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曾说:“这世上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这种现象,值得研究。”现如今,更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金庸迷仍未老,金庸剧仍大规模重拍,但豪侠们的江湖地位却是越发没落了。
来看看最近发布的《新笑傲江湖》海报,饰演令狐冲的这位,眼生吗?你看好吗?
再往前推20天,《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都将在2018年重启的消息先后刷屏。与新版令狐冲的遭遇相似,第N版的杨过或者张无忌,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所有这些重拍剧的已知演员名单相加,观众最熟的竟是周海媚。在1994年版《倚天屠龙记》中扮演周芷若的她,旧剧新拍拿的却是灭绝师太的剧本。网友们一边调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一边早就忘了最新周芷若是哪位小花。
若按影视圈的翻拍频率看,金庸剧从来都是名门望族。也因为金庸剧总能炮制出一代又一代一线演员,制作公司也前赴后继地投入这片江湖。2017年版的《射雕英雄传》已是其第13次被翻拍成影视作品,而2018版的《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业已分别有了11个、12个和15个“前身”。还有消息称,《飞狐外传》和《鹿鼎记》的重拍都有了眉目。
金庸剧江湖热度不堕,然,剧中少侠们的声望却似一届不如一届。
想当年,金庸剧可不是谁都能演的
21世纪初十年,以张纪中为代表的内地制作方也开始大规模拍摄金庸剧。那会儿,实景拍摄的场面非强班底不做,剧中主角更得靠“抢”。2006年的《神雕侠侣》,聂远和黄晓明争杨过,一步之差成了两人星途的分水岭,再度印证金庸剧的热度绝不亚于“演员的诞生”。
演员想提升咖位,得到金庸剧里炒一炒;金庸剧要选角,每一次都能引发群体关注,每一次都能在准一线甚至一线小生与花旦中挑挑拣拣。刘亦菲在演小龙女前,已有了《金粉世家》的白秀珠惊艳众人;周迅能得到黄蓉的角色,跟她在《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剧里的通透感少女感难以割离。
彼时观众对金庸剧的挑剔品味,是从一批TVB经典里养成的。相比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那波拍摄,多数观众记忆更清晰的是1995年前后兴起的一轮重拍热。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一届不如一届”,也从那时算起。
以《神雕侠侣》为例,许多人心目中的经典长这样,多少人曾希望过儿和姑姑戏里戏外都能厮守。而且,于古天乐和李若彤,个人的颜值巅峰莫过于此了:
后来的神仙姐姐换成这样,虽然琴拿反了,但剧中气质远远甩开了她的过儿:
2014年这一版,“小笼包”“鸡腿”样的造型是小龙女挥之不去的阴影。很难想象,如果不是戏外的佳话渐渐取代了戏内的尴尬,这部《神雕侠侣》能否成为陈晓与陈妍希的代表作:
至于2018年即将开机的,据说启用的将是这两位没什么作品、也没多少眼缘的新人,金庸剧会是他们演艺事业的晋升捷径吗?
不仅饰演杨过和姑姑的演员知名度、造星度在衰减,令狐冲也在遭遇相同命运。
吕颂贤版的令狐冲、许晴版的任盈盈都是武侠迷的心头好。比起霍建华演过《笑傲江湖》这样的信息,让人印象更深的可能是陈乔恩演过东方不败。2018年最新定妆的令狐冲,其演绎者丁冠森,此前在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中只是男三号。
到了靖哥哥和俏黄蓉这里,“星途”亦不复坦荡。黄日华/翁美玲、张智霖/朱茵两版经典,在观众心里不相上下。李亚鹏与周迅虽都在此前各凭作品获得观众认可,但二人在《射雕英雄传》的这次合作,无法逾越前作,也没有突破自己。2017年新版射雕登上荧屏,虽然踏踏实实地翻拍了老版,并在主题歌上来了记回忆杀,但两位新人的表演,及格以上优秀不足,论影响力充其量和2008年的版本打个平手。只是,那年唐人为了稳妥起见,郭靖和黄蓉用的都是已成名的胡歌与林依晨。
物理定律hold不住的玄幻剧是怎么开始疯魔的,金庸剧的地位便是怎么退的
金庸小说的IP曾经很便宜,便宜到金庸用一元钱就把《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了央视。但也有过奢侈的时候,奢侈到周星驰只在《功夫》里用了“神雕侠侣”四个字,就为此支付了六万元。
但无论是“贱卖”还是“贵售”,金庸小说的IP价值曾多年位居一线。但为何如今影视公司只愿意投入新人,而且金庸剧的造星机制也越发不灵了?
