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浦江蓝天下

2017-01-12信息快讯网

 

上海是一座充满大爱的城市———虽然正值冬季,但申城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流。在这里,“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活动已经走过23个年头。在上海,越来越多社区慈善公益组织正努力营造“人人可慈善、人人做慈善”的良好氛围,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善的力量。

 

在“暖妈”们的影响下,参加公益活动的社区青少年越来越多。

 

“暖妈”为社区老人送温暖。

碗里盛满浓浓情意

家住黄浦区外滩街道中山居委会的张奶奶心里一直装着一碗香喷喷的馄饨,“小时候,如果看见邻居家包馄饨就会很开心,因为这天中午弄堂里的每户人家都会吃到香喷喷的荠菜肉馄饨。吃到馄饨的人家也不会空碗还回去,总要在碗里放些好吃的作为回礼,有时是鸡蛋、有时是糖果。”和张奶奶一样,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都会这样的温暖记忆,邻里间传递的不仅是碗中的美味,更是浓浓的邻里情谊。

每到节假日,中山居委会“暖妈”社区慈善公益服务队都要全体出动,为社区里的老人们送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老人们喜欢菜肉大馄饨,但对着馄饨皮、菜肉馅,服务队里的不少年轻人有点无从下手,不是馅子塞得太多了,就是不小心皮子戳破了。好在“暖妈”们个个都是能手,拆解开包馄饨的步骤,耐心地教。虽然不算太规整,但包含着热情和爱心的馄饨,不一会儿功夫就一个个地在志愿者的手中出现,整齐地码放成一排排精致的“元宝”。“真没想到,看上去娇滴滴的小姑娘,上手还真快。”“暖妈”们连连夸赞。包好的馄饨一定要分享。孩子们把热气腾腾的馄饨一一端到了社区老人们的手中。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老人们连连夸赞馄饨好吃,个个开心得合不拢嘴。

平时,公益服务队里的“暖妈”们还会带领年轻的男娃女娃,为老人们包粽子、裹汤圆,下一碗又一碗色泽诱人的长寿面。在“暖妈”们的影响下,参加这项公益活动的社区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社区暑期书画夏令营的孩子们,还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为暖妈社区慈善公益服务队设计了标识和卡通图案,“暖妈”的形象更生动了。

新自治,爱先行

今年5月,中山居委会的部分女性走到一起,共同成立了“暖妈”社区慈善公益服务队,寓意为:女同胞们用自己的爱心、智慧、才能温暖身边每一个人。服务队队员由清一色的女同胞组成,她们中既有社区巡逻队骨干、厨艺高手,又有民间书画家、手工艺编织达人,还有服务于法律、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共有队员50名。队伍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58岁。服务队以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和特长为基础,定期为所处社区居民提供尊老扶幼、文明宣传、清洁家园、文化传承、法律维权等多方位的服务,在文明社区建设中做到“环境卫生的守护人、安全防范的宣传人、邻里和睦的热心人、为民服务的带头人”。

今年68岁的“暖妈”邬妈妈告诉记者,“暖妈”的出现就是希望与社区居民分享灶台上、餐桌前的幸福秘密,展现老城厢的平凡幸福,倡导惜福感恩的生活态度。

老爱幼,乐陶陶

“囡囡,快和奶奶说再见”,晚上8点,刚下班的张小姐将孩子从隔壁302室的张阿婆家接回家。“来,乖囡,亲一记,”八岁的小女孩开心地在张阿婆脸上亲了一口,背起书包和妈妈回家了。今年85岁的张阿婆是个独居老人,子女都在国外生活。每次孩子们提议将她接到国外去,她都不愿意,“这里有老邻居、老朋友,大家很开心。”

一直来,社区里的独居老人是“暖妈”们定点帮扶照顾的对象。时间一长,老人们觉得老是被照顾,心里过意不去,“自己身体不错,是否也能为社区出把力。”老人们主动找到了“暖妈”,承担起短时“晚托班”任务———谁家孩子来不及接,邻居老爷爷、老奶奶一起出动;谁家孩子独自在家,爷爷奶奶们轮流上门瞅一眼,监督不要玩火、玩电,到了饭点还给送碗大排面。有了老人们照看孩子,年轻人们也能安心工作了。在外企工作的张小姐经常要加班,先生又长期派驻国外,孩子常常独自在家,让她牵肠挂肚。如今有了邻居张奶奶的出手相助,张小姐终于放下心来。她说:“我父母都是双职工,自己小时候就是在弄堂阿婆家里长大的,没想到现在又找到了儿时的记忆。”  本报资料照片

“有一种英雄主义,人们无法拒绝”
七种时尚简便馄饨包法大全
"原装"芬兰圣诞老人今年再度来沪 全球仅50位
老人给6100个汉字“画像” 只为儿童学写字不发愁
到底谁是圣诞老人?
新江湾城社区六条道路开通 分流淞沪路等交通压力
上海今起正式受理网约车经营服务许可申请
家庭医生制度覆盖沪上所有社区 50%门诊预约号优先供社区
媒体:子女教老人使用网络也是一种孝
元旦假期沪互联网服务投诉最多 宽带运行不畅等
三款热气腾腾的馄饨 冬天里暖胃又暖心
抢票"神器"今年没那么"神" 网友:购买抢票服务也抢票无果
春运抢票高峰已来临 不付“服务费”就抢不到票吗
以尘肺病为切入点提升服务水平
魔都咪道最嗲的馄饨 吃出满满的情怀
“边角料”变身社区种植园
婚姻登记处门口需要一个爱的雕塑:2017年“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11个试点来袭
上海首家政企合作运营 “高颜值”社区书房不打烊
揭秘110:不拒接任何电话,有独居老人来电数百个找人说话
“鲁迅小说人物百图”亮相沪上
华山医院公益性医疗运行4年
魏傅然将出任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总裁
88%沪籍家庭需婴幼儿托管服务 市妇联:建幼儿托管点
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
长护险将如何改变养老公共服务供给
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 ———推动“十三五”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
上古时代,人们怎样生活
廉洁春联大家写,清风正气社区扬
梦花街馄饨重新开店 有福的不只是吃客们
社区民警老唐们的“警戒线”
韩正应勇大年初二实地检查城市安全工作,慰问为城市坚守一线尽心履责的人们
老人带娃真有那么糟?只是替你背了黑锅吧!
从广场舞到KTV大妈又引争议,看看外国老人们是怎么消遣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