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妙趣 张大春新书《文章自在》批应试教育谈写作之道

2017-02-09信息快讯网

文章有妙趣 张大春新书《文章自在》批应试教育谈写作之道-信息快讯网

 

《文章自在》

 

张大春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讯 台湾作家张大春写过两三千篇散文,但只出过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散文集,即刚刚面世的《文章自在》。有感于家中孩子苦于应试作文及语文教育,更长期受困于各种不假思索的空话、套话和口头语,张大春接续前作《认得几个字》,推出新书《文章自在》,近日该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七十余篇文章演绎文章之道。

 

文章有妙趣 张大春新书《文章自在》批应试教育谈写作之道-信息快讯网

张大春

“如果我一直写作文的话,我就没法成为一个作家。”“如果不能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不过就是取法乎下而不知伊于胡底,到头来我们所接收的成果就是一代人感慨下一代人的思想空疏、语言乏味、见识浅薄。”张大春如是说。

“语言美好”、“文章意思”、“写好玩的”、“用字不妄”、“文言语感”……目录小标题就让读者欲一读而后快。书中张大春阐述了文章之道和语言之美,示范各种写作技巧。作文本是练习写文章,但应试教育下的命题作文却与文章割裂开来:写文章,是我手写我口,是自主思想的训练;写作文,却要揣摩出题人之意、应和题旨,学生往往编织语言疲于应付,“修辞败其诚”。

写文章应清理思考的枝蔓,干净利落地说话。而不少人往往陷于种种语言恶习而不察,说话颠三倒四、开口便是网络热词、口头禅连绵不绝等,作者多年深受其扰,在书中结合亲身经验,从正反不同方面阐述说话之道、语言之美好。

张大春认为,写文章,是一辈子的能力。文章本有法,可是真正让文章有妙趣、有神采、有特色、有风格的方法,非但不能经由考试鉴别,也不能经由应付考试的练习而培养。写文章的乐趣是自由、真实地表达自己,技法多变。唯有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方可体会文章的乐趣,也才能培养一种随身携带的能力,而非用后即弃的资格。

今时今日,人人都是自媒体,小到一则短信、微博,长到一封邮件、一篇微信,皆成文章。作家张大春在书中收录三十多篇例文,诸如怎样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另辟蹊径写命题作文、如何化用典故和写作公式等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特别征引了苏洵《辨奸论》、鲁迅《匾》、胡适《差不多先生传》、梁实秋《狗》、林今开《包龙眼的纸》、毛尖《老爸老妈》等古今名家文章各一篇,进一步阐述文章妙趣、语言美好。

作者简介

张大春,台湾作家,1957年出生,祖籍山东济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著作等身,曾获多项华语文学奖项。

张大春的作品着力跳脱日常语言的陷阱,小说充斥着虚构与现实交织的流动变化,具有魔幻写实主义的光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评家、读者跟着张大春走过早期惊艳、融入时事、以文字颠覆政治的新闻写作时期,经历过风靡一时的“大头春生活周记”畅销现象,一路来到张大春为现代武侠小说开创新局的长篇代表作《城邦暴力团》,以及开拓历史小说写法的《大唐李白》系列,张大春坚持为自己写作、独树风骨的创作姿态,对台湾文坛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力。

2008年、2009年,张大春作品《聆听父亲》和《认得几个字》曾连续入选“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

链接

序:文章自在

张大春

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我从来没有出版过一本“散文集”,过往纸本媒体通行而发达的时代,绝大部分非虚构的文章随写随刊,手边不留底稿,也不以为这些东西有什么结集保存甚至流传的价值。二〇〇三年之后开始用电脑写作,一键轻敲,百篇庋藏, 都在硬碟文档之中,偶尔对屏卷看。不读则已,一读就想改;一改辄不能罢休,几乎除旧布新。也因之暗自庆幸:好在当时没有出书!在我的电脑里,绝大部分的散文稿都集中在一个档名之下:“藏天下录”。

这就让我想起一则九百年前改文章的老故事。南宋宰辅晏敦复是大词人晏殊的曾孙、晏几道的侄孙,可见传家文气,累世风流。有一次晏敦复为某一同朝仕宦作墓志铭,作完了拿给另一位词家朱敦儒过目,朱敦儒阅后道:“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敢以告。”晏敦复苦苦相求,朱敦儒才指着文章里的一句:“有文集十卷”说:“此处欠。”晏敦复又问:“欠什么呢?”朱敦儒道:“欠‘不行于世’四字。”晏敦复明白了,他没有完全依照老朋友的指示修改,仍遵其意,添了“藏于家”三个字。

朱敦儒改晏敦复的文章,是“修辞立其诚”的用意。即使死者为大,也不应当予以过当的称许。文集十卷固然堪说是“立言”了,然而既未获刊行,便不可藉模糊之语谬赞。十卷文集之不得行于世,表示此人的文章尚未获公认,这就涉及作墓志者一言褒贬的文德。晏敦复大约还是不忍道破,遂宛转以“藏于家”来取代“不行于世”;既不失实,也保全了亡者颜面,如此修改,是小文章里的大判断。