或许得承认,这一款不再被寄予厚望了。
这首先要从武侠文本的退让说起。20世纪,武侠小说经过了《蜀山剑侠传》为代表的民国旧派到港台新派的流变,再到“金梁古温”掀起热潮。其中,金庸小说从1955年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直到1972年结束。而从1970年起,金庸开始对其小说展开全面修改工作,到1980年完成修改版,这也是我们最熟知的一版。他的小说里,立体而庞杂的人物体系里,蕴含着东方哲学思维,也兼具历史地理的开阔格局。其下笔,更是“大象无形”,“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象”与“意”充盈文中,而不觉“言”之存在。
那个年代在华语文化圈,几乎是“有井水处有金庸”。多少少年,一边争相借阅四大家的武侠小说,一边如饥似渴地在闭路电视里追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传》,还整版整版地收集蓉儿的贴纸,只收不贴。
随着金庸封笔、梁古驾鹤,温瑞安独木难成林,新武侠IP也就无从谈起。与此同时,95后、00后的世界里,武侠小说的创作人数和阅读群体都在锐减。他们或许在儿时看过《射雕英雄传》电视剧,但那已经是各种“新版”“改版”“魔幻版”。至于回归文本的热情,更是早被互联网冲击得溃不成军。
年轻人们在起点、晋江上等着唐家三少、Fresh果果、天蚕土豆们更新,远比啃一本完结30年以上的武侠小说,有意思多了。更关键的是,当升仙渡劫、移山填海、升级打怪等等各种物理定律hold不住的玄幻小说疯魔于网络,成为当代“爽文”的基础技能,金庸笔下再怎么出神入化的武功,“潜龙勿用,见龙在天,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再怎么与《易经》有所勾连,也都退化成了原始“肉搏”,爽感尽失。
▲曾在金庸剧里出现的他们,后来都是玄幻或者新奇幻武侠剧的门面担当
上世纪90年代前,在金庸小说到底算不算文学的那拨讨论中,有人说,武侠是成人的童话。既然是童话,那么在如今一些年轻人看来,三生三世的桃花林与黄老邪布下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的桃花岛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或许,这就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卧虎藏龙》的巅峰之后,再没有艳惊市场的武侠片。
老剧新拍用新人,这固然划得来,但金庸剧的价值已然不复存在了吗?
既然令狐冲们的江湖地位动摇,为何还有公司前赴后继地投入新的翻拍大潮?
片方的算盘是这样打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庸剧的IP再怎样不复辉煌,谁演令狐冲,谁演郭靖,总还能引起网络关注。就算是网友吐槽,那也是一种流量。而且,“飞马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故事相对成熟,前人提供了大量范例,成功的、不成功的,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剧本开发的成本。再不济,忠实拷贝经典老版,也能换来一句“忠于原著”的好评。所以,拿金庸剧来“锻炼队伍、培养新人”,不啻为一次高性价比的制作:不火也不至于捶胸顿足,能火就大赚。无论如何,新人都可混个脸熟。
江湖如是,该翻涌的,谁都挡不住。但真真就舍得从此相忘于江湖吗?
恐怕,我们还是得对如今的玄幻迷、新奇幻武侠痴迷者念叨几句。在知乎上,有关“金庸小说为什么广受喜爱”这个问题,有如是回答:
因为广大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孺慕之情在起作用。大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诺千金,生死以之”等等,这些在现实中被某些人弄丢的东西,在金庸小说里依然那么山清水秀。
即使琴棋书画民俗风物一应古朴物事,也那么的色香味俱全咯嘣脆可口。这真像自家跑了的群羊又回来,乐呀。
大家抓住金庸的小说再不肯放手。
如果,有朝一日,金庸剧里又见如是青春,江湖还会重新翻涌吗?
编辑制作: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