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彰显价值引领

2016-12-07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11月28日晚6时30分,上海大学J教学楼,可容纳近150人的大教室座无虚席———今年冬季学期全新推出的《创业人生》通识选修课第一讲,又一次迎来了“开门红”。

上大的 《创业人生》 课程和该校2014年首次推出的 《大国方略》 课程、2015年的《创业中国》课程一样,都是突破高校传统思政课范畴的全新思政课。这三门思政课,都须接受学生“用脚投票”的考验———看看多少本科生会自愿选修。可喜的是,上大收获了骄人的答案:七个学期过去了,开一门,火一门。

思政课创新之风,已蔓延到更多大学校园:复旦有《治国理政》、上海交大有《读懂中国》、同济有《中国道路》、华东政法大学有《法治中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智造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有《人文中国》……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应运而生,代表着上海实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全新探索:构建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

“课程思政”是对传统思政课的强化和延展

不能解答学生心头疑惑的思政课,不是理想的思政课。一位大学教授的观察很有代表性:“有些老师刚开始讲,学生的头就低下去了。老师抛出一点理论问题或提出一些概念,学生就开始在手机上查百度。”

思政课能否首先让学生“把头抬起来”?上海大学的《大国方略》就给沉闷的思政课堂带来了新空气。这门课的一大创新之举是,授课采取“项链模式”,不是由专职思政教师从头讲到尾,而是由各学科的老师联袂讲学。

在高校,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化”困境,老师们时有讨论。主流意见认为,这跟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现象有关,其根本原因是“全课程、全员育人”的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教授说,很多专业课老师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讲解知识———只管知识传授,不管价值引领。

而外语院校还有一点特殊: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处于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很多学生会不自觉地对语言对象国的文化更感兴趣。“外国事情知道得不少,反过头来,对中国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却了解不多。”

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构建“大思政”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抓住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海开始探索在高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这就是上海正在边研究、边探索试点的“课程思政”改革。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介绍,目前的高校课程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传统的思政课,一类是综合素养课 (包括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还有一类是专业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所谓的“课程思政”,并不是在第一类思政课外再增开一门思政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要同时充分发挥这三类课程的育人功能。“通过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倡导所有老师都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切实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标签化取向。”

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形成“大思政”格局的过程,也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辅相成的过程。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包括4门必修课和1门形势政策课 (简称“4+1”),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这类课程承担着显性的思政教育的功能。而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则具有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上海的改革目标是,既要强化显性的思政教育功能,又要细化隐性的思政教育功能。“显性教育一直是中国的大学在育人方面的优势,是我们的特色,必须坚持和强化,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在隐性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还有提升的空间。观察国外高校可以发现,他们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很大一部分工作是通过专业课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的。”高德毅说。

“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展现教改初步成效

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伴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推进,上海的高校出现了可喜的思政教育新样貌。

上大 《大国方略》 之后,沪上多所高校推出了一批紧扣时代发展的“中国系列”品牌课程。眼下,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 《工匠中国》、上海政法学院的《大国安全》、上海海事大学的 《走向深蓝》、华东理工大学的 《绿色中国》 等课程都将逐步推出。

在专业课程改革上,一些高校也开启了“破墙”的试点,探索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领。据悉,上海目前已在15所本科高校开设50余门试点课程,形成了从编制课程教学指南到开展课程试点,再到教学反馈评价成熟的探索机制,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正逐步蔚然成风。

中国游客拍日本乡下 网友吐槽房屋低矮穷
全球13大死亡禁地 中国竟占了三处
这些被遗忘的中国传统菜 却是外国人的超级美食
利马: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之城”
WeWork中国旗舰店落户威海路
2016企业法务人才价值与薪酬福利报告出炉
一批新规12月起实施 互联网直播业将实名认证
杨雄:崇明生态岛建设要为上海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看变革中的法国课程范式
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 2017学年1年级、6年级课程说明会
上海完成“帮扶引领创业1万人”
良好开局昭示发展新图景
中英基础教育论坛:让每个年轻人获得更好教育
人文学科价值日益显现
PISA2015测试结果公布 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居总分第十
构建志愿服务新生态 引领社会共享新生活
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而不是中国、印度?
你“中产”了吗 中国中产阶层男性比例远超女性
构建志愿服务新生态 引领社会共享新生活
中国南海研究2016年度论坛举行
让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以改革之火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
浸润式生涯课程“发力” 奠基性幸福一生“张力”
书店扩大朋友圈传递阅读价值
“大国方略”课程对全方位育人的启示
以“流量”思维引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中国将成跨境电商规则引领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灵魂
促进核心价值观由“软性要求”向“硬性规范”转变——中宣部负责人就《意见》出台情况答记者问
这一年,我们又目送一批学人离开……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