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投递7名“旅客”游太空
满载着七位“旅客”,今天(2月2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丁火箭(以下简称长二丁)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张衡一号以及其他六颗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266次发射,是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1次飞行试验任务,也是2018年以来该型火箭25天内在太原、酒泉两大基地连续第3次取得圆满成功。
高精度投递,保7名“旅客”安全遨游太空
近几年,随着微小卫星市场的异军突起,一箭多星的搭载任务对运载火箭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本次长二丁火箭同时搭载张衡一号这枚“重量级嘉宾”和6颗来自4家不同用户的“轻量级选手”,还是颇具特色。这6颗“轻量级选手”中,有中国第一颗私人卫星“风马牛一号”,还有为中小学生做科普探索的“少年星”。
“从广义上来讲,运载火箭与飞机、高铁一样,都是一种运输工具,所以安全性是我们考虑的首要因素。”长征二号丁总指挥谈学军幽默地说,“但把7名旅客安全送抵太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7颗星有两种分离方向,分属三个不同国家、四种接口形式、五家卫星公司,非常复杂。”
长二丁火箭首先为张衡一号安排了嘉宾席,而后在嘉宾席和整流罩之间有限的空间里,为6名小乘客打造专属座位,确保6名小乘客在奔赴太空的振动较大的旅途中互不打架,互不磕碰。同时,在嘉宾席和6名小乘客的座位之间设置了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了张衡一号的安全和舒适。
我国第一颗“地震卫星”上天
“张衡一号”是我国地震立体观测体系第一个天基平台,历经十年艰苦攻关、五年工程研制。
这颗卫星是一颗我国全新研制的科学试验卫星,为研究地震电磁电离层信息特征及机理提供新的途径,是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同时,该卫星探测数据也能为空间物理和地球物理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我国境内地震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广、电磁环境好、动态信息强、无地域限制等优势,使用卫星进行地球电磁环境的研究能够从更大的尺度上提高对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的研究和认识,弥补常规地面地震监测手段的不足。该星每五天实现对地球上同一地点的重访,卫星上装载高精度磁强计、感应式磁力仪载荷,填补了我国在近地磁场精确探测领域的空白,有望获取十分宝贵的全球地磁场数据。
目前,利用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尚不能直接预测预报地震,主要是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预报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