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上海这些名字奇怪却巨好吃的美食
说出来馋死你!
上海有很多名字一听就很好吃的美食。
比方说:
四喜烤麸、水晶虾仁、腌笃鲜、
蟹壳黄、小笼馒头,酒酿小圆子等。
用一口软糯地道的上海话读一遍,
仿佛它们就已经活色生香地出现在眼前了。
不过,今天小侬打算为大家端出的是一桌子名字奇怪却巨好吃的上海美食!很多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看看你还记得它们的滋味吗?
包脚布
包脚布,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乍一听让人摸不清头脑,但是老上海人都懂这种回忆的味道。包脚布是煎饼吗?像但又不是。有人说,包脚布和煎饼的区别就好像是蛋黄条和萨其马的区别。
看包脚布是否做的正宗,要看饼里夹的是什么。阿拉小辰光的包脚布,是用鸡蛋饼夹油条,再加甜蜜酱或者辣椒酱、适量的榨菜、香菜,包起来就像一只铅笔盒一样。
因为油条是包脚布的灵魂所在,所以包脚布摊位,必须是紧挨着油条摊,为的就是确保包脚布里的油条刚刚出锅。软软的饼皮和脆脆的油条混合着入口,好吃到心满意足!
柴爿馄饨
上海人爱馄饨胜过爱饺子,大馄饨,小馄饨,冷馄饨相信大家都吃过。个么“柴爿馄饨”侬吃过伐?
柴爿馄饨,顾名思义,馄饨是用柴火烧煮出来的。它通常是以流动摊的形式出现。小贩推着小推车,小推车的一个个小抽屉里放着皮子、馅子、包好的馄饨,还有虾皮紫菜葱花蛋皮丝等配料;当然还少不了一口烧的热腾腾的锅子。
柴爿馄饨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皮特别的薄,馄饨里的肉也极少,是用小竹爿刮上去的,但还是能吃出肉的鲜味。
这样下出来的馄饨可以说是个个轻如蝉翼,入口即化,奇怪的是到了嘴里又不会糊掉。冬日的夜里热乎乎地吃下一碗柴爿馄饨,便是记忆里的小幸福。
老虎脚爪
上海人连“老虎的脚爪”都敢吃?真是逆天了!说到老虎脚爪,现在已经不多见了。这种存在于老上海人嘴里的上海美食,其实是一种形似老虎爪子的甜烘饼,上海人把它当作一种经济实惠的午后点心。
过去,老虎脚爪是要等早上卖完了大饼、油条后,用大饼炉剩下的余温烤熟的,最佳口感是在刚刚出炉的那一刻,外脆里香,味道微甜,光是想想就口水嗒嗒滴了呢。
不过学生通常是买回来放到下午放学路上吃吃白相相的。大方的同学会扳下一只只老虎脚趾头,分给要好的同学一起吃。那时候的友谊真是纯粹啊!
咸酸饭
世上若有一碗黯然销魂饭,上海人一定会大声告诉你叫——咸酸饭。不过这名字真是起得有点潦草,若说咸倒也符合,酸又是从何而来呢?甚至小编一度以为是叫“寒酸饭”。
不过这并不妨碍上海人对这碗饭的喜爱。记忆里这碗饭是奶奶的手艺,每次到了吃饭时间,若是厨房里飘出了咸酸饭的香味,那可是望眼欲穿,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啦。
一碗咸酸饭用料并不寒酸,可以说还是很考究的。里面的菜要用香莴笋的叶子,比起青菜,有种独特的香气。这跟现在外面小店里的咸肉菜饭有很大的区别。另外,饭里还一定要有咸肉丁,条件好的人家也可以放腊香肠。
虽然咸酸饭的卖相也不怎么精致,但入口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必须再来一碗。有没有人和我一样,最爱的是咸肉上那一点点肉皮,和锅底铲出来的那一点带有焦香味的“饭糍”?
烂糊面
胃口不好吃点啥?上海人一定会告诉你——吃碗烂糊面。烂糊面就是要把面煮得很烂,这样入口以后,面条就会自动顺着喉咙口往下滑,但又不能把面烧糊掉,因此还是很“吃功夫”的。
据说最早的烂糊面是三年自然灾害里上海人想出来的方法。把面烧好之后涨一涨,让面条涨开来,这样就能变出一大碗,使全家人填饱肚子。
后来生活条件改善了,烂糊面里也多了很多配料,像是肉丝、小青菜、咸肉丝,火腿丝、香菇等。如果再用腌笃鲜的汤做汤底,那真的是鲜得来眉毛也要掉下来了。
虽说烂糊面是家里就能做的美食,不过阿拉小辰光,也是生病的时候才有吃烂糊面这样的特殊待遇。
糟钵头
很多年轻人大概只知道钵钵鸡,糟钵头别说吃过了,恐怕连名字都很陌生。这三个字的奇怪组合,竟然是一道让杜月笙到老都念念不忘的美味。
糟钵头到底是啥呢?简单粗暴的来说,就是猪舌头,猪肺,猪肚,猪大肠,猪脚爪切小块做的。没食欲了吗?别急啊,想想用糟卤炖好,开了盖香味直勾人的。怎么可能没食欲?
正宗的糟钵头是一道热菜,如果你在外面饭店里吃到的是冷的,那就不是正宗的糟钵头。它好吃到什么程度呢?有人把它与羊肉的鲜美相提并论。可惜现在能做这道菜的饭店真的不多了。
册屁豆
小时候有很多记忆深刻的零食,像是搅搅糖、果丹皮、跳跳糖、山楂片……但最有上海特色的一定是那个叫“册屁豆”的零食。
册屁豆一种炒过的豆子。放在嘴巴里咸咸的,脆脆的,有豆子特有的味道,但因为不易消化,吃了会放屁,所以上海人就叫它“出(册)屁豆”。
写到这里,小侬突然想起来还有一种叫做“鼻头乌”的零食,因为名字太重口味了,所以就不深入写了。你们猜猜到底啥?哈哈哈哈……懂的人自然懂哦。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上海美味,如果你还能想到别的,欢迎继续补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