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急诊思维融入血脉

2019-10-30信息快讯网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急诊思维融入血脉-信息快讯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

【编者按】

30年的银蛇奖,走出7名院士,更有一大批杰出的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著名教授,有的人还转型为管理者,成为高校校长、各大医院的院长、各级政府部门的当家人……银蛇奖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台阶。作为银蛇奖发起单位之一,《报》App开设“沪上名医”专栏,选登银蛇奖得主的精彩故事、奋斗人生。

2018年2月8日的早晨八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预检台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27岁的小伙子往外走,急诊护士焦急地拉着他。突然,小伙子倒地,心跳呼吸全停,医护人员冲上去就开始对他进行心肺复苏……

“幸好没走!”几天后,小伙子恢复如常,但心有余悸。救活他的看起来是那位护士和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实际上,却是一套完备的急诊体系。

在新华医院,筑造这一体系的学科带头人,就是潘曙明。从急诊不急到分诊有序,短短数年,这位70后的学科带头人就把新华医院急诊团队淬炼成生命绿色通道里的一支“特种兵”,承接起数量极为庞大的急诊服务人群,数列上海三甲医院急诊前茅。

推着急诊快起来

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潘曙明进了新华医院,他的第一选择是骨科,遗憾的是并未如愿。在其他几个学科中,潘曙明出人意料地选了急诊科,那个在众多医学生眼里充满着“苦活、累活和重活”的地方。就连最基本的心肺复苏,也是一项强体力活。

可是对潘曙明而言,急诊医学里充满着挑战。那个年代的急诊可谓“急诊不急”。所谓“不急”,指的不是医务人员不着急,而是整个急诊体系有待改进。在做了多年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之后,潘曙明想去读研。可去哪里呢?潘曙明向往第二军医大学,但他担心跨“门”考研究生,不被批准。

没有想到,当时的副院长蔡威教授听到潘曙明这个想法后,竟是极力的支持。他给了潘曙明整整三年脱产读研究生的机会。潘曙明如鱼得水,怀着满腔热忱投入到硕士课程中,投入到急救医疗工作中,奋战在急诊的第一线。

进修结束后,潘曙明如约回到了新华医院的急诊科。不久,医院再次给了潘曙明学习的机会,将他送到了美国,学习最为先进的急诊理念。新华医院急诊科成立于1985年,成立初期以及在之后的数年内,急诊科在编医师只有许学霖主任一位,主要负责科室内务以及管理等工作,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只有一个内科诊室,几十张留观病床,大量的急诊临床工作依赖于每月内科系统医师的援助。1995年起,急诊医学科逐渐扩大,经过几代科主任的努力,1999年时,新华医院急诊科已经发展为拥有内科急诊、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急诊病房、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等多个部门,配置相对合理,初具规模的急诊临床学科。2007年,急诊大楼落成启用之际,MICU正式并入急诊科,内科十余名医师归编入急诊科,拓展出“急救-ICU一体化和急诊急救分区救治”的急诊接诊模式。

尽管与过去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急诊医学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利用出国进修的机会,潘曙明与美国相关医疗机构建立了急诊医师进修的培训通道。当一个个急诊医生的理念逐步趋同的时候,体制改革的时机就出现了。

2009年,潘曙明正式接棒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他最想解决的就是,如何让急诊“急”起来。根据长期急诊一线的工作经验,潘曙明刻苦钻研急救业务、大量阅读急诊管理文献,结合国外先进的急诊分诊系统和新华医院的急诊现状,和上级领导、同事们一起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急诊分诊和就诊流程。根据病人病情进行分级急诊,确保重症级以上病人在半个小时内得到治疗。

潘曙明说:“急诊分级制度对分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同病情的病人来到急诊室以后,除了预检台护士外,整个科室的医生都要会协助分诊,甄别病人的病情和症状,并据此送往不同的区域。”

2008年,这套急诊分级在医院试点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急诊病人的满意度和救治率均得到了明显提升。其模式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上海各大医院急诊科参照仿效。

抢救本文开头的那位27岁小伙子的,正是这套急诊分诊和就诊流程,做到了 “从开始就正确”。

急诊吹响的是整个医院的“集结号”

潘曙明对科室里的同事们说:“如果把医院比作一个战场,我们急诊科就是前沿阵地,没有过硬的本领,是很难担当‘冲锋陷阵’的重任的。”可在冲锋陷阵的同时,急诊科还吹响了整个医院救治病人的“集结号”。

例如,各大医院逐渐建设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前沿阵地虽在急诊,可打“遭遇战”的地方则在心脏中心、神经中心等科室。急诊科需要有充分的协同能力和调度能力。

在新华医院,潘曙明带着急诊科和兄弟科室一起探索开设急诊胸痛专病诊疗流程。最初是设立独立的胸痛单元,开展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血清标记物研究,如今则是建立社区、三甲医院联动的快速胸痛中心模式。越来越多的胸痛患者被早期识别出来,在黄金抢救时间内获得专业救治。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急诊思维融入血脉-信息快讯网

既然急诊科是“特种兵”,要求医生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医疗环境中做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定。为了打造一支过硬的团队,潘曙明还带领全科室开展急救技术大练兵,让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适应各种紧急复杂条件下的抢救工作。同时在院、科领导的支持下,急诊科还不断请进来,走出去,请国内外专家,院内外专家来科室讲前沿进展和技术要领,派年轻骨干赴国内外学习培训,形成了一支高效率、专业化的急救医护团队。

如今,新华医院急诊科已经发展成为上海东区综合性的集急诊—急救—创伤—ICU—高压氧一体的急诊抢救治疗中心。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凝聚了潘曙明和几代急诊人无数的智慧和心血。

走出医院开展一级预防

《黄帝内经》上写道:“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对于突发状况频出的急诊,又该如何做“上医”呢?

潘曙明选择了走出医院围墙的决定。2013年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决定,2014年3月1日起,未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被安排坐在副驾驶座位,未满4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应该配备并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条法规的背后,就有着潘曙明的功劳。

在新华医院急诊,潘曙明看了很多例孩子在交通事故中“飞出窗外”的惨案,相比于发到国家90%的儿童座椅使用率,我国的使用率不足0.1%。潘曙明就想把这样的声音传递出去。2006年起,他开始跟人提“安全座椅立法”,最初得到的常常是不屑的声音。

于是,潘曙明回到数据之中,开始了另一种那个循证医学。他完成了“中国十年道路交通伤害”的调查,十年来飙升的曲线,高高地扬起。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欧洲的2.5倍。光有死亡数字还不够,还得要有安全座椅使用率的数据。作为急诊医生,他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在医院门口观察,观察那些带着孩子来医院的私家车,孩子坐在哪里,是否装备了安全座椅。

一个人不够,他就发动自己亲朋好友一起去蹲点。最终,他们蹲点了四家医院、三家幼儿园。同时,他还想办法找到了交警队档案室里的法医报告、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汽车安全性调研。

就这样,医院和学校开始合力研究“儿童乘客车内伤害和预防”。潘曙明执着地相信,一件“为了孩子”的好事,总会取得共识。最终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启动了“安全座椅”入法的程序。

除了安全座椅,潘曙明还主译并引入了美国国家灾难生命支持协会NDLS制定的国家灾难生命支持课程,致力于在国内建立统一、规范的灾难培训系统。这些年,他和他的团队成员全国飞,普及标准化的灾难应急体系,防患于未然。“治病救人,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助,共同努力。” 潘曙明说。

2016年8月,潘曙明走到了新华医院医疗副院长的岗位上。这几年,他开会挂在嘴边的就是“医疗核心制度”,遇到事情,他总是拷问问题背后的制度因素。

“也许这就是急诊思维吧!”潘曙明口中的急诊思维已经深入他的言行之中——“体系、制度和规范”。在面对意外,如何抓住生命的瞬间,医护人员的规范操作至关重要。同理亦然,潘曙明认为,在任何医疗过程中,制度是最值得信任的,而一切的底线就是安全。

“要做个好医生,不辛苦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能看到病人在我们的努力下转危为安,我就感到很满足了。”潘曙明说。


名医简介

潘曙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新华医院急诊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复苏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地区高气压与潜水医学会副主席、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急诊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急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美国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MS Physician会员,《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主编《急诊鉴别诊断》等著作,主译《灾难急救基础生命支持课程》。

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者:施嘉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破“急诊不急”尴尬,市六医院全面提升急诊服务,启用智能分诊系统为危重生命护航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丨上海交通大学医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梅举:“金刀”技术服务,似火激情创新
上海调解专家遴选开始,你来吗?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中医药大学及附属曙光医院终身教授蔡淦:共和国造就了众多“第一”的中医梦
9年培育4426名国际商务官员,上海商学院打造国际商务官员一流研修基地,彰显品牌效应
进博会前夕,上海交易团新一批18个“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授牌
中国汽车消费还有增长空间,这个上海品牌实现逆势增长
“上车”即相当于进入定点医院,进博会启用5G急救车,场馆全覆盖
沪上名医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皮肤科主任李福伦:成就感来自患者的康复
视频 | 著名病毒学家闻玉梅院士联合学界“大咖”,为大众科普,改变医学教育从现在开始
90后中医学子毕业后入藏工作,她说:高原山区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上海中医大“大医精诚”党课开讲
休克两次、腹内大量出血,去市区大医院还是留在家门口医院?危急之时,他做了这个决定……
沪上名医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研究员张莉:做喜欢的事就会百分之百投入
关注健康 ,名医护航!百名医学专家沪上慈善义诊……
这个门诊静悄悄,除了医患,还有一个翻译……上海龙华医院中医助聋门诊开诊
“全球首家”为何独独选中上海,“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运营之道”给中国带来什么
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未选先热,议员建议政党进入议会的9%门槛降为5%
呼叫是改变的开端!易烊千玺呼吁反欺凌,精神医生详述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发现抑胰腺癌新型小分子代谢靶向药,《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瑞金医院沈柏用团队成果
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昨揭幕首次向长三角地区广泛征稿
艺术节 | 纪念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意大利零重力舞蹈团把《达·芬奇》亚洲首演献给上海
为什么说感知上海的文化品格,离不开“一江一河”?
从两个月压缩到10天!超级邮轮项目规划审批创“上海纪录”
进博会期间,上海房屋修缮、拆除工程全面停工
进博会,医学院的“小叶子”准备好啦!上海交大医学院“四个导向”抓好第二课堂阵地建设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李跃华:做好背后的眼睛,走好脚下的路
让公交车改道,这家医院真霸气,知晓原因后才明白霸气背后是“将心比心”
“互联网+”构筑医疗信息“高速路”,上海37家医院明起检验、检查互联互认
“点”穴镇痛,首例针刺复合麻醉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上海曙光医院成功完成
保护好皮肤,有助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医学人士透露:健康好处还不止这些
引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系主任来沪研究“衰老”,上海交大医学院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成立
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近30%,龙华医院“中医健康直通车”直达社区
急诊留观现“千岁病区”:上海首个寒潮来袭,医院迎来就诊“小高潮” ​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