城市从来不缺爱书人
全国首个!上海自贸区版权服务中心来了
这个国际艺术品保税仓库“赛金库”!上海自贸区又摘下一个全球最大
2019上海白领健康指数报告出炉:近半白领有熬夜习惯,逾五成男性体重超重
“2018上海服务贸易运行指引报告”发布: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球最强AI芯片“含光”出鞘,平头哥第一颗芯片问世
盼望大医院的医生常下乡!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医生“送医下乡”
沪上名医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主任医师陈会文:心脏上的圆舞曲
刚刚!“中国第一农民城” ——龙港正式挂牌撤镇建市
新中国第一套邮票是什么?第一座人物纪念馆是哪个?
人民日报钟声:共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
成就展里观成就:150个“新中国第一” 见证70年足迹
工科生也要必修医学课程!“医”“工”携手,看上理工与上海交大医学院探索医工交叉创新之路
上海发布全国首个生物样本库国家标准,精准医学将有“精准”保障
服务业对外扩大开放再落一子!上海自贸区开出首家外商投资综合性医院
瑞金医院舟山、无锡办分院,百余上海医生“多点执业”,拉出长三角居民微笑曲线
沪上名医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眼科医院党委书记邹海东:眼科是个“大舞台”
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临床试验患者总体随访5年生存率达97.1%!8月平均每天治疗患者数已达国际同类机构峰值!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悬壶于呼吸之间,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金富
看似简单的“发热待查”为何被列为医学难题,看华山医院“大感染模式”如何破题
望湘园:5000份误发优惠券全部作数,正紧急调拨鱼头至各门店
增设临时厕所、临时车位、保险理赔点,上海这个高速收费口为国庆排堵放出“三连招”,效果会如何?
多图 | 这个名为《上海70年》摄影展里,记录了从战上海到发展上海的光辉历程
上海解放纪念馆全新亮相,“战上海”最高军职烈士订婚照亮相,妻子之前珍藏了70年
半天绕上海奔跑99公里,“公安跑团”用脚步绘制“大公鸡地图”
视频 | 多媒体触屏、沙画、二维码、黑白线描画……上海周公馆史料陈列焕然一新
抢救心脏!出生三小时内两次心脏骤停,新华医院启动心脏产房外科手术抢救危重新生儿
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背后的故事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五年赶考:从门口仅停泊七八辆车,到如今车水马龙……
国庆十二时辰 | 第一碗国庆面!真的看饿了
【访谈】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心中永远有病人
1949年的“开国第一宴”究竟什么样?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巫协宁:为病员造幸福,为医学作贡献
第一批博士、第一批公派留学生……这些新中国教育史上的“第一次”先睹为快
浙江瑞安百姓有望在家门口享用“岳阳膏方”,上海岳阳医院长三角“朋友圈”扩容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市胸科医院放射科学科创始人郭德文:永远怀揣大医精诚的初心
明天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即将揭晓,候选名单来了!
数读诺奖之生理医学奖 | 最幸运:班廷32岁即获奖;最可惜:弗洛伊德陪跑32次,一次都没中
诺奖预测 | “两年基础、一年应用”掷骰子,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最大热门是他们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