然而,我毕竟还是把应该“藏于家”的一部分文字翻检出来,例以示法,针对的是那些和我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年纪、一样处境、苦于命题考作文的青少年,只为了说明一个概念,那就是“写文章,不搞作文”。

由考试领导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在每一个学科、每一个领域的教学现场,老师们都有不得不逐潮而去、恐后争先、而徒呼负负的感慨。作文当然也是如此。你可以说:本来文章无法,可是一考就考出了拘絷文词之法。你也可以说:本来文章有法,可是真正让文章有妙趣、有神采、有特色、有风格的法,非但不能经由考试鉴别;也不能经由应付考试的练习而培养。

于是学子所能悟者,反而是最恶劣的一种心思,以为写文章就是藉巧言、说假话, “修辞败其诚”。其上焉者多背诵一些能够广泛发挥的铭言事典,临考时兵来将挡,水来将也挡;中焉者多援引几句烂熟于胸的俗谚成语,临考时张冠李戴,李冠张也戴。下焉者只好闲话两句,“匆匆不及草书”,顺便问候批改老师:“您实在辛苦了!”无论何者,面对考题,只能顺藤摸瓜,捕捉出题人的用意,趋赴而争鸣。国人多以中文系所、复献身教育的先生们会写文章,自然也知道如何教文章。事实却非如此。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并不写文章,但是所有的国文科教师都必须随时教作文、考作文、改作文。我们的教育主管只好辩称:作文是训练基本表达能力,不是培养专业作家。而我却要说:如果不能以写文章的抱负和期许来锻炼作文,不过就是取法乎下而不知伊于胡底,到头来我们所接收的成果就是一代人感慨下一代人的思想空疏、语言乏味、见识浅薄。

今天自以为身处新时代进步社会的我们每每取喻“八股”二字以讽作文考试。殊不知眼前的考作文还远不如旧日的考八股——因为八股讲究的义法,还能引发、诱导并锻炼作文章的人操纵文气,离合章句;条陈缕析,辨事知理。而当前的各级升学作文考试,却由于不只一代的大人普遍不会写文章、教文章,而任令中文系所出身的学者,运用文法学、修辞学上极其有限的概念,设局命题,制订评分标准,刻舟求剑,胶柱鼓瑟,更进一步将写文章美好、活泼以及启发思维的趣味完全抹煞。达官显贵一至于贩夫走卒,在这一点上倒是齐头立足皆平等:不会作文章而乃不知如何表达,遂成举国累世之共业。

有文藏于家,时或欠公德。毕竟我眼里还看着:年复一年、有如必要之恶、不得不为之的各种作文考试依旧行之如仪;而举目多有、也只能听任其各申己说,致使作文不断公式化、教条化的补习教育也依旧大兴其道。实难想象: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大概除了等待天才如果陀、却永无可期之外,安能启迪造就愿意独立思辨且乐于真诚书写的人们?就一个写了四十多年、自负各体文章无不能应心试手的我来说,是可忍而孰不可忍?即使自私地从一职业作家的角度来说:一代又一代,不能识我之文的人愈来愈多,能够体会我意的人愈来愈少,也着实大不利己。

于是搜筩发箧,检点篇什,编而辑之。在这本书里,除了序文之外,还包括概论三篇,引文三十四篇、例文四十篇,兼收苏洵、鲁迅、胡适、梁实秋、林今开、毛尖等古今诸家文各一篇,以及跋文、附录各一。

小子何莫学夫散文?即使一生尽写一部书,而不行于世,但能博得三数学子青眼, 以为比课本讲义教材评量等物有趣,便值得了。是为序。

来源:新浪读书、豆瓣等

海上家风 | 明代御医传人、《内经》研究泰斗凌耀星孙辈讲述从医之道
如果孩子学习没有积极性,父母一定要读读这篇文章!
【阅读西方】《假如杀死猛犸象?教育改革的关键》
老师把小学生打成熊猫眼 教育局:立即调查
上海教育综改探索增效减负 第一课堂如何撬动?
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揭晓 10人获奖
上海教育综改探索增效减负 第一课堂如何撬动?
一位记者爸爸教女儿的写作方法,老师都忍不住点赞
网络冒出写作软件,新小说“立等可取”
网络冒出写作软件,新小说“立等可取”
在应试夹缝中透出传统文化光芒
多家比特币平台被约谈 被禁止参加洗钱活动
如果你当初看远一点,孩子就不必那么辛苦
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力度 避免进入片面追求升学率误区
教育绝不能被逐利的资本绑架
3个“IP人”的日常:生活终因网络写作而改变
科技更迭,什么样的教育让孩子未来不被淘汰?
幼儿园阶段即开始疯狂培训 谁制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
90%留美新生遭遇的最大挑战:阅读和写作
幼儿园阶段即开始疯狂培训 谁制造了家长的教育焦虑
家有男孩的妈妈,这是你最不该错过的一篇文章!
“小蝌蚪”刷屏朋友圈,戳中了妈妈的心窝还是应试教育?
京东文学奖发布会:关于读书,评委梁晓声和张大春有话要说
【天下】村民都有致富之道 脱贫早已不成问题
盘点全球奇特的喷泉 设计精巧妙趣横生
《六神磊磊读唐诗》妙趣横生“涨姿势”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