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回农村一湾碧水一池清泉

2017-04-11信息快讯网

 

唤回农村一湾碧水一池清泉-信息快讯网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早日唤回碧绿的河水、清澈的池水……”这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汤勇在日前举行的科技助力“剿灭劣V类水”专项行动出征仪式上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浙江省农科院在科技治水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利用科技成果帮助地方政府开展城乡河道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汤勇介绍,本次出征,该院85位省级科技特派员组成5支专项行动队,带着新成果、新技术奔赴浙江全省各个地市,开展“剿灭劣V类水”大会战。

微生物生态修复“长治久安”

位于金华市金东区的源东乡丁阳岭村,以桃花盛景闻名。每年三四月份,源东桃花节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但之前,村口的池塘却因黑臭而破坏了好山美景——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汤江武拿出治理前拍摄的老照片,水体浑浊,水色泛黄,很煞风景。

“这个池塘承担着村里50多户人家的日常清洗功能,氮磷指数超标严重。对此,我们为其量身定制了治理方案。”汤江武介绍,以往主要通过清淤、换水等方法治水,但这些方法的效果往往无法持久。为此,浙江省农科院专家首先进行人工增氧和投放高密度的微生物制剂,恢复微生物的矿化作用,使水体中现有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态,有效抑制了厌氧微生物的代谢,减少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产生。此外,利用微囊固定化技术,保证微生物更长效地降解污染物,同时固定化材料周围也会逐渐形成相互连接的生物膜,可封闭并防止淤泥中污染物的上浮,从而发挥“锁底”的作用。最后,利用多功能生态浮岛技术,通过人工配套种植一定数量的净水植物,实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并达到植物造景的目的。

“仅仅两个月,黑臭池塘水质得到显著提升,水面景观大大改善,水质指标由治理前的V类提升到Ⅱ类,水体透明度提升50厘米以上。”汤江武表示。

如今,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不仅在金华多地推广应用,还在安吉县域核心示范区杭垓镇五村、报福镇石岭村等50余个农家乐污水处理工程中发挥奇效。

“科学+生态”从源头入手

“劣V类水的问题看似在水里,根源在地里,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重要因素,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流失易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浙江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吴长兴介绍,多年以前,专家进行了以生态保护为重点的学科结构调整,以水、土污染源头控制、水体和生物多样性修复、生态保护等为切入点,开展技术研发和集成,取得了优异成果并得到广泛运用。

有着800多年种植历史的泰顺茶以朴实典雅著称,而如今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的茶在继承泰顺茶优良品质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绿色”元素。与其他茶场相比,这里的茶树茎秆更粗壮,叶子油光发亮,更加厚实。其中的秘密就在于,这里的茶树施得可不是一般的肥。

“茶场使用的肥料是根据茶场茶叶养分吸收特性及需肥规律特别配方的茶叶专用有机肥、生态有机液肥,配套有机肥改土、营养调控技术等多种栽培技术,可有效提升茶叶的品质。”吴长兴介绍,此外,在茶树间套种具有固氮能力的优质绿肥品种“白三叶”,既可覆盖保湿,防治水土流失,抑制其它杂草入侵,又可以作为高效绿肥使用,提升茶园土壤肥力水平,减少肥料使用量。同时,茶园中还星罗棋布地安置了黄色的太阳能灭虫灯,可有效杀虫,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茶场‘不施化肥、不喷除草剂、不打农药’的管理原则,在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更是对水源地环境的一种真诚爱护。”吴长兴说。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变废为宝”

提起苍蝇蛆虫和畜禽粪便,不免令人恶心,但浙江省农科院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队成员却把蝇蛆当成宝。位于湖州南浔区千金镇的宏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蝇蛆处理猪粪的企业。公司负责人杨洪泉介绍,南浔区位于南太湖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年出栏生猪65万头、鸡1000万羽的养殖污染治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自2010年开始,我们引进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队的畜禽粪蝇蛆生物脱水转化、好氧堆肥生物发酵、高效活性有机肥及蝇蛆蛋白粉等先进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高值利用。”

浙江省农科院“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团队负责人薛智勇研究员告诉记者,由于蝇蛆体内含有抗菌肽等活性物质,蝇蛆蛋白制成的饲料除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效果。10余年的技术积累和开拓创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在桐乡、德清、湖州、萧山等地建立项目核心示范基地7个。薛智勇和他的团队相信,他们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之路将越走越宽。

工博会高校展区展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套装备
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生态修复项目紧锣密鼓开展 垃圾填埋场变身生态后花园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
中国式创新领跑“科技赛场”
浙江上海公布新高考方案:提供更多选择权
【新阅读】认识生态文明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十三五”开局,上海科技交出亮眼答卷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不留“死角” 虹口提篮桥地区2000平方米屋顶违法建筑今天被拆除
中科院科技助力,凹凸棒石“点石成金”
浙江女子录下移植心脏跳动声感恩捐献者:我会替你好好活着
强化科技奖励的荣誉性和价值导向
“一河一策”消除黑臭重污染河道
申城"西大门"将现生态绿道 长5.5公里的天然"氧吧"
浙江首次发布龙井茶国家标准实物参考样 老百姓可直观地“按图识茶”
传统水果之乡打造“四季仙果之旅”浙江上虞农旅结合“两头甜”
浙江上虞农旅结合“两头甜”
八宝山革命公墓提供多种生态葬选择 让生命延续在山水草木之间
污染数据造假出现“负数” 京津冀个别企业被令整改
“伊斯兰国”受挫伊叙转战埃及
远望7号出海“护航”天舟一号
增加多种科技配置 新款奔驰S级内饰官图
高三最后两个月,利用好了大有作为
被新技术拥抱的课堂如何革新
融入上海,科技人才必须先行
NASA高冷尖端技术造福民生
昔日河道污染源今日白鹭栖息地
快递分拣机器人视频走红 物流行业还有哪些高科技?
上海多学科融合技术共治“瘫痪手”
注入现代科技“复活”古老学科
国产无人驾驶核心技术瞄准万亿元市场
为崇明生态岛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缓解“一票难求” 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加强售票技术保障
【治国理政新实践•浙江篇】浙江自贸区多项创新举措落地 有企业一年能节省成本4000万
北斗“黑科技”或引发车险革命
80后清华女博士去美国学务农,回国后继续当农民搞生态农业
“实验室的淘宝”见证科创生态之变
海归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华丽转身
申城将建12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
©2014-2025 dbsqp.com