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将被永远铭记

2017-09-07信息快讯网

 

“旅行”的意义将被永远铭记-信息快讯网

由“旅行者号”拍摄的木星“大红斑”旋转的云层特写。(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沈湫莎

40年前离开地球,不断抵达着人类飞行器所能到达的最远地方,“旅行者号”如今已与地球隔着一个太阳系的距离。北京时间昨天凌晨零时30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为这位太空中的“地球使者”举行40周岁生日派对,送上飞越太阳系的生日祝福。

1977年9月5日,“旅行者1号”启程,相比“旅行者2号”晚了十几天。这对“孪生”飞船,踏上不同路线,造访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其一众卫星,还飞越日球层顶,进入恒星际空间。至今,星辰大海的征途未完待续,“旅行者号”不断拓展着太空物理疆域和人类认知疆域。

天文学家、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说,人类今后必定会派出更先进的探测器飞向太空深处,它们将会比“旅行者1号”获得更为丰富的宇宙信息,但“旅行者1号”作为明确知道的、人类第一个穿越日球层的航天器,将被永远铭记。

黄金唱片的听众其实是人类自己

“旅行者号”的梦想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因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每175年就会遇到一次,而距离当时最近一次的“完美排列”,会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来。

这意味着一艘航天器可以借助行星之间的“引力弹弓”效应,迅速拜访到太阳系最外面的行星。然而,该项目由于预算太高,在1971年被正式取消,而次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再次“点燃”了该项目,但也只提供了航行至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的预算。才智过人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工程师留了一手,保留了航天器能够一路跑到太阳系外的可能性。

“旅行者号”带给世人的最大遐想,莫过于它们携带了可在太空中保存10亿年的黄金唱片。它一边飞行,一边播放。唱片上收录了人类原声以及115幅加密过的图片,其中包含这样一些元素:55种语言的“你好”,一名恋爱中的年轻女性的脑电波,各种各样的音乐选段,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技术设计图及人物图像,比如一位正在给孩子喂奶的母亲。

直到今天,地球人仍然没有收到宇宙中其他生物的“回答”,不过人类社会已经借由这张星际唱片创造出或绮丽或惊悚的联想。影片 《星际迷航1》 就以“旅行者1号”为原型塑造了“旅行者6号”,当柯克船长又惊又喜地拂去眼前金属板上的蒙尘,念出“Voyager……6(旅行者6号)!”的时候,想必每一个科幻迷都激动不已。然而若干年后,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则希望叫停唱片发声,因为“外星人并不友好”。

关于唱片的意义,唱片内容的挑选者、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早些时候提到由“先驱者号”探测器所作出的类似努力时曾有过表示:“‘先驱者10号’携带的那块匾牌不是面向外部世界的,实际上,它是对内的。”或许,在足够广袤的宇宙中,这类信息的真正听众不是外星人,而是人类自己。

改变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系观

在没有“旅行者号”的岁月里,人类对于太阳系的很多“以为”,宛若井底之蛙。譬如,以为“地球是太阳系内唯一存在活火山活动的星球”,直到“旅行者号”发现,木卫一上的火山活跃程度至少是地球的10倍。

“旅行者号”改变了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系观。在它出发之前,人们认为唯一的液态海洋在地球上,然而在木卫二开裂的地表下,“旅行者号”发现了液态水。

此外,一路上,它们发现了20多个新卫星,首次给木星拍了特写,首次带着全人类领略海王星的风采……现在商人们贩卖的星空棒棒糖上的颜色,正是比照着“旅行者号”发回的照片所制。

“旅行者号”甚至给整个太阳系拍摄了著名的“全家福”,这时它离地球已经40亿英里,地球在它眼里只是一个光点,在图像上小于一个像素,但卡尔·萨根凝视着画面,仿佛找到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他说:“就在那里,我们的家,我们的一切。每个我们听说过的人,每个活生生的人,都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那颗悬浮在阳光中的尘埃里。”

即使最终失去“旅行者号”,我们不必太过忧伤

现在,“旅行者号”传回的信号已十分微弱。NASA需要接收一个远在200亿公里之外,由一台40年前建造的、功率和冰箱里的小灯差不多的老化发射器所发出的信号。以光速传播的无线电信号,从“旅行者1号”往返地球一次需要大约38小时,而从“旅行者2号”往返也需要超过30小时。

这对“孪生”飞船的电池功率每年都会下降4瓦特,为了让飞行器飞行更长时间,NASA关闭了“旅行者号”上的冗余系统,“两姐妹”如同一个丧失了视力,一个丧失了听力。

事实上,40岁“高龄”的“旅行者号”早已超期服役,据预测其能源将于2025年耗尽。届时,它们可能会继续飘向宇宙深处,或许有一天会飞抵另一颗恒星,但身处地球上的人类却无法再接收到它们的信号。

“我们不必为失去‘旅行者号’而忧伤。从另一个角度想象,某些人会再次找到它们,播放它们搭载的黄金唱片并得知在宇宙中曾经存在过一个叫作‘地球’的古老文明。那时,我们的地球或许早已灰飞烟灭。”卞毓麟说,不论未来如何,两艘小小的飞船将成为从地球出发的两颗“时间胶囊”,凝固着地球上1977年的那个世界。

上海最有腔调的那些黑胶唱片店 你也可以很潮
沪将全面整治养老机构 不合格者10月底前必须整改
国内外15大地标性特色建筑 领略它们独有的风采
【新阅读】一个走心的旅行者
魔都七月新开9家餐厅 朋友圈骗赞就靠它们了
“触摸太阳系”陨石展在上海天文博物馆开展
在阅读中,我们迈向万水千山
抢抓入口,迎接下一个“BAT”
一个人一整天一辆自行车 你可以这样游上海
2017上海十大豪宅,我们买不起还不能看看吗?
携手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美到炸裂!距离市中心48公里,竟藏着这样一个秘境!
陪娃睡觉的的几大尴尬事,最尬的莫过于最后一个
吃虫子可拯救地球?以后人类都要吃虫子了……
牛羊数量翻了一番,我们的生活更好了
《老后生活心事典》前言:我们要如何面对“老”的到来?
我们都是吃“可爱”长大的
今天仍有人相信“地球平如煎饼”
上海交大教授王浩伟:执教20年,“爱玩”却难通融
2017年“上海市园丁奖”颁奖
如果周围人不遵守规则,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
这个五年,我们的生活不止一点high!| 五年发展•点滴印记
“52处世遗”彰显负责任大国对人类文明的担当
《一个英国炮兵眼中的朝鲜战争》
智能化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教师——谈谈教师职业的使命、荣耀与信仰
我们没有忘记黄蜀芹她的电影是解读人世的眼睛
上海最销魂的50碗面 一天一碗一个多月不重样!
上海普陀:“脱胎换骨”给市民一个生态家园
面对历史,我们要有明确的态度
打造一个会“呼吸”的阅读世界
【阅读西方】《大地震:北美最大地震如何改变我们对地球的认知》
那个为人类未来收集种子的人走了——追忆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
去印尼巴厘岛旅行者注意了:阿贡火山引发500多次震动,随时可能喷发
上海农科院卖了400万元的新品种,快来尝尝它们啥味道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它们的寿命究竟有多长?
是什么让它们像背过的课文一样能脱口而出?
太阳系“后院”发现水的存在
嘿,老克勒,“黑胶”和你的单反、咖啡更配哦——春节后上海重启黑胶唱片生产线
她手机联系人里竟然有1000多艾滋病患者号码……
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患者13万,发病率正年轻化!宫颈癌患者能保留生育功能当妈妈吗?这位名医这样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