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探索将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2017-05-12信息快讯网

■本报驻浙记者 蒋 萍通讯员 刘海波

香火缭绕的径山寺内,在绕梁的梵音中,一杯杯清茶被送到游客的手中。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谢茶退堂……11日上午,在杭州余杭区径山寺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于唐盛于宋的径山茶宴在当地政府、专家学者和爱茶人的共同努力下,再现在世人面前。

“余杭区非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5项,省级22项,杭州市级48项,区级112项。面对丰富的非遗资源和面广量大的保护工作,我们逐步探索出了三种保护模式并存的工作机制。”余杭区文广新局局长冯玉宝介绍,保护是为了让非遗活下来,呵护是为了让它在新时代生长起来。

传统手工项目拥抱互联网时代

径山茶宴是我国古代茶宴礼俗的存续,也是我国禅茶文化的杰出代表,因诞生于余杭径山寺而得名,是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大堂茶会。它对我国近代“茶话会”礼仪的形成、对日本茶道、对杭州地区民间饮茶礼俗的存续都有重要影响。晚清以来,径山寺日渐衰落,径山茶宴逐渐失传。上世纪80年代,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各界人士重新收集、整理史料,研究茶文化历史,逐步探索径山茶宴礼俗的恢复。2010年径山茶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中日禅茶界对广义的禅院茶礼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复原或恢复径山茶宴起到了参考作用,这一古老的禅茶文化又获得新生。”径山寺主持戒兴法师介绍,对径山茶宴的恢复性保护,既是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的需要,也是古为今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挥作用的需要。径山茶宴将进一步挖掘开发成符合现代人养生的文化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

和表演类非遗项目不同,对“中泰竹笛制作技艺”“余杭纸伞制作技艺”“古琴斫制技艺”等传统技艺类名录项目,余杭区则实施“传统+创意”保护模式,让这些传统手工项目融入互联网时代,提升产品品牌,扩大市场营销,增强项目发展后劲。

“中泰街道紫荆村铜岭桥成立了两个竹笛生产合作社,竹笛制作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通过互联网线上线下营销,成为竹笛销售的电商村,年产中高档笛箫近百万支,年产值超亿元,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分管非遗工作的余杭区文广新局副局长钟山说:“融入了市场,这些传统技艺项目再也不用为‘生存’发愁,开始绽放出更加亮丽的光芒。”

不遗“余”力护非遗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什么? 是对传承人的保护。对传承人的保护核心又是什么? 是鼓励其技艺的传承。”冯玉宝介绍,目前余杭区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4名,杭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1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58名。余杭区对代表性传承人实施年度政府津贴,并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传习奖励。

“在认定代表性传承人、推进传承基地和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的同时,通过推动传承人工作室建立、拜师收徒、展示展览等方式,充分发挥传承人的独特作用,让他们不再寂寞独行。”冯玉宝介绍,2012年,余杭区文广新局在刺绣传承人陆筱雅的“筱竹雅苑绣坊”召开传承工作室推进会,此后,殿堂壁画工作室、铁艺画工作室、古琴斫制工作室、戏服剌绣工作坊、余杭纸伞工作坊等纷纷建立。目前,全区有传承人工作室 (坊)15个,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基地。

“非遗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停留在记忆里,我们这几年就是在想办法让它们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有了群众基础,这些精品非遗项目通过自发的创新、改良,越来越适应时代,得到了真正的传承,有了生命力。”冯玉宝说,正是如此,余杭区被浙江省文化厅确定为综合试点单位,余杭区在非遗保护上的实践探索也被浙江省文化厅肯定为“余杭经验”在全省推广。

(本报杭州5月11日专电)